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0篇
综合类   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在进行西双版纳热带林研究时,采到了兰花蕉属(OrchidanthaN.E.Brown),老挝兰花蕉(0.laoticaLarson)的标本。该种为我国的新记录种,而兰花蕉属为云南的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72.
森林景观规划辅助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的2次开发语言MapBasic构建森林景观规划辅助系统,应用该系统对旺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进行森林景观规划,探索了一种森林景观规划技术 通过对该系统的应用,得出该地区的森林景观规划成果,并且该系统可使森林景观规划自动化的实现,根据用户的不同规划要求快速、精确的实现其复杂的规划过程  相似文献   
73.
【目的】在分析国内外森林资源调查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对森林经营单位级群团系统抽样设计不同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为森林资源调查和样地复查时样地的布设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森林经营单位级监测群团样地(1km×1km样地布设)的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设计模拟了1km×1km、1km×2km、2km×1km和2km×2km 4种抽样样地布设模式,对4种抽样设计方案的模拟数据,从调查成本、蓄积、地类面积、方差和标准差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模拟的4种样地布设方式中,调查成本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km×1km、2km×1km、1km×2km、2km×2km;总蓄积量标准差由小到大的顺序是1km×1km、2km×1km、1km×2km、2km×2km;各地类面积标准差由小到大的顺序是1km×1km、1km×2km、2km×1km、2km×2km。【结论】在一类和二类资源调查体系耦合以及调查经费充足时,选择1km×1km布设样地;经费不充足或样地复查时,选择2km×1km或1km×2km样地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74.
文中从增加阔叶树和混交林、促进天然更新、改善森林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等10个方面,介绍德国中部下萨克森州于1991年启动执行的长期生态林业发展计划——雄狮计划(The Loewe Program)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实施25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计划执行以来不仅改进了下萨克森州森林整体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森林的经济效益。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其对于我国森林经营工作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实施和效果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5.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三维森林景观可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人机遥感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遥感方式,具有快速响应、机动灵活、影像分辨率高等特点。采用无人机对研究区森林进行航拍,探讨利用无人机影像提取DEM的技术方法,并对提取的DEM进行精度检验,然后在提取的DEM上叠加获得的高分辨无人机影像,独立实现了对研究区森林景观的三维可视化,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影像提取的DEM精度较高,生成的三维森林景观真实感强,能很好的展现森林的生态、文化、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6.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林分直径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典型的季节性雨林和山地雨林两个植被类型进行林分直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热带雨林不划分林层时直径分布为左偏,偏度和峰度值均较大;划分林层后,各层直径分布都遵从三参数的Weibull分布函数,C层同时遵从迈耶负指数分布函数,偏度和峰度系数均与林分直径成反比。  相似文献   
77.
经营单位级的森林多功能监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营单位级的森林多功能监测体系,为森林经营单位及时掌握多功能森林的生长发育状态、内部结构特征、更新演替规律及其与所处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提供有效手段,进而为其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方法】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试验中心森林为研究对象,从抽样体系设计、样地布设方法、调查因子设置及观测指标数据采集等方面对森林多功能监测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和实践操作。【结果】基于1km×1km网格抽样框架,通过二重系统抽样,采用群状圆形样地方式,布设一重样地和二重样地,建立了经营单位级的森林多功能监测体系。实践操作结果表明,采用该监测体系调查一个样地所需费用与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所需费用相当,但工作量仅约为后者的1/3,其中对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森林蓄积量的抽样精度为94.97%,说明抽样效率较高。【结论】建立的经营单位级森林标多功能该监测体系实用性强,监测效率高,对森林经营单位开展森林多功能经营及森林多功能综合监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为了拟合带有2个参数的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提出了一种ExcelVBA程序算法。该算法根据"残差平方和最小"原则通过建立关于参数的For循环语句并利用最小值传递的思想,从而获得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值。实例证明该算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79.
不同演替阶段的热带天然林土壤化学性质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养分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是衡量土壤肥力状况的重要依据,是农林业中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1-3].土壤和植被演替之间的关系从时间的维度上,反映了土壤性质随植被演替的变化,是恢复生态学的重要依据.很多学者对土壤性质与植被演替的关系作了研究,比如,张庆费[2]对浙江天童森林公园植物群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能增加土壤有机物质含量,促进土壤有机物质的矿化和再合成作用,而土壤化学性状的改善,也为常绿阔叶林的进展演替奠定了基础;宋洪涛[3]等对滇西北黄栎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分析后认为在不同的植被演替阶段, 其林地土壤的化学性质与之相响应,随着其植被的正向演替, 林地土壤各项化学指标均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0.
海南岛热带天然林直径分布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省原始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负指数函数、限定线函数、倒J形对数函数、幂指数函数和Weibull函数5种直径分布模型进行模拟和检验,结果表明:负指数函数和幂指数函数对于热带森林的直径分布模拟,尤其是对大径阶部分的林木株数分布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