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5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园艺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云南省蓝钟花属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标本及野外调查,对云南省蓝钟花属(Cyananthus Wall)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云南蓝钟花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滇西、滇西北横断山脉区,有19种11变种,分属于2组,占全国种数的85.3%,是我国该属种类分布最多的省份。云南蓝钟花属植物特有现象突出:含中国特有的26种(含变种),占云南总种数的86.7%;云南特有14种(含变种),占云南分布的中国特有种的53.8%。并在此基础上对云南该属植物的园艺性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云南分布的球花报春资源进行野外调查和资源整理,调查了云南球花报春资源分布样地的数量及出现频率;通过实地播种和种植,对云南主要分布的2种球花报春资源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的利用方法,为云南球花报春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通过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光照、温度、贮藏时间及方式对滇北球花报春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滇北球花报春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5℃;种子对光敏感,在全光照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好;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种子活力下降,随采随播时种子活力最好;贮藏种子最好的方式为低温干藏。  相似文献   
34.
云南特有植物银叶蓝钟花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银叶蓝钟花特产于云南,是一种观赏性很高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引种栽培试验研究表明:银叶蓝钟花完成植物生长发育需要10-11个月。栽培的银叶蓝钟花的茎长度、小枝长度、小枝着花数、单株着花数等生长状况指标明显高于野生植株。因此,野生银叶蓝钟花的人工栽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5.
腋花杜鹃多倍体诱导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秋水仙素对腋花杜鹃的诱变效应,以增殖培养15 d的腋花杜鹃无菌幼苗为材料,通过浸泡处理诱导多倍体,并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0.15%秋水仙素浸泡24 h后去除茎尖,培养茎段,通过茎段侧芽及其基部愈伤组织分化的丛生芽分离变异株,得到的形态变异率最高,为32%。形态观察结合流式细胞仪鉴定发现,叶片肥厚、叶片畸形扭曲和茎段变粗3种形态变异类型具有大于50%的多倍体得率。气孔观测表明,二倍体气孔趋近于圆形,变异株气孔为椭圆形;变异株平均长直径和平均短直径显著大于二倍体,而气孔数却显著少于二倍体。最终流式细胞仪鉴定得到四倍体腋花杜鹃141株。本研究结果为杜鹃花培育倍性新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云南丽江地区角蒿属植物资源的调查,初步摸清了丽江地区分布有角蒿属植物7个种、1个变种、1个变型,占云南省角蒿属种类的90%,中国的75%,世界的64.3%,是中国角蒿属植物资源的分布中心。同时对角蒿属植物的种质资源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角蒿属植物的主要识别特点和分种检索表,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37.
石绍高  孙正海  李世峰  解玮佳  刘邦  王永路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0977-10979,11040
[目的]建立高山杜鹃的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运用正交试验分析模板DNA、TaqDNA聚合酶、Primer、Mg^2+和dNTPs5个因子对杜鹃ISSR-PCR反应影响,建立高山杜鹃ISSR-PCR反应体系。[结果]杜鹃ISSR—PCR25m反应体系中5个因子较适水平为:DNA模板浓度为1.6ng/μl,TaqDNA聚合酶浓度为0.040U/μl,Primer浓度为0.64mmol/L,dNTPs浓度为0.68mmol/L,Mg^2+浓度为2.08mmol/L。[结论]研究结果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杜鹃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8.
用常规石蜡制片对大白杜鹃(Rhododendron decorum Franch)的子房解剖结构及其在果实的发育过程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对其生态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白杜鹃雌蕊为复雌蕊,湿柱头,花柱为开放型花柱,胚珠数量众多,中轴胎座。授粉后30 d胚珠发育明显;授粉后60 d子房壁发育出隔片;授粉后90 d隔片发育完成,种子发育出尾翅;授粉后150 d种子尾翅发育完成,种脐明显。大白杜鹃雌蕊子房壁厚而坚硬,为种子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保障,是植物对其生境适应的一种表现。同时,众多的种子数量也从源头保证了物种的繁衍。  相似文献   
39.
以原生地(香格里拉、昆明)的滇牡丹和栽培牡丹品种为材料,利用凤丹牡丹作砧木及覆盖薄膜保温保湿措施对其进行嫁接繁殖、植株生长和开花结实性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滇牡丹和栽培品种嫁接成活率受温度、湿度环境影响较大,覆盖薄膜保温保湿嫁接成活率分别达67%~72%和76%~82%,而无覆盖薄膜保温保湿嫁接成活率仅为26%~32%和38%~53%;滇牡丹与凤丹牡丹砧木有良好的亲和性,嫁接苗植株生长旺盛,当年就能开花结实;嫁接苗木收集保存了一批滇牡丹不同花色类型的种质资源。研究结果暗示可通过嫁接方法异地收集保存滇牡丹种质资源和直接开发利用滇牡丹。  相似文献   
40.
为探究氮素形态对高山杜鹃侧枝生长的影响,以3年生盆栽高山杜鹃粉精灵为试验材料,单一氮源处理为对照,采用盆栽方式,研究5种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供应(铵硝比例分别为T1:100∶0,T2:75∶25,T3:50∶50,T4:25∶75和T5:0∶100)对其营养生长期侧枝生长、光合特性、代谢酶活性及营养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下粉精灵不同生长期侧枝干物质积累量、苗高增量和侧枝长度均有所差异,以侧芽萌发期T3处理侧枝干物质积累量最高,T2处理在嫩侧枝期、侧枝半木质化期的苗高增量和侧枝长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侧枝半木质化期,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及磷含量,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叶片Fe元素吸收量以T1处理最高,Mg元素吸收量以T5处理最高。此外,在不同生长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随硝态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以嫩侧枝期酶活性最高。综上,不同氮素形态对高山杜鹃粉精灵侧枝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有所差异,且混合氮源处理较单一氮源处理更有利于促进侧枝生长,以铵硝比例75∶25促进侧枝生长及提高养分积累和光合效能效果最好。本研究为筛选适合高山杜鹃生长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