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藜麦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揭示连作藜麦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MiSeq)对不同处理(种植1 a、种植2 a)的连作藜麦根际土壤细菌进行16S rRNA基因V4区测序。结果表明,种植1 a较种植2 a的藜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指数都要高,其中,种植1 a较种植2 a的藜麦Chao1指数平均值增加16.4%,ACE指数平均值增加22.9%,Shannon指数平均值增加2.3%;菌群的分类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重茬种植后,伦茨氏菌属、溶杆菌属、中慢生根瘤菌属、丛毛单菌属多样性增多;分枝杆菌属、藤黄单胞菌属、芽单胞菌属、浮霉状菌属等细菌多样性减少。功能预测分析表明,重茬种植后,编码细胞膜转运的功能基因、编码翻译、复制和修复的功能基因、编码外源性物质降解和代谢、多糖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功能基因大量减少,编码核苷酸代谢、萜类化合物的代谢、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等功能基因少量减少;而编码信号转导和脂类代谢的功能基因有少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氮磷肥减施20%条件下,氮磷钾肥施用时期对加工番茄生长与营养状况的影响,以期为加工番茄化肥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撑。试验设5个处理,即:(1)NPK对照(CK):PK肥全部基施,全生育期追施N肥;(2)T1:NP肥减量20%,PK肥全部基施,全生育期追施N肥;(3)T2:NP肥减量20%,花期前追施NP肥,花期后追施NK肥;(4)T3:NP肥减量20%,花期前追施NK肥,花期后追施NP肥;(5)T4:NP减量20%,全生育期追施NPK肥。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加工番茄的品质没有显著差异。与对照处理相比,T2、T4处理在加工番茄的生物量、产量以及NPK的吸收量均没有达到显著差异,T2处理更优于T4处理。与CK处理相比,T1、T3处理产量分别下降11、19 t/hm2;生物量下降1.6、2.13 t/hm2;N素吸收量减少49.43、60.0 kg/hm2,P素吸收量减少8.47、12.37 kg/hm2,K素吸收量减少40.93、50.01 kg/hm2,均达到显著差异,T1处...  相似文献   
14.
为培育抗棒孢叶斑病的黄瓜种质,引进国内外黄瓜种质68份,通过成株期自然感染黄瓜棒孢叶斑病的方法,调查黄瓜种质的生长势、性型、叶色、瓜皮色及棒孢叶斑病病情指数,研究分析不同黄瓜种质对棒孢叶斑病的抗性及抗性分布频率。结果表明:68份黄瓜种质中,高抗种质10份,占14.71%;抗病种质占10.29%;中抗种质占11.76%;感病种质占29.41%;高感种质占33.82%。进一步分析黄瓜种质的抗性分布频率,欧洲温室型黄瓜较华南型和华北型黄瓜抗病,生长势越弱,越抗棒孢叶斑病,强雌黄瓜较雌雄同株黄瓜抗棒孢叶斑病,叶片深绿和绿的黄瓜较叶片黄绿的黄瓜抗棒孢叶斑病,瓜皮白绿的黄瓜较绿和浅绿的黄瓜更抗棒孢叶斑病。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产洛伐他汀菌株,从不同来源的12个红曲米样品中,分离得到56株菌。通过薄层层析法初筛,HPLC复筛,得到5株产洛伐他汀菌株。对其中1株洛伐他汀产量最高的菌株MPT13(0.263 mg/mL)进行个体形态、菌落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并与GenBank中已有的有关序列进行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鉴定菌株MPT13为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  相似文献   
16.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外源接种黄曲霉产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接种产毒黄曲霉进行模拟普洱茶发酵试验,并在发酵结束时通过LC-MS/MS法对茶样进行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黄曲霉的生长及产毒情况。结果表明,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接种的黄曲霉能在茶叶中生长繁殖,初期生长较快,但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黄曲霉在茶叶中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数量逐渐下降。发酵终止时,未在茶样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壤主要盐分离子高光谱反演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速、无损、定量地获取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及含量是盐渍化土壤治理、改良和利用的重要依据。以新疆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光谱分析技术获取不同区域土壤盐分离子的特征光谱,在对光谱数据去噪、数据变换基础上分析了鲜样(T1)、风干(T2)和干燥(T3)3类土壤,过2、1、0.15 mm筛处理对离子含量光谱拟合模型精度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壤主要盐分离子光谱反演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和普适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土壤原始特征光谱与盐分离子含量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Na+的0.41;通过光谱数据变换能够明显增强特征波段与离子含量的相关性,K+、Na+、Mg2+、Ca2+、SO_4~(2-)、Cl-和HCO-3的最优变换形式分别为(lgR)'、(lgR)'、R'、(lgR)'、CR、R'和CR,T1处理构建的拟合模型均不能很好地反演离子含量,T3处理的模型估测精度优于T2,土壤粒径越细对土壤离子含量的光谱反演效果越好。分析各处理模型的决定系数和标准误差表明,经T3处理、过0.15 mm筛所构建的离子拟合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中K~+、Na~+、Ca2+和SO_4~(2-)的RPD分别为2.153、2.674 5、2.051和2.786 4,以未参与建模和检验的石河子垦区土样对4种离子模型的普适性检验,其R2分别为0.621 4、0.689 7、0.614 4和0.650 7,说明构建的模型适于估算该区域土壤K+、Na+、Ca2+和SO_4~(2-)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以33份黄瓜核心种质为试材,通过苗期接种和成株期自然发病,调查黄瓜种质的生态类型、性型、瓜皮色、瓜形、瓜刺色、瓜瘤大小、瓜刺瘤稀密及枯萎病病情指数,分析了不同黄瓜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及抗性分布频率。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3份黄瓜种质中,高抗种质3份,占9.09%;抗病种质占33.33%,中抗种质占21.21%;感病种质占30.30%,高感种质占6.06%。具有欧洲温室型亲缘关系的种质较华南型种质抗枯萎病,强雌黄瓜较雌雄黄瓜抗枯萎病,皮色较绿的黄瓜对枯萎病抗性较强,无瘤黄瓜较中瘤和大瘤黄瓜抗枯萎病,瓜刺瘤密种质较刺瘤稀的抗枯萎病。利用其中6份黄瓜自交系配制6份杂交1代,通过苗期和成株期抗性鉴定,表明黄瓜枯萎病抗性为数量性状遗传,抗性为显性基因控制,抗病与感病亲本的杂交1代抗病性介于双亲抗性均值与强抗病亲本之间,抗病性表现出中亲优势,没有发现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19.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实验室异位检测法的实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分步取样法验证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实验室异位检测法的实用性,以ICP-AES法为基准,对土壤重金属Cr、Cu、As、Pb的含量进行测定,试验中选用70%土壤样品建立一元线性校准模型,30%土壤样品进行校准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实验室异位检测法的检出限分别为Cr 17.7 mg/kg,Cu 10.4 mg/kg,As 5.4 mg/kg,Pb 6.2 mg/kg,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对国内外标准物质进行多次重复测定,RPD在–8.9%~7.9%,说明仪器在异位测定重金属含量时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分析PXRF法与传统方法测定建立的拟合方程,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817 3、0.787 0、0.673 3和0.722 1,表明PXRF室内异位法可用于土壤重金属Cr、Cu、As、Pb的快速测定;二次采样建立的验证模型R2分别为0.912 4、0.897 9、0.772 3、0.872 9,逐渐靠近理想模型,充分验证PXRF异位法的实用性和校准曲线的准确性,可适用于农田土壤Cr、Cu、As、Pb的快速测定、污染筛查,为土壤重金属速效测定提供有力依据;但仪器在异位测定As元素时准确性降低,建议异位测定时需进行数据校准。  相似文献   
20.
浅析专业仓储在普洱茶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仓储对茶叶具有保值和升值的重要作用,是茶叶储藏的必然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专业仓储的基本特征和分类,阐述仓储在茶产业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仓储对普洱茶品质提升和增值的作用,以及优质普洱茶形成的仓储条件与陈(醇)化的方式方法,可为普洱茶仓储提供参考依据和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