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2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林业   196篇
农学   169篇
基础科学   134篇
  353篇
综合类   1369篇
农作物   290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450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13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设施大棚辣椒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铵态氮与硝态氮的氮质量比分别为0:100(A0N100)、25:75(A25N75)、50:50(A50N50)、100:0(A100N0)5个处理,研究不同铵硝态氮配比对辣椒产量、养分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铵硝配比处理增加了辣椒的果实数、鲜果...  相似文献   
102.
为帮助林业基层单位管理者摆脱在决策过程中对技术人员经验的过度依赖,实现森林抚育经理小班智能选取以及抚育方式的智能决策,使森林抚育决策过程更具科学性。以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林口林业局为对象,收集2015-2018年度森林抚育作业设计数据为试验数据构建案例库,结合注水分配算法(water-filling assignment,WFA)对案例中各属性进行权重分配;结合基于“原点距”的KML-CB自组织机制优化推理效率,实现森林抚育经理小班的快速选取;采用归一化欧式距离来计算源案例和目标案例之间的相似度,参考“fish-and-shrink”算法思想进行案例推理。进而寻找与目标案例相似的源案例,以源案例的解作为目标案例的满意解,从而实现抚育方式的辅助决策。案例库中共有4 045条案例数据,从中随机抽取80%进行训练,20%的案例数据进行测试。经多次试验,算法的预测精度达到97.16%。研究提出的算法对传统的相似度推理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推理的精度和速度。与传统算法相比,计算复杂度从O(M×N)降低到O(M+N+4),在降低计算复杂度、优化推理效率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3.
为了分析不同营养元素及其浓度对羊肚菌菌丝生理特性的影响,优化羊肚菌母种培养基。本试验通过对母种培养基成分中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单因素试验表明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宜碳源为6%淀粉,氮源为纯氮含量0.1%酵母膏,0.02%磷酸二氢钾,0.03%硫酸镁;L9(3~4)正交试验结果显示羊肚菌最适宜母种生长培养基配方为:淀粉6%,酵母膏纯氮含量0.1%,磷酸二氢钾0.03%,硫酸镁0.02%。  相似文献   
104.
研究通过溶剂提取法、萃取和蒸馏获得不同极性段的老瓜头提取物。以枣飞象、粘虫、小地老虎和山楂叶螨为试虫,采用小叶碟法和玻片浸渍法对不同活性段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测定并对活性提物段进行柱层析获得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正丁醇提取物对枣飞象、粘虫和小地老虎的杀虫活性较好,胃毒处理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3.4%、72.3%和68.2%,触杀处理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4.8%、63.9%和42.4%。采用柱层析法对老瓜头正丁醇提取物进行分离,表明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X4组分,胃毒处理48 h,对枣飞象、粘虫和小地老虎的校正死亡率大于90%,触杀处理48 h,校正死亡率为70%~80%。研究表明老瓜头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杀虫作用,为开发老瓜头植物源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5.
根系是作物固定植株并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其表型特征直接影响作物的生产力和适应性。优化根系表型被认为是实现第二次“绿色革命”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根系的隐匿性、复杂性和可塑性极大地制约着根系表型鉴定效率,导致根系优化进程远远滞后于地上部器官。随着光谱成像、机器学习和三维重建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根系表型鉴定方法逐渐由传统取样观测向原位、无损、自动化检测转变,评价依据由二维形态指标向立体构型参数拓展,促进了根系表型鉴定效率大幅提升,根系表型数据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海量数据也带来了信息冗余及利用率低等问题,对根系表型研究提出了规范化和共享化的时代新要求。本文概述了现行主要根系表型鉴定方法的原理和技术要点,从精准度、通量和成本等方面对不同方法进行系统比较,并从使用许可、运行平台和分析方式等方面对常用根系表型量化软件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提出今后重点研究方向,即开发高效的田间根系表型鉴定方法,建立根系可塑性鉴定评价技术体系,加强根系解剖结构的鉴定和利用,强化分子检测技术在根系表型鉴定中的应用,推进根系表型鉴定技术规范化和数据信息共享化,以期为合理选用和改进作物根系表型鉴定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促进作物根系改良。  相似文献   
106.
为探究不同窖藏时间(3、5、8、15和20年)丹溪红曲酒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参照GB/T 13662—2018《黄酒》的方法对酒精度、总酸、pH、总糖和非糖固形物含量进行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对还原糖进行测定,采用福林酚法对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利用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评价红曲酒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且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红曲酒中洛伐他汀的含量。结果表明:1)总糖含量随着窖藏时间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窖藏20年的红曲酒总糖和还原糖的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46.92和22.35 g/L;非糖固形物的含量随着窖藏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窖藏8年的红曲酒非糖固形物的质量浓度最高,为33.95 g/L;2)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随着窖藏时间的增加先小幅升高后降低,窖藏5年的红曲酒总多酚及总黄酮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6.49和4.23 mg/mL;3)各窖藏时间红曲酒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窖藏3年的红曲酒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8年红曲酒具有最高的ORAC值;4)各窖藏时间红曲酒中洛伐他汀含量较为稳定。窖藏时间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红曲酒中总多酚的含量,提高ORAC能力,且不会引起洛伐他汀含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7.
专项定量评估化肥施用面源污染环境风险,精准识别化肥施用面源污染高风险区域,进而制定有效措施,对面源污染管控工作至关重要。利用西安市1991-2018年化肥施用相关统计数据,全面分析了全市化肥施用时序演变和空间分异特征,并评价了化肥施用面源污染环境风险程度。结果表明:西安市化肥施用量在经历1991-2014年的快速增长后,于2015-2018年出现“四连降”;氮磷钾化肥施用结构比例由1991的1∶0.24∶0.13逐步调整为2018年的1∶0.34∶0.37;1991-2018年间化肥施用强度随时间递增趋势明显,2018年化肥施用强度为1991年的3.60倍;化肥施用环境风险整体增大趋势明显,总肥风险已由1991年的“尚安全”程度上升为2018年的“重度风险”程度。西安市化肥施用面源污染环境风险空间差异明显,其中长安区为“低度风险”区域,临潼区、高陵区和鄠邑区为“中度风险”区域,灞桥区、阎良区和蓝田县为“重度风险”区域,未央区和周至县为“严重风险”区域。在确保农作物产量基础上,西安市应从施肥技术、科技攻关、政策法规等层面入手,制定有效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阐明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下大豆植株冠层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光环境变化规律,明确种植密度对间作大豆叶片光合特性、产量形成及茎秆抗倒的影响,为构建寡日照地区间作大豆合理群体密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大豆(川豆-16)和玉米(正红-505)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因素为种植方式,设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和大豆带状单作2个水平,副因素为大豆的3个种植密度(PD1=17株/m2,PD2=20株/m2,PD3=25株/m2),研究种植密度对间作大豆冠层内部光环境变化、叶片光合特性、植株生长动态、田间倒伏率及产量构成等的影响。【结果】2年结果表明,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系统中,大豆生长中后期受高位作物玉米遮荫和自荫性增加的影响,其植株群体冠层内部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能力、分枝数及产量显著降低,但受玉米影响的程度因大豆种植密度的不同而不同。在间作模式下,PD1和PD2处理的大豆植株群体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比PD3处理分别增加了45.4%和24.8%,净光合速率分别增加了46.1%和12.3%,单株有效荚数分别增加了53.2%和27.2%,单株分枝数分别增加了270.4%和140.9%,田间倒伏率分别降低了50.3%和19.3%。相关性分析发现,间作大豆的田间倒伏率与冠层内部光合有效辐射、叶片净光合速率、茎秆抗折力、茎叶干物质比、单株分枝数及单株有效荚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单株无效荚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下,20株/m2的大豆密度(PD2)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群体冠层内部光环境,降低植株田间大豆倒伏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江西省芝麻地方种质资源进行表型性状遗传多样分析,为江西芝麻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从江西省39个县(市、区)收集到的132份芝麻地方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其23个表型性状(12个质量性状和11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并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同时,对11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供试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3个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821,其中,12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217~1.0307,平均0.7290;1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4.70%~43.5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6138~2.0627,平均1.8855。3种粒色类型芝麻种质中,以46份白芝麻种质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602,74份黑芝麻种质和12份其他粒色(黄色、褐色、黄褐色、红褐色等)芝麻种质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782和1.0476。生育期与株高、始蒴高度、蒴果长、千粒重和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但与含油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的132份芝麻种质资源可分为四大类,不同类群种质的来源地存在地理位置的交错分布现象,其中,第Ⅰ类群可作为潜在选育芝麻高含油量新品种的亲本材料,第Ⅱ类群可作为潜在高产优良芝麻材料利用,第Ⅲ类群可作为潜在矮杆株型的亲本材料,第Ⅳ类群可作为潜在的高蛋白型亲本材料加以利用。【结论】江西芝麻地方种质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以46份白芝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更丰富。种质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无必然联系。以高产高蛋白为育种目标时应选择株高较高,始蒴高度适中、蒴果较大、千粒重较高的材料为亲本,并据此进行后代选择。  相似文献   
110.
景娥  刘元元 《农学学报》2022,12(12):81-86
本研究基于西北地区农产品供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标达标率、偏离度、制约度等变量对西北地区农产品供给质量提升的制约因子进行诊断。数据表明,西北五省区23个基础指标均存在不达标情况,宁夏、青海农产品供给质量有接近一半的指标达标率低于50%。深入研究制约因子发现,主体指标按制约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营销、加工、种植和流通,基础指标制约因子主要分为3类,制约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收入、供给主体和创新能力。据此,本研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探索西北地区农产品供给质量提升路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