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1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9篇
  21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为探讨叶面肥美加富(Megafol)对水稻的施用效应和合理使用方法,通过多点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喷施叶面肥美加富(Megafol)对水稻中后期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设置牛江镇昌梅村飞机垌试验区NJ(Megafol)、君堂镇中安村中安垌试验区JT(Megafol)的大田喷施675 mL/hm2叶面肥美加富(Megafol)的处理和牛江镇昌梅村飞机垌清水CK对照田埂边行20 cm内(第一行)试验区NJ(Marginal)共3个处理。结果表明:水稻破口期喷施叶面肥美加富,可明显促进干物质向谷粒分配。在农艺性状上,JT(Megafol)1试验区水稻的株高(109.76±7.51) cm与JTCK3对照区水稻的株高(82.19±7.29)cm相比较,差异极其显著;JT(Megafol)3试验区水稻的基茎节粗(4.82±0.79 cm)与JTCK3对照区水稻的基茎节粗(3.20±0.42) cm相比较,差异极其显著;JT(Megafol)1试验区水稻的结实率(90.16±3.59)%与NJCK3对照区水稻的结实率(69.24±16.79)%相比较,差异极其显著;JT(Megafol)3试验区水稻的千粒重(23.05±1.56) g与JTCK1对照区水稻的千粒重(20.28±1.20) g相比较,差异极其显著;这使单株实粒数增加,提高水稻的单位产量面积,JT(Megafol)2试验区的理论产量达到(6318.75±130.05) kg/hm2。同时,喷施了叶面肥美加富,能提高植株抗性,收获时绿叶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区,NJ(Megafol)3试验区水稻的叶面积指数(34.83±9.41)与NJCK3对照区水稻的叶面积指数(0.09±0.19)相比较,差异极其显著;可见,水稻中后期施用叶面肥美加富收获期其植株各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对照均显著区别于对照;施用叶面肥美加富基本与对照田埂边行20 cm(第一行)试验区域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2.
杂交旱稻保持系沪旱1B柱头外露率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沪旱1B/Ⅱ-32B杂交的F2群体,对水稻的柱头外露率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研究其遗传机制,以改良沪旱1B的柱头外露率.试验共检测到10个与柱头外露率有关的QTLs,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检测到3个影响单边柱头外露率(PSES)的QTLs,分别位于3号、7号和9号染色体上,联合贡献率为21.44%;检测到2个影响双边柱头外露率(PDES)的QTLs,位于3号和9号染色体上,联合贡献率为15.98%;检测到5个影响总柱头外露率(PES)的QTLs,位于3,4,7,9号染色体上,其中3号染色体上有2个QTLs位点,总柱头外露率QTLs的单独贡献率在6.86%~9.73%之间,联合贡献率为39.42%.QTL上位性分析,检测到7对显著互作位点,解释了表型变异的67.39%,检测到的上位性效应主要以加性/加性互作效应为主,部分主效QTLs参与了互作.这些QTLs分子标记为改良沪旱1B的柱头外露率性状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宁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技术力量,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当前,应着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分析了宁乡农技推广面临的新形势、问题和困难,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提出了推进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4.
马基寿 《畜禽业》2013,(6):62-63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主要发生在1~8周龄的鸭,尤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本病在感染群中发病率极高,有时可达90%以上。死亡率5%~80%不等。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低温阴雨、潮湿寒冷季节严重。能引起雏鸭的大批死亡,所以给广  相似文献   
105.
‘沪旱3号'为抗旱性供体亲本与‘寒丰B'杂交结合连续回交,分离世代分别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进行抗旱性筛选,并在水田条件下进行产量性状选择,育成粳型节水抗旱保持系‘沪旱2B'和不育系‘沪旱2A'。  相似文献   
106.
种植密度与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为了探索适合广东南雄烟区合理的烤烟种植方式,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置2种种植密度为主处理,3个移栽期为副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和移栽期对烤烟生育期、株型、产量及其构成、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烟株生长发育相应延迟,且烟株旺长期、采烤期趋于缩短;种植密度则对烟株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2)提前或推迟移栽使烟株早花率和杈烟率增加;种植密度对烟株的早花率及杈烟率无显著影响。(3)提前移栽时,高密度种植烤烟产量显著高于低密度种植,而正常或推迟移栽时,种植密度对烟叶产量无显著影响;提前或推迟移栽,同时降低种植密度,可导致中部叶香气量的下降,而提前移栽可降低上部叶感官质量,推迟移栽则提升上部叶的感官质量。因此,通过不同种植密度与移栽期合理配置,能够有效调控烟草的生长发育并对烟叶的产量构成和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为进一步验证和优化马铃薯的施肥指标体系,以标准的“3414”试验作为试验方案,同时增加“2水平+有机肥”处理,以常规高产马铃薯栽培施肥作对照处理,共设16个处理,对马铃薯植株农艺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各小区的马铃薯收获期植株农艺性状包括株高、生物鲜重、基茎粗、商品薯、商品率、理论产量、绿叶面积指数等显著差异,马铃薯理论产量与施肥量不成正比关系,最大差异高达129.30%,缺N的相对产量为69.88%,少施P的相对产量为112.16%,缺K的相对产量为95.79%,最佳施肥量为N、P、K配合为1:0.54:1.11(N=10.22、P=5.54;K=11.36)。试验结果还表明,试验区土壤中P含量已经较高,P的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不大,施肥的N、P、K三元二次方程为:Y=890.75+159.64N-74.68P+22.56K-4.96N2+6.73P2-0.01K2-2.53NP-2.20NK+2.02PK;按“3414”试验的结果,每公顷的最高施肥量为N:100.5 kg;P:52.2 kg;K:222.75 kg,这可为南方稻田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的“少P、追N、补K”施肥技术模式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修剪对油茶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7年生油茶的4个品种为对象开展冬季修剪和春季修剪,研究修剪对油茶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剪能提高油茶果实的单果重、果径、单果籽粒数、籽粒大小、出籽率和含油率,且冬季修剪对各指标的提升效果优于春季修剪;冬季修剪的平均单果重达28.4 g,分别比春季修剪和对照的平均单果重高3.3 g和5.9 g;春季修剪的鲜果出鲜籽率和鲜果出干籽率分别为36.7%和19.6%,分别显著高出对照28.3%和41.0%,但与冬季修剪的差异不显著;冬季修剪和春季修剪的鲜果含油率分别为6.0%和5.0%,分别比对照高出62.2%和35.1%;不同品种对修剪的反映效果不一样,主要表现在不同的修剪时间的各经济指标的高低变化趋势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9.
在温室内观察甘蔗开花动态,用TTC法测定甘蔗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花穗上小蠡花开放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由外至内;ROC22和科五花粉活力于开花第1天达到80%以上,第2天有小幅度上升,之后迅速降低,第7天仅采到少许花粉,但活力仍在32%左右。甘蔗雌蕊柱头开花前1天具有可授性,自交授粉后的1~2 d内保持强可授性,之后柱头迅速变黑枯萎;未授粉柱头花开后的9 d内一直保持靓丽的艳红色,具强可授性。柱头可授性的最佳时期为开花后第1~9天,甘蔗的最佳授粉期为母本开花2 d后再授以父本花粉,4 d内即可完成杂交过程。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油菜机械直播技术的不断试验推广,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好评,推广面积逐年增大。但是汉中在9月中上旬油菜播种期,常常遭遇秋淋危害。为了减少田间湿度,常常采取人工开沟、排水的方式,费工费时。为此,我们在油菜机械直播技术的基础上,在武乡镇王岭村黄墡土区域进行了稻茬免耕机械开沟覆土直播技术试验,为减少油菜种植过程中的劳动强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