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4篇
  2篇
综合类   15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是西花蓟马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对西花蓟马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花粉对害虫西花蓟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花粉是天敌胡瓜钝绥螨的替代饲料,能增加胡瓜钝绥螨种群数量.文中总结了花粉在胡瓜钝绥螨控制西花蓟马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花粉的增效作用和提高捕食性天敌的利用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猪源乙脑病毒分离株基因遗传稳定性,对猪源乙脑病毒分离株BSF.ZZ-1和BSF.ZZ-3在BHK-21细胞上连续传代60次后的病毒全基因组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BSF.ZZ-1-p60、BSF.ZZ-3-p60基因组全长均与各自的亲本毒株BSF.ZZ-1、BSF.ZZ-3一致,均为10 977 nt,在2个病毒基因组的10 701 nt位点处均插入1个碱基G。与亲本毒株相比,2个细胞传代毒株的病毒基因组经连续传代后趋于稳定,均有10个位点发生氨基酸突变,这些突变主要集中在E蛋白区域。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与其他JEV参考毒株相比,BSF.ZZ-1-p60和BSF.ZZ-3-p60与弱毒疫苗株SA14-14-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9.6%和95.9%,其氨基酸序列与猪源野毒分离株SH0601和HW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8.2%、86.4%和98.3%、86.5%。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油菜花粉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在菜豆叶片上添加油菜花粉饲养西花蓟马,研究其特定年龄生命表、繁殖特征生命表及西花蓟马种群增长动态参数。结果表明: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增长迅速,其种群趋势指数为33.060;西花蓟马取食油菜花粉后刺激其种群数量上升,其净增值率(29.096 5)、内禀生长率(0.151 1)和周限增长率(1.1631)均高于只有菜豆叶片处理,种群加倍时间(4.587 3d)和平均世代周期(22.306 5d)则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4.
灯塔市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准确量化和科学评价灯塔市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影响因素,保证其渔业发展对当代有利、对后代负责。在参照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灯塔市的实际,收集整理了该市渔业2000—2010年共11年的指标数据,构建了包括经济、环境、资源和社会4个子系统、16个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00年为基准年,计算出了10年各指标相对于基准年的变化率,采用加权综合的计算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灯塔市各项渔业指标基本上都处于递增状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渔业可持续发展总体上朝着有利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变化。研究结果对于全面了解灯塔市渔业发展综合竞争力,促进其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为明确不同外源因子对菜豆的诱导抗性及对西花蓟马的影响, 研究了茉莉酸、水杨酸甲酯、西花蓟马为害、机械损伤诱导处理的菜豆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茉莉酸、水杨酸甲酯、西花蓟马为害处理菜豆植株显著延长了西花蓟马未成熟期的发育时间, 较健康植株分别延长4.72、2.87和4.95 d, 也造成西花蓟马的存活率不同程度的下降。西花蓟马在机械损伤处理和健康植株发育时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均使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明显下降, 并且茉莉酸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因此, 外源茉莉酸和水杨酸甲酯诱导的菜豆可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种群动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且茉莉酸的诱导抗性要优于水杨酸甲酯。本结果对探索西花蓟马的防治新策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应用微生物(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寄生虫和动物的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直接制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  相似文献   
107.
1免疫操作免疫过程中,只有正确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动物群体接种等量的疫苗和最大限度的减少应激,从而保证整个动物群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性。接种的途径有滴鼻、点眼、刺种、注射(皮下、肌肉)、饮水、气雾,每种疫苗均有其最佳的接种途径。总的原则为弱毒苗应尽量模仿自然感染途径接种,灭活苗均应皮下或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08.
郅爽 《现代园艺》2024,(5):162-164
城市更新行动是城市存量空间提质升级的重要手段,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城市建设当中极其重要的生态活动空间,对城市的生态发展和形象风貌起着重要作用。但现如今城市公园多因建设年代久远,存在生态功能不足、服务质量落后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人民对于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的需求,亟需更新提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1]”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河流、街道、生物系统的生态环境,实现多样化、全龄化、人性化的城市公共服务和景观供给。通过城市自然环境改善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协同,进而打造更加宜人的景观环境和更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间,发挥城市自然景观对每一个人的心理支持作用及塑造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寻找具有较高抑菌作用的植物活性物质,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抗菌剂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中药锦灯笼为研究对象,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和水对其浸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溶剂提取物对6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进一步研究了锦灯笼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病原菌的毒力及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活体防治效果。[结果]结果显示,与其余几种溶剂的提取物相比,锦灯笼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最为突出,尤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96 h时的抑菌率分别高达73.53%和83.41%;锦灯笼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菌有较强的毒力,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毒力最强,EC_(50)为0.79 g·L~(-1),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葡萄圆斑根腐病菌的EC_(50)分别为1.30 g·L~(-1)和1.44 g·L~(-1);锦灯笼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番茄果实上寄生的早疫病菌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发现10 g·L~(-1)的该提取物对番茄早疫病菌的预防效果达到50%以上,治疗效果也达到了65%以上。[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锦灯笼体内存在丰富的抗菌活性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备开发成植物源抗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0.
为阐明寄主植物番茄受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取食、机械损伤及外源物质茉莉酸和水杨酸甲酯诱导后次生物质含量的变化,以及害虫如何通过调整体内解毒酶活性适应植物的防御反应,采用生化分析法测定了各诱导处理下次生物质黄酮、总酚和单宁含量及西花蓟马体内解毒酶多功能氧化酶(MFO)、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番茄叶片在各诱导处理下黄酮含量在36 h和48 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相应时间段茉莉酸处理与水杨酸甲酯处理的黄酮含量升高最显著,分别达32.07 mg/g和31.76 mg/g;各诱导处理后24 h和36 h时,单宁和总酚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总酚含量在48 h时显著升高,其中虫害处理增加最显著,达34.51 mg/g。取食各种诱导处理番茄植株6 h时,西花蓟马体内MFO活性均升高,AchE活性均受到抑制;取食除机械损伤外的其它诱导处理叶片6 h后,西花蓟马体内GSTs活性均被抑制,CarE活性均显著上升,其中取食水杨酸甲酯处理叶片的西花蓟马体内GSTs活性下降幅度最大,而CarE活性升高最显著,分别为3 882.35 U/mg和106.33 U/mg。表明各诱导处理不仅可以使番茄次生物质含量发生变化,诱导植株产生防御反应,也会使西花蓟马改变解毒酶的活性以适应寄主植物的诱导抗性,即寄主植物和害虫通过防御与反防御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