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农业“走出去”是我国重要发展战略,而对农产品进出口现状进行分析是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前提。笔者结合我国农产品发展历史沿革,分析广东省现阶段农产品进出口发展的现状,运用近十年来广东省农产品进出口数据,系统归纳出当前广东省农产品具有的国际比较优势与存在的劣势,分析当前广东省农产品贸易所面临的问题和阻碍因素,并为广东省农产品贸易提供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传染性套肠症是目前危害斑点叉尾鮰养殖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多发于春秋两季,呈流行性,具有传播广、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2018年春季首次在新疆暴发疫情。本文根据2018年春季昌吉市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2019年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对该病的病因、病症、防控措施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20106月至20111月对博斯腾湖大湖区浮游动物群落进行了4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共鉴出浮游动物83(), 其中原生动物27(), 轮虫42(), 枝角类10(), 桡足类4()。浮游动物在种类上以淡水习见的广温性种类为主, 兼有嗜暖种和嗜冷种; 数量上小型浮游动物占优势(>64.8%); 生物量上大型浮游动物(主要是枝角类)占主导地位(>85.2%)。物种丰富度指数8(夏季)最高(1.52), 1(冬季)最低(0.74); 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10(秋季)最高(3.010.95), 1月最低(0.750.63)。群落多变量分析表明, 博斯腾湖西北部(黄水区)和西南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 从春季到秋季这种差异逐渐增大, 冬季差异最小。本研究通过分析博斯腾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种类组成、现存量、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多变量探讨该湖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分布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以期为博斯腾湖水环境评价与保护、渔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9年5月、8月和11月,在上、中、下游共设5个采样点,采用单层刺网(网目1、2、3 cm,网长20、30、40 m)和地笼网(开口40 cm×40 cm,长8 m)调查新疆天山南麓中段塔里木河流域九大水系之一的渭干河(N 41°06′~42°42′,E 80°40′~84°10′)的鱼类资源状况.调查共采集鱼类1...  相似文献   
15.
为给苦苣苔科植物的药用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苣苔科4属40种植物的毛蕊花糖苷与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40种苦苣苔科植物中有30种含有毛蕊花糖苷,其中只有半蒴苣苔属11种植物全部含有,吊石苣苔属不含有毛蕊花糖苷,且半蒴苣苔属在4个属间分布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0.078%;吊石苣苔属分布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为0.004 4%。40种苦苣苔科植物中均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其含量为0.31%~7.84%。报春苣苔属、半蒴苣苔属、吊石苣苔属和芒毛苣苔属的黄酮含量分布均无明确规律,含量高低差异较大。其中,半蒴苣苔属植物毛蕊花糖苷和总黄酮平均含量均最高,分别为0.078%和4.53%。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陕西省南部凤凰镇地下水水质,为该古镇水土保持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凤凰镇2015年10月枯水期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总硬度和硫酸盐等11个水质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单指标评价法、综合指标评价法、常规及修正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对各种评判方法的具体运用过程进行了全面介绍。结果显示,5种方法评价的水质类型有一定的出入,但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常规、修正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和糊综合评判法在凤凰镇水质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结论]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更能准确评价凤凰镇地下水水质。  相似文献   
17.
石见穿总酚酸对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石见穿总酚酸对受四氯化碳损伤的小鼠肝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石见穿设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水飞蓟宾),共6个组。灌胃给药连续5d,皮下注射1ml/kg50%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24h测定血清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石见穿总酚酸高、中、低剂量组血清AST、ALT活性均显著降低;组织中T-AOC能力、GSH含量显著增加,MDA含量降低,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变化。病理学切片也显示石见穿总酚酸对肝保护的作用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石见穿总酚酸对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石见穿总酚酸可增强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脂类过氧化,保护细胞膜免受损伤。  相似文献   
18.
博斯腾湖草鱼生长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4年8月采集的33尾标本对博斯腾湖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生长特征进行研究。以鳞片为年龄和生长退算材料,研究结果显示:博斯腾湖草鱼体重与体长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式为W=0.0444SL~(2.8322)。用退算体长拟合的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为:SL_8=103.7664 cm,k=0.1385/y,t_0=-0.0542 y。体重生长参数为:W_8=22.7674 kg,k=0.1385/y,t_0=0.0027 y。生长特征指数为3.16;生长拐点年龄为7.5龄,拐点时体长和体重分别为67.3 cm和6.6 kg。与1979年和2000年种群相比,受饵料供给不足的制约,博斯腾湖草鱼生长速度明显下降。草鱼增殖管理措施的制定应以恢复沉水植物资源为目标,具体措施包括:减少草鱼的投放量,草鱼最小捕捞规格降至3 kg,提高草鱼的捕捞强度和捕捞量。  相似文献   
19.
20.
以牦牛乳酪蛋白作为成膜基质,氢氧化钠调节pH,添加脂肪类物质(如硬脂酸、软脂酸及其混合物)作为阻隔剂,单硬脂酸小分子多元醇酯作为乳化剂,研究各种成分的添加比例、甘油添加量、烘干温度、质量浓度比及成膜工艺参数对成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膜组分和成膜工艺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当酪蛋白含量为2.5%,小分子多元醇酯含量为1%,pH7.0,烘干温度和湿度分别为30℃、40%时,改性膜形成一种新的结晶体,此时形成的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