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农田残膜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通过盆栽模拟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残膜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残留地膜对土壤环境有较大影响,可使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水分移动速度减慢,随着残留地膜量的增加,小麦、玉米和棉花的生长发育均受到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降低0.8%~22.1%,玉米籽粒产量降低2.1%~27.5%,棉花产量降低1%~7.5%。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对连作棉田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设置了氮磷化肥+秸秆清茬(NP)、氮磷化肥+秸秆还田(NPS)、氮磷化肥+有机肥(NPM)及氮磷化肥+秸秆还田+有机肥(NPSM)等4个处理,对不同处理在棉花不同生育期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 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均可降低土壤pH,其中NPSM 相比NP在各生育期分别显著降低了3.41%、1.86%、3.19%、2.60%;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其中NPSM比 NP在各生育期对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140.63%~229.17%,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35.86%~60.54%,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146.92%~483.34%,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28.06%~63.07%。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均可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固氮菌和氨化细菌的数量,NPSM相比NP明显增加了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的数量,其中细菌的数量在不同时期增加了119.28%~177.21%;真菌数量增加了156.64%~233.42%;放线菌数量增加了107.40%~158.66%;固氮菌数量增加了95.23%~155.53%;氨化细菌数量增加了279.39%~357.29%,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因此,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后可显著改善土壤性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从而达到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种植转Bt基因棉花不同年限土壤PLFA指纹特征与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连续种植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从连续种植3年转基因棉花晋棉26和中棉所41大田,采集土壤样品,测定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种植年限对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影响不同,随着种植年限和棉花残茬进入土壤生态系统,转基因棉花土壤细菌占总量的百分数有降低趋势,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例低于非转基因品种;转基因棉花土壤真菌的比例逐渐增加。说明转基因棉花连续种植可能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24.
有色棉杂交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个棕色纤维和4个绿色纤维的有色棉品种与5个常规白色棉配制11个杂交组合,研究有色棉的遗传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陆地棉有色纤维性状受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有色棉的绒长、衣分、铃重性状的遗传趋向亲本.色泽纤维颜色越深,越趋向有色棉亲本,反之,纤维颜色越浅,越趋向普通白色棉亲本.  相似文献   
25.
杨海珍  李永山 《蔬菜》1995,(2):35-36
河北省保护地蔬菜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河北省植保总站杨海珍,李永山为尽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城乡的菜篮子供应,摸清我省保护地蔬菜生产的现状与问题,1993年10~12月份,我们对全省保护地种植发展较快的54个县(市)240个重点户,就保护地生...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从生物生态特性角度深入探讨了覆盖棉花的增产机理,研究了相应的配套高产技术,经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和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品种繁多。为了探讨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早地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旱地进行试验,找出其中效益显著者,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89年和1990年在山西万荣县王亚良种场典型旱地上进行,供试品种为晋麦33。在抽穗和灌浆  相似文献   
28.
1988~1990年我们在临猗、万荣等县采用麦收后留高茬覆盖少耕浅耕技术,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培肥了土壤地力,提高了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和水分利用率,是小麦高产稳产、持续增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9.
山西省棉区棉花促早熟集成避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棉花促早熟集成避霜技术结果表明 ,喷施壮早丰后棉花生育进程加快 ,吐絮期提早 2~ 4d ,单株铃数和铃重增加 ,皮棉比对照增产 12 2 3% ,且对棉花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并提出以壮早丰系统化学调控、地膜覆盖和增加棉花种植密度为关键技术 ,配合适期播种、选择早熟品种、水肥运筹、病虫害综合防治和乙烯利催熟等棉花系统促早熟集成避霜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皮棉可增产 14 34%~ 2 4 5 8%。  相似文献   
30.
通过剖析山西省县域棉花种植格局,探讨棉花生产施肥技术,旨在为山西棉花高产栽培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以《中国统计年鉴》和《山西统计年鉴》数据库为依据,结合中国知网历年发表论文,分析山西县域棉花种植现状。研究表明:山西省耕地面积在2010年以后基本稳定,但棉花种植面积整体呈大幅下降趋势,到2017年仅有2.87×103 hm2的种植面积,果园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取代棉花种植。山西省县域主产区在运城和临汾地区,且在运城各县市的单产较高,绝大部分县域高于1 t/hm2。基于知网2010—2019年山西棉花种植的408篇论文分析发现,棉花增产基础技术的施肥研究鲜有报道。因此,建议加强山西棉花科学施肥技术体系研究,建立棉花养分专家系统,指导棉花生产,促进棉花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