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研究杨树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在探讨杨树叶片基因组DNA提纯方法和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基础上,采用18个引物对13个杨树无性系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每个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为1~14个,共产生126条带,其中多态带53条,占4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3条多态带。结果表明:通过对126条谱带的聚类,分析了供试杨树无性系的系统发育,并通过比较各品种间的特异带或特征带的差异进行无性系鉴别和测定,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杨树无性系的分子检索表。  相似文献   
32.
刚竹ISS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刚竹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因素(Taq酶、Mg2 、dNTP、模板DNA和引物)4个水平进行优化筛选,建立了刚竹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buffer、Taq酶1.5 U、Mg2 2.5 mmol.L-1、模板DNA 80 ng、dNTP 0.15 mmol.L-1、引物0.4μmol.L-1;通过梯度PCR试验筛选得到相应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  相似文献   
33.
咸宁市是湖北省一座新兴的江南水乡式的绿色园林城市,淦河是贯穿城区的一条重要河流,为综合整治成融安全、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城市景观河道,湖北省确定为水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试点之一。在实施中经反复调研论证,结合水源保障、市政截污治污、城市防洪、河道整治及滨水景观建设,全方位多渠道来实现水生态的修复,并通过建立河网湿地系统来实现水生态系统的保护。  相似文献   
34.
以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成熟胚为试验材料,进行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条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松成熟胚外植体表面灭菌以75%的乙醇处理1 min,3%的次氯酸钠处理10 min为适宜;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 + 1.0 mg·L-1 6-BA + 0.2 mg·L-1 NAA为最佳;适宜的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DCR + 1.0 mg·L-1 6-BA + 0.05 mg·L-1 NAA;不定芽伸长以DCR + 0.1 mg·L-1 6-BA + 0.05 mg·L-1 NAA为适宜;生根培养基以1/2 DCR + 2.0 mg·L-1 IBA + 0.05 mg·L-1 NAA为适宜。建立的植株再生体系为黄山松种质资源的保存、遗传改良及优质种苗繁殖等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5.
锚蛋白重复序列(ankyrin repeats)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介导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的一种结构域。具有这种结构域的蛋白参与转录的启动、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骨架系统的形成及离子的运输和信号转导。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杨树最新基因及蛋白序列为基础,通过对毛果杨全基因组中ANK基因的鉴定,获得较为完整的ANK家族信息。同时,对该家族成员的分类、进化、定位、结构和表达进行全面分析,为下一步研究ANK基因的功能提供重要的生物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36.
中涡1号杨树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涡1号杨树叶片为材料,对其再生体系建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最佳消毒方法为使用75%的酒精消毒15s,0.1%的HgCl2消毒4min;适宜的诱导愈伤培养基为MS+6-BA0.2mg/L+NAA1.0mg/L;适宜的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KT0.1mg/L+NAA0.1mg/L+6-BA1.0mg/L+蔗糖25g/L;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0.6mg/L;无菌苗叶片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  相似文献   
37.
魏国  王雯雯  项艳 《核农学报》2009,23(5):799-804
用剂量分别为15、20、25、30和35Gy的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晚香玉单瓣、重瓣两个品种的种球,以未辐照种球为对照,以通过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筛选出优良品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均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出苗率降低,植株变矮,开花延迟,花期延长。15Gy和20Gy处理组的植株辐照损伤较小,长势相对较好,尤以20Gy更为突出,2品种间单瓣的耐辐照能力较重瓣强。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不同辐照剂量下的2个品种的植株叶片进行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在20和25Gy剂量下,过氧化物酶、酯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最强。经农艺性状及同工酶分析,初步筛选出2个晚香玉品种的适宜辐照剂量为20Gy。  相似文献   
38.
杨树(Populus L.)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之一,其天然种众多,长期被作为造林树种广泛应用。物种特有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对探明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进化机制及筛选重要功能性状的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序列同源性比对的方法,在杨树基因组中鉴定了物种特有基因。在此基础上,统计了杨树特有基因在染色体分布、长度、外显子个数等方面的序列结构特征,并分析了杨树特有基因的功能和扩增机制。与杨树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后发现,杨树特有基因具有序列长度短、内含子个数少等特点。功能预测的结果表明,杨树特有基因显著富集于翻译和能量代谢的功能中。在进化研究中,鉴定出91.76%的杨树特有基因在共线性区域中,表明杨树特有基因可能是通过全基因组复制产生的。本研究工作深入挖掘了物种特有基因在序列特征、功能和进化上的规律,为探明杨树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9.
VQ基因来自植物特有的VQ基因家族,因其在拟南芥的生长发育及胁迫调控中起关键作用而被广泛关注。目前,关于VQ基因家族在双子叶植物中的研究鲜有报道。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系统地鉴定了拟南芥、番木瓜、葡萄和杨树4种双子叶模式植物的VQ基因家族成员,并从序列属性、进化机制和盐胁迫下基因表达水平等角度分析了VQ基因在物种内和物种间的特征。VQ基因的研究为进一步筛选具有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同时对于物种的进化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病原菌威胁植物的生存繁殖,植物与病原菌之间存在着共进化关系(Holub,2001).植物对外界病原菌的防御体系包括其自身固有和病原菌诱导,其中病原菌诱导的防卫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表达产物能特异性识别病原菌中相应无毒基因(avirulence gene,avr基因)编码产物的植物抗病基因(resistance gene,R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