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0篇
  7篇
综合类   7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花生种子老化与蛋白质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利用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粤油116和油76花生种子老化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当种子老化4天时,其发芽率相同,但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油76种子活力下降速率比粤油119种子快。在蛋白质方面,2品种花生种子老化8天后,去除子叶“种胚”内出现了高活力种子内观察不到的一种蛋白质(多肽)(pI6.2,MW10KD),并且,该蛋白质(多肽)随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其含量逐渐增加。作者认为,该蛋白质可能与这2品种花生种子老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可作为鉴别其老化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2.
秋水仙素诱导兰考泡桐同源四倍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范国强  杨志清  曹艳春  刘飞  贾峰 《核农学报》2006,20(6):473-476,547
在含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MS+0.1mg/L NAA+15mg/L BA(最适器官发生)双层培养基上进行兰考泡桐四倍体植株诱导试验,并通过变异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观察和叶片单细胞DNA含量测定进行倍性分析。结果表明,预培养12d的兰考泡桐叶片在秋水仙素浓度为10mg/L的双层培养基上预培养处理24h时,四倍体诱导率最高达到23.4%。变异植株叶片比二倍体大,叶片长宽比变小,叶片单个气孔变大,气孔密度变小。  相似文献   
73.
1发病情况1996年7月,某鸡场平养AA父母代肉种鸡1900余只,50周龄时采用饥饿法强制换羽15天,第40天恢复产蛋,第78天产蛋率达54%时,发现部分鸡食欲减退,排灰白色稀粪,鸡冠干瘪,有的鸡冠和头部苍白,常蹲伏于地,产蛋率逐渐下降,时有急性病例...  相似文献   
74.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是我国重要的特色香料植物。我国花椒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目前在花椒育种及栽培过程中存在着育种周期长、育种方式较为局限,以及基础研究薄弱、抗性苗较少等问题。因此,探讨花椒栽培、遗传特性和挖掘重要功能基因,对推动花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人研究,文中从传统育种、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3个方面对花椒育种研究近况进行综述,包括花椒栽培育种的主要方式、诱变育种进展和分子育种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尚需深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花椒精准育种和种质创制发展、推动花椒产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在白花泡桐种子萌发的不同时段、采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甲酯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浸泡处理,记录种子发芽率,测定各处理种苗的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在3种因素中,不同时段的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GA含量影响极显著;浸泡时间对ABA含量影响显著;而3种因素对种子芽内的IAA含量、ZR含量影响均不显著;GA含量与种子的发芽率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76.
基于双峰分布的风胁迫雾滴沉积分布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因风胁迫产生的雾滴飘移对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规律,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喷雾飘移沉积试验,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的雾滴沉积量分布。为更好描述雾滴飘移沉积分布情况,建立了基于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双峰分布式数学模型,系统地表达了沉积范围与沉积量的关系,分析了各水平因素对双峰分布式中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量参数k1与k2变化规律相反,随着喷雾高度、喷雾压力和横风风速的增加,k1减小而k2增大,质量由第1峰值分布向第2峰值分布转移;双峰分布的2个位置参数μ1、μ2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均随着风速、高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喷雾压力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增大喷雾压力可以减小中心飘移距离;第1和第2峰值分布的范围(尺度参数σ1、σ2)均随着喷雾高度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沉积量分布更加分散;增大喷雾压力可以有效减少第一峰值的质量分散,但对第2峰值分布无影响。本文探究了不同强度横风作用、喷雾高度和喷雾压力对雾滴飘移沉积分布的影响,可为优化农药喷雾技术和增强雾滴抗飘移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从DNA分子标记技术和转基因技术两方面,对国内外木本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就该领域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
 在真核生物中,DNA甲基化可导致基因特异表达、细胞分化和染色体失活等[1,2],可在不改变DNA碱基排列顺序的同时,阻断遗传信息的传递,从而引起形态等性状的变化[2]。泡桐(Paulownia spp.)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和绿化树种之一,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丛枝病发生给我国泡桐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种植泡桐的积极性。自从发现泡桐丛枝病病原为植原体以来,人们对其病原和丛枝病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3,4],但对寄主 染病泡桐本身分子生物学研究较少。近年来,虽然科技工作者对丛枝病泡桐蛋白质组和DNA甲基化水平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4],但至今国内外未见有关DNA甲基剂对泡桐丛枝病发生影响的文献报道。因此,本文以毛泡桐丛枝病组培苗为材料,利用巢式PCR和SSR技术,研究了DNA甲基剂 甲基磺酸甲酯(MMS)对毛泡桐丛枝病发生和DNA碱基序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正棉花打顶是棉花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打顶的目的是抑制棉花枝叶旺长,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长期以来棉花打顶一直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为棉花生产机械化的瓶颈。东营市农机推广站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发明的"棉花仿形纵横切割打顶机"采用线刀式切割技术,对棉花主枝及侧枝进行全方位打顶,不仅实现了棉花打顶作业机械化,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棉花侧枝无法机械打顶的世界难题,避免了由于棉花行间侧枝相互交错造成的严重机收损失。该机可根据农艺需要在打顶作业的同时开辟棉花行间通风透光间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与泡桐丛枝病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以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的健康苗、患丛枝病的病苗及分别用100 mg·L~(-1)的利福平和60 mg·L~(-1)甲基磺酸甲酯处理病苗得到的处理苗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病健苗及试剂处理苗中的lncRNAs及相应靶基因的表达情况。共鉴定出3 700个lncRNAs,2 219个靶基因,从中得到389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和对应的203个靶基因,并对其靶基因进行了GO功能分类。通过方案设计鉴定得到3个与泡桐丛枝病相关的lncRNAs,预测其对应的靶基因分别为磷脂酶D、蛋白磷酸酶以及WNK赖氨酸缺乏蛋白激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验证随机挑选的5个lncRNAs及其靶基因,验证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