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12篇
  免费   3277篇
  国内免费   5085篇
林业   3380篇
农学   2822篇
基础科学   2755篇
  5369篇
综合类   25654篇
农作物   3626篇
水产渔业   1711篇
畜牧兽医   9354篇
园艺   4079篇
植物保护   2624篇
  2024年   331篇
  2023年   1170篇
  2022年   2693篇
  2021年   2462篇
  2020年   2296篇
  2019年   2334篇
  2018年   1700篇
  2017年   2630篇
  2016年   1718篇
  2015年   2669篇
  2014年   2797篇
  2013年   3249篇
  2012年   4595篇
  2011年   4638篇
  2010年   4528篇
  2009年   3976篇
  2008年   4080篇
  2007年   3531篇
  2006年   2777篇
  2005年   2144篇
  2004年   1446篇
  2003年   806篇
  2002年   848篇
  2001年   784篇
  2000年   766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1年   6篇
  1962年   10篇
  1956年   25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中国畜牧兽医》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技术类期刊,其前身是创刊于1974年的《国外畜牧科技》,是我国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重要交流平台。作者简要回顾了《中国畜牧兽医》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期刊的影响力现状,并对刊物的发展及未来的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92.
日粮中25-OH-D3、VD3不同水平组合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25-OH-D3(μg/kg)、VD3(IU/kg)的添加量分别为0、2760,69、0,34.5、1380,34.5、2760,69、1380,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健康艾维茵肉公雏,共200只,研究25-OH-D3和VD3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肉仔鸡生长性能均较好,而且相互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日粮中组合添加25-OH-D334.5μg/kg和VD31380 IU/kg时,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93.
扬州鹅不同世代及亲本早期生长发育和肉用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扬州鹅零世代(Y0)、扬州鹅一世代Y1(Y0×Y0)、回交一世代Y1(b父本×Y0)、父本中型白鹅、母本太湖鹅早期生长发育、屠宰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改进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0周龄平均体重Y0比太湖鹅提高318.5g,Y1比Y0提高635.44 g,生长速度顺序为Y1>Y1b>中型白鹅>Y0>太湖鹅;10周龄肉用性能比较,Y0屠宰率比太湖鹅提高4.7%,Y1与Y0接近。Y1全净膛率、半净膛率最高,太湖鹅最低,全净膛率Y0比太湖鹅提高2.46%,Y1比Y0提高12.13%,半净膛率Y0比太湖鹅提高3.06%,Y1比Y0提高15.99%,胸肌率、腿肌率Y0比太湖鹅分别提高0.7%、0.76%,腿肌率Y1与Y0接近,胸肌率Y1比Y0降低0.67%。  相似文献   
994.
炎症反应和感染性疾病均可改变机体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导致动物采食量下降、生长受阻和肌肉消耗,这主要是因细胞因子(如IL-1、IL-6、TNF-α)的增加而改变了蛋白质代谢。在免疫反应中,氨基酸将发生重分配并主要用于合成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的蛋白质以及参与免疫细胞增殖和其他免疫反应的重要化合物。免疫系统的活化可干扰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并导致对某些特殊氨基酸的需要量增加。本文主要综述了某些特殊氨基酸(通常是必需氨基酸)在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根据已报道的哺乳动物朊病毒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了25只东北虎的朊病毒基因,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表明,所得到的东北虎朊病毒基因片段为402bp,编码134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7%。共发现了4个核苷酸多态性(T423C,A501G,C511A,A610G),其中C511A和A610G的碱基突变导致K171Q和A204T氨基酸的变异。与已报道的猫、貂、绵羊、鼠和犬等哺乳动物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与猫(AF003087,97.3%)和绵羊(97.3%)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  相似文献   
996.
多重PCR检测猪细小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的VP2基因序列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的gH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两对特异引物,分别建立了PPV和PRV的单项PCR诊断方法,通过对扩增条件的筛选,最终成功地建立了PPV和PRV的复合PCR诊断方法,即利用一次PCR反应,可同时扩增PPV的751bp和PRV355bp的特异性片段,而扩增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及相应的培养细胞(PK-15)核酸结果均为阴性,对PPV和PRV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00Pg和10Pg的DNA。该方法适合对PPV和PRV的联合检测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调查患犬瘟热病犬淋巴组织中T、B细胞变化的特点及淋巴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试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T细胞(用CD3和CD45RO检测T细胞)、B细胞(用IgG、IgM抗血清检测B细胞)和犬瘟热病毒(抗犬瘟热病毒抗体)在病犬淋巴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在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淋巴小结中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均检出了抗病毒阳性反应细胞。在骨髓组织的前髓细胞中也发现抗病毒阳性反应细胞和嗜酸性胞浆内及核内包涵体的存在。与对照组相比,CD3和CD45RO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T细胞的分布域;但CD3和CD45RO阳性T细胞的数量较少。位于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有的被CD45RO染成阳性。在B细胞分布的区域中,IgG、IgM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一些位于淋巴组织的浆细胞也被IgG或IgM染成阳性。在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减少的顺序为:IgG阳性细胞减少最明显,其次为IgM和CD45RO阳性细胞,再次为CD3阳性细胞。依据试验结果,作者认为病犬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减少主要是由B细胞缺乏所引起的;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是引起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减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提高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的保护力,本研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6种主要致病因子蛋白:rApxⅠ、rApxⅡ、rApxⅢ、rApxⅣ、rApfa和rOMP。设立试验Ⅰ组(灭活苗),试验Ⅱ组(灭活苗、rApxⅠ、rApxⅡ、rApxⅢ和rOMP),试验Ⅲ组(灭活苗、rApxⅠ、rApxⅡ、rApxⅢ和rApxⅣ),试验Ⅳ组(灭活苗、rApxⅠ、rApxⅡ、rApxⅢ和rApfa)和空白对照组(PBS),每组26只BALB/c小鼠,分3次免疫,每次间隔2周,每周检测血清抗体水平,在免疫后第2周、第4周和第5周,MTT法检测脾脏T细胞增殖水平及ELISA法测定IFN-γ分泌水平。在第3次免疫后的第7 d,将每组剩余20只小鼠平均分成2组,分别以APP1型菌(5×10~9 CFU)和APP7型菌(1×10~(11) CFU)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向灭活苗中添加重组亚单位成份可以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并能提高灭活苗的交叉保护率;试验Ⅱ组的ApxⅠ和OMP抗体水平以及细胞免疫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对于APP1和APP7型菌的攻毒也提供了明显优于其它各组的保护结果,试验Ⅲ、Ⅳ组的细胞、体液免疫水平及保护率较试验Ⅰ组也有所提高。结果显示出ApxⅠ、OMP抗体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与攻毒保护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向灭活苗中加入重组蛋白成份可以提高疫苗的交叉保护,试验Ⅱ组通过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两个血清型APP的攻击提供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猪囊尾蚴循环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囊尾蚴病是由带科(Taeniidae)带属(Taenia)的猪带绦虫(有钩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虫-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俗称囊虫病。该病主  相似文献   
1000.
梨果实贮藏中可溶性果胶和半纤维素分子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一龙  赵兰花  黄龙洙 《园艺学报》2007,34(6):1525-1530
 为了了解分子结构变化与耐藏性的关系,以耐贮性不同的苹果梨和新高梨为试材,利用Ultrogel AcA 22凝胶柱渗漏分离,比较了梨贮藏中可溶性果胶和半纤维素分子大小的变化。结果表明,苹果梨的半纤维素分子大于新高梨。在贮藏过程中,耐贮性强的苹果梨果实可溶性果胶分子大小变化不明显,但半纤维素分子明显变小。相反,新高梨的可溶性果胶分子明显变小,而未观察到半纤维素分子大小的变化。说明梨的耐贮性与可溶性果胶分子结构变化及半纤维素分子大小有关,而与半纤维素分子结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