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7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644篇
林业   397篇
农学   306篇
基础科学   282篇
  707篇
综合类   2932篇
农作物   408篇
水产渔业   239篇
畜牧兽医   1096篇
园艺   504篇
植物保护   30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364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574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520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网络数字阅读以势不可当之势袭击而来,面对社会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公共图书馆如何克服自身发展的障碍,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推进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化发展的进程,结合现阶段图书馆数字阅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指出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92.
水土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土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对生物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提出发展绿色农业是解决我国重金属污染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93.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耐密型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先玉335和大丰26为供试材料,采用3因素裂区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这2个玉米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种植密度及行距配置下,先玉335和大丰26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和百粒质量)之间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种植密度对穗数、百粒质量及产量影响显著;不同行距配置对百粒质量与产量影响显著;密度与行距配置对百粒质量和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先玉335与大丰26均在密度为8.1万株/hm2和66.6 cm+33.3 cm宽窄行配置模式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94.
不同配方玉米秸秆对大球盖菇原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栽培原料,以山东寿光引进的大球盖菇为试验菌种,研究了玉米秸秆不同配方对大球盖菇原种菌丝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适合大球盖菇菌丝的生长;秸秆中只添加木屑可改善菌丝密度、均匀度,提高菌丝生长速度,缩短菌丝满瓶时间;秸秆中添加麦麸可促进菌丝的萌发,但菌丝生长情况较差,污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995.
土层置换犁改土大面积示范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化学农药,然而部分农药残留制约了农作物正常轮作的进行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根据长残留农药在土壤中空间分布特点,研究了土层置换(表层0~20cm与下层20~40cm的土壤互换)技术的效果。结果表明:土层置换后马铃薯增产51.3%~72.6%,甜菜增产115.4%~129.3%;纯收入增收2 541 083元,增收率达185.5%;土壤物理性质有所改善,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持水能力。  相似文献   
996.
免耕覆盖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a玉米连作的基础上,研究免耕覆盖和传统耕作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免耕覆盖可以增产1 012.5kg/hm2,增产率为17.6%。免耕覆盖可以减少玉米根部和茎叶对氮素的吸收,从而增加玉米籽粒中氮素含量;同时可以促进茎叶中的钾元素向籽粒和根部转移。免耕覆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含量比传统种植分别增加38.7%、22.8%、67%、41.6%,速效钾增幅较小,为3.0%,速效磷含量则表现为传统耕作比免耕覆盖高出1.20mg/kg。在免耕覆盖和传统耕作下,土壤硝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不同层次之间差异显著;免耕覆盖在110cm左右出现最大累积峰,而传统耕作最大累积峰出现在60cm左右。  相似文献   
997.
为明确工厂化棉苗抗逆性形成的生理基础,通过表型观察与石蜡切片分析,比较了工厂化棉苗与营养钵棉苗的形态及叶片解剖特征差异。形态特征比较发现,与营养钵棉苗相比,工厂化棉苗表现为叶片边缘上凹、叶片厚度增加、苗高和叶鲜质量显著降低、根叶比增加143.8%;叶片气孔及解剖特征比较发现,工厂化棉苗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极显著加厚,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较营养钵棉苗分别增加63.3%和40.8%。结果表明,工厂化棉苗较强的抗逆性与其较高的根叶比、叶片厚度、叶鲜质量、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研究玉米"两用系"9417雄穗不育的分子机制,以玉米光温敏雄性不育系9417的不育和可育2种状态的植株为材料,利用SDS-PAGE、质谱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对其幼穗分化敏感期叶片中叶绿体差异表达蛋白质组进行分离和鉴定。电泳图谱显示,光温敏雄性不育、可育株在雄穗分化发育敏感时期叶绿体表达蛋白至少存在4条显著的差异条带,其中No.1、No.2是可育株中存在而不育株缺失的条带;No.3、No.4是不育株存在可育株中缺失的条带。质谱分析共鉴定出4种蛋白质:①AOL_s00004g466、②luc7-like protein 3-like、③putative T3SS effector EspN2-2、④ABC transporter ATP-binding protein。可育株中No.1为假定蛋白,No.2蛋白的U1-snRNP成分在RNA的加工和修饰中起介导自身与帽结合蛋白相结合的作用;不育株中No.3蛋白具T3SS效应,No.4蛋白在膜上ATP结合区域具单向转运底物的作用。叶绿体出现差异蛋白质,可能与雄性败育、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999.
采用直接竞争ELISA方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饲料样本中T-2毒素残留的方法,在0~81μg/L范围内,T-2毒素的Logit(B/B0)与T-2毒素质量浓度的对数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并对该检测体系的检测限、准确度、精密度等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的IC50(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为2.8μg/L,对饲料样本的检测限为10μg/kg,样本添加回收率为77.6%~98.2%,变异系数为5.1%~12.0%。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检测时间短(仅需15min),适用于饲料样本中T-2毒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00.
从内蒙古乌梁素海淡水水体分离得到一株产油微藻DZ306,通过形态观察可知其为Nitzsc hia.sp..建立了尼罗红染色快速检测油脂含量的方法,并对该菌株的油脂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四烯酸(A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PCR扩增该菌株18S rDNA序列,测序获得长度为1 562 bp的片段,用BLAST软件对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分析,其与N.palea的相似度为99%;用ClustalX软件进行多序列对齐排列,用MEGA4.0软件采用Neighbor-Joining算法构建进化树,证明所分离得到的微藻DZ306为Nitzschia pal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