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50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60篇
  39篇
综合类   313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39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在露地对金盏花育种材料试验,通过比较品种的收获期、鲜花产量和色素含量.结果表明:材料S06-1-1收获期最长,S06-1-7鲜花产量最高,GM-11-1色素含量最高,综合评价其中的6份材料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42.
<正> 由信阳县林业局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海林、陈志国等研制的银杏模拟自然授粉新技术,经过两年试验。1993年研究成功。银杏模拟自然授粉是在银杏树雌花开放40%左右时,雄花粉按一定比例加入微量元素硼、锌和分散剂,并根据树的大小将50-150克花粉分作4-8份,分别在树冠外的不同方向用吊炮施放,使花粉撒落到树冠  相似文献   
43.
丘陵山地农业装备与坡地作业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陵山区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的研发是目前国内农机装备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目前,我国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现实问题,并且先进适用丘陵山地农机装备(简称山地农业装备)的研发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本文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山地农业装备尤其是山地拖拉机及山地农机调平技术、山地拖拉机驱动与动力系统、山地农机具及其作业性能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农机土壤压实与坡地土壤耕作侵蚀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山地农机设计及山地农机-土壤互作机理研究的计算机辅助方法。展望丘陵山地农机装备及坡地作业技术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山地农机-坡地土壤-作物(养分)互作机理研究;山地农机总体设计与农艺及坡地作业场景深度融合;山地农机姿态调平机构与控制策略;山地农机动力高效传递与灵便转向驱动;山地农机作业机组的智能化监测与精确自主导航。以期为我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的研发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4.
以陕西省榆阳区2013年6月9日的Landsat 8 OLI图像为基础数据源,对比分析LBV-Wavelet RF等5种图像融合算法的使用效果。对图像预处理后,分别采用HIS变换、Brovey变换、HPF变换、PCA变换和LBV-Wavelet RF方法进行融合和SVM监督分类,然后从目视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对比分析各种融合算法的使用效果。在目视评价方面,判读融合前、后9种地类光谱特征的一致性;融合后图像是否具有全色波段图像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否存在细节模糊。在定量评价方面,采用灰度均值差、灰度均方根差评价融合后图像对多光谱信息的保持性能;采用相关系数均值、相关系数均方根差评价融合后图像对高空间分辨率信息的融入度;采用总体分类精度、Kappa系数评价融合前、后SVM监督分类精度差异。结果表明LBV-Wavelet RF方法能够使融合后图像在保持原多光谱图像光谱信息的同时,增强纹理结构特征,提高对细小地物的辨识能力;融合后图像SVM监督分类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4.01%和0.787,较原多光谱图像分别提高13.45%和15.91%。  相似文献   
45.
不同生态调控方式对棉田棉蚜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比较了不防除杂草、不整枝打权、喷施缩节胺、设置黄板、棉田种植诱集作物及邻作诱集作物等不同生态带棉田与其对照棉田的棉蚜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棉蚜发生期,棉田临近设置黄板、喷施缩节胺、及时防除杂草、条带种植玉米、绿豆和向日葵诱集带、整枝打权均对棉蚜有良好的控制作用。玉米、蔬菜和果树与棉花邻作对棉田苗蚜发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但对后期棉田棉蚜未见抑制作用;后期应根据预测预报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46.
[目的]以黄河流域陕西片区为实例进行水质水量双向调节的生态补偿量研究,为解决黄河流域上下游生态权益分配矛盾,实现流域区域间公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同时考虑成本、价值和奖惩3个方面,以基本补偿标准为基础,采用水质改良系数法和水量贡献度法,构建基于水质水量的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开展研究。[结果]黄河流域陕西片区生态补偿量的基本补偿标准为13.74亿元;基于水质、水量调节值分别为-5.66和6.84亿元;2018年陕西省获得生态补偿金额为14.92亿元。[结论]相比以往的测算模型,该模型的测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也更适应于外部环境要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47.
选取4只2岁龄、体重约50kg、装置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采取4×4拉丁方设计,在粗料型和精料型日粮条件下给绵羊添喂气溶胶OT(0,0.4,0.8,4.0g/kg日粮),以研究不同剂量气溶胶OT对绵羊采食、瘤胃原虫和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喂气溶胶OT 0.4,0.8,4.0g/kg日粮,在粗料型日粮条件下绵羊的自由采食量分别提高13.2%(P0.01),30.7%(P0.01)和-5.3%(P0.01),瘤胃原虫数量分别减少33.9%(P0.01),54.2%(P0.01)和86.3%(P0.01),细菌总数分别增加33.6%(P0.01),46.9%(P0.01)和-23.5%(P0.01);在精料型日粮条件下绵羊的自由采食量分别提高7.1%(P0.01),16.3%(P0.01)和-5.6%(P0.01),瘤胃原虫数量分别减少30.1%(P0.01),56.2%(P0.01)和89.0%(P0.01),细菌总数分别增加44.7%(P0.01),59.4%(P0.01)和-19.8%(P0.01)。本研究表明,添喂适量的气溶胶OT可以同时减少绵羊瘤胃原虫数量和增加细菌总数,提高绵羊采食量。  相似文献   
48.
吡虫啉缓释剂防治麦蚜效果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设3个处理(A.用2%的缓释型吡虫啉颗粒30 kg·hm-2和种子掺匀后播种;B.对照1,用600 g·L-1的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 g·kg-1对种子包衣后播种;C.对照2,不处理的种子直接播种),采取随机排列,研究缓释型吡虫啉颗粒在小麦生长后期对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灌浆期叶绿素含量、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处理的防蚜效果明显,在4月20日至5月30日的5次调查中,均未见到蚜虫,而B处理虽有蚜虫发生,但和A没有明显差异,C处理和A、B两处理有及显著差异,蚜虫发生量大。在对产量的效应中,A处理通过增加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千粒重,进而增加产量,而B、C两处理没有这种效应。在品质检验中,选取处理A和C进行品质分析,结果处理A、C均未检出吡虫啉残留,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上,处理A对品质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9.
豫南大别山区,板栗由于栽培技术落后、病虫害严重,品质差,产量低。据统计,信阳县现有板栗种植面积27万hm2,年总产量不到2000万kg,平均产量仅700kg/hm2。为此,我们从70年代开始就对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经过20多年试验探索,收...  相似文献   
50.
不同农事操作对转基因棉田生物群落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转基因棉田防除杂草、整枝打顶、喷施缩节胺、设置黄板等农事操作对棉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防除杂草、整枝打顶、设置黄板转基因棉田相比,不防除杂草、不整枝打顶、不设置黄板棉田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上升,优势集中性降低,个体数增加(设置黄板棉田降低),物种数、害虫种类和天敌种类增加;与喷施缩节胺棉田相比,不喷施缩节胺棉田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下降,优势集中性升高,个体数增加,物种数、害虫种类减少,天敌种类数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