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4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765篇
林业   817篇
农学   972篇
基础科学   628篇
  1092篇
综合类   2754篇
农作物   339篇
水产渔业   270篇
畜牧兽医   1171篇
园艺   343篇
植物保护   38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589篇
  2011年   585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81.
微生物对粮食储藏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污染是造成粮食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粮食微生物的来源出发,综述微生物引起的霉变对粮食营养品质、种用品质、工艺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影响,并提出预防粮食霉变的3项措施,即降低粮食水分、改善储粮条件及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982.
果园喷雾机自动对靶喷雾控制系统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1,他引:2  
为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该文针对中国果园机械化作业条件差和传统果园喷雾机连续喷雾时存在果树间空隙无效喷雾的特点,设计了自动对靶喷雾控制系统,该系统以GY8履带自走式果园喷雾机为载体,采用传感器测距方式探测果树,实现自动对靶喷雾。通过对超声波、红外和激光3种传感器进行性能比较,及对超声波和激光2种传感器进行静态识别间距测试与分析,红外传感器受光强影响较大,超声波传感器识别间距超过800 mm,均不满足果园精确对靶喷雾控制要求,激光传感器静态识别间距只有20 mm,具有工作稳定、响应快速、方向性好等特点,故将激光传感器选为自动对靶喷雾机探测装置,并将激光传感器安装于喷头组件前方220 mm。采用连续3次检测靶标判别法设计了自动对靶喷雾系统,该系统可有效避免因激光光束较细而导致的将树冠内空洞、枝间间隙等误判为果树间空隙而出现的电磁阀频繁启闭动作。行驶速度为0.5 m/s时,自动对靶喷雾控制系统的动态靶标识别间距介于100~150 mm之间,行驶速度1.0 m/s时,动态靶标识别间距为200~250 mm。此外,该系统还具有提前及延后喷雾功能,自动对靶喷雾系统提前靶标95.0~157.5 mm距离开始喷雾,离开靶标100 mm距离停止喷雾,使喷雾完全覆盖整个树冠。与连续喷雾相比,对靶喷雾可有效节省施药量,对于空隙比为20.0%、35.2%、52.9%靶标行枣树,行驶速度为0.5 m/s时省药率分别达27.9%、53.7%、76.9%,行驶速度为1.0 m/s时省药率分别达27.3%、54.5%、81.0%。因此,该自动对靶喷雾系统对稀疏果园的精确对靶病虫害防治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3.
时频分析是单分量调频信号的最优分析工具,但是对于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存在比较严重干扰项的影响。为了抑制时频分布交叉项干扰,同时保持一定的时频聚集性,采用时频信息熵优化的方法,对时频分布中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给出了参数选择范围,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时频分布中分辨率。研究结果应用于内燃机轴承磨损状态监测中,提取了故障特征,揭示了内燃机状态变化。  相似文献   
984.
糙米二次加湿调质工艺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干燥后储藏的低含水率稻谷碾米加工时存在整精米率低且能耗高以及单次加湿又无法满足加湿目标的问题,以糙米(含水率12%)为原料,研究二次加湿调质工艺中单次加湿量、润糙温度及润糙间隔时间对整精米率的影响规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用SAS软件处理试验数据,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单次加湿量为1.56%、润糙温度为29.6℃、润糙间隔时间为64.6 min的条件下,整精米率提高15.42%,碾米能耗降低26.86%.  相似文献   
985.
青钱柳叶三萜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青钱柳三萜的工艺,筛选了适宜的大孔吸附树脂,并通过静态和动态的吸附与解吸试验,确定了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种大孔吸附树脂中,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适合分离青钱柳叶三萜,其吸附量和解吸率分别为57.5mg/g和96.51%;动态吸附青钱柳叶三萜时的最适宜进样流速与进样质量浓度分别为 2BV/h和1.5mg/mL;动态解吸时洗脱剂的最适宜体积分数与洗脱速度分别为50%乙醇和2BV/h。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三萜的纯度是粗提物的4.1倍,得率为74.66%,表明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青钱柳三萜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86.
过量空气系数与废气再循环率耦合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汽油机部分负荷下的燃油经济性,该文通过改变废气再循环率(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和过量空气系数,在一台增压进气道喷射汽油机上进行试验,研究了过量空气系数与EGR耦合对发动机部分负荷下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GR率和过量空气系数α的增加,燃烧循环变动率变大,燃烧持续期变长,且EGR是影响两者的主要因素;泵气损失显著减少,有效燃油消耗率显著降低,与EGR率=0和过量空气系数α=1条件下相比,EGR率=20%和过量空气系数α=1.1条件下的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了8.37%;随着EGR率的增加,THC(total hydrocarbon)排放增加,但NOx排放显著降低,高达约80%。因此,将三效催化转化器和EGR技术相结合,燃烧稀混合气,可以在满足欧Ⅴ排放法规的同时,大幅提高汽油机部分负荷下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987.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研究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Vc缺乏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实验用皱纹盘鲍成鲍初始体质量为(74.32±0.43)g,初始壳长为(84.36±0.24)mm.配制了Vc缺乏(0.0 mg/kg)和高剂量添加(4 967.5 mg/kg)2个水平的人工饲料进行饲喂.经过170d的养殖后,分别构建肝胰腺和肾脏Vc缺乏消减cDNA文库.消减杂交效率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分别被富集了大约25和25~210倍.从两个文库中随机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在肝胰腺消减cDNA文库中获得63个片段,其中已知功能基因占54.0%,Gene ontology(GO)按照功能将其分为4类:代谢相关基因占15.9%,细胞代谢相关基因占30.2%.生物调节相关基因占4.8%,其他功能基因占3.2%.未知功能基因占46.0%.在肾脏消减cDNA文库中获得39个片段,其中已知功能基因占53.8%,GO将其分为3类:代谢相关基因占5.1%,细胞代谢相关基因占28.2%,生物调节相关基因占20.5%.未知功能基因占46.2%.其中,获得了包括细胞色素c氧化酶、葡萄糖-1脱氢酶、α-葡萄糖苷酶、β-1,3-D-葡聚糖酶、纤维素酶、藻酸盐裂解酶以及铁蛋白等在其他动物中被证明与Vc合成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皱纹盘鲍Vc的合成和代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8.
哲罗鱼(♀)与细鳞鱼(♂)杂交种胚胎及仔稚鱼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性激素药物诱导和人工繁育技术对哲罗鱼(♀)(Hucho taimen)与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进行属间远缘杂交,并对杂交种胚胎及仔稚鱼的发育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6.2~8.9℃条件下,哲罗鱼(♀)×细鳞鱼(♂)的杂交受精卵完成胚胎期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为5806.70℃·h,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24个发育分期。刚破膜的仔鱼不具有游泳能力,全身透明,体循环清晰可见;7d后卵黄囊期仔鱼口裂明显,头顶部和腹部开始变得浅黄,尾鳍分化不断完成;17d后,仔鱼开始上浮,卵黄囊基本吸收完全,仔鱼具有游泳能力,鳍条和腹部鳞片开始不断分化。上浮40d后仔鱼发育成稚鱼,脂鳍分化和身体两侧鳞片覆盖基本完毕,幼鲑斑开始出现。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初步断定,该杂交种的胚胎发育速度介于双亲之间,稚鱼期基本具备成鱼形态特征,早期杂交种外部形态略偏向于哲罗鱼,但仔稚鱼期生长较双亲快,推断这种杂交优势的贡献力可能来源于母本。  相似文献   
989.
用脂肪酶对罗非鱼鱼皮进行酶法脱脂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最适的酶法脱脂工艺为:pH值9,脱脂时间3h,酶添加量2%,料液比1:4,温度40℃,该工艺的脱脂率可达67.5%。通过超声波辅助脱脂研究表明其脱脂率并无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0.
Fish rhabdoviruses are a family of viruses responsible for large‐scale fish die‐offs worldwide. Here, we reported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member of rhabdoviruses from wild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in the coastal area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China. This virus isolate was identified as viral haemorrhagic septicaemia virus (VHSV) by specific RT‐PCR. Furthermore, the virus (VHSVLB2018) was isolated by cell culture using fathead minnow cells and confirmed by RT‐PCR.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e presence of bullet‐shaped viral particles in the cytoplasm of infected cells. The complete sequencing of VHSVLB2018 confirmed that it was genome configuration typical of rhabdoviruses. Phylogenetic analysis based on whole‐genome sequences and G gene nucleotides sequences revealed that VHSVLB2018 was assigned to VHSV genogroup Ⅳa. The pathogenicity of VHSVLB2018 was determined in infection experiments using specific pathogen‐free largemouth bass juveniles. VHSVLB2018‐infected fish showed typical clinical signs of VHSV disease, including darkened skin, petechial haemorrhages and pale enlarged livers, with the cumulative mortalities reached 63.3%–93.3% by 7 days post‐infection. VHSVLB2018 was re‐isolated from dead fish and confirmed by RT‐PCR. Together,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VHSV isolate from wild largemouth bass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