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蛹虫草菌的保藏方法对柞蚕蛹虫草的产量及活性物质含量影响较大,随着冷冻保藏时间的延长,蛹虫草菌注蛹后的生产能力逐渐降低;随着冷藏保藏时间的延长,蛹虫草菌注蛹后的生产能力及虫草素含量均逐渐降低。丰富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中蛹虫草菌随继代培育次数的增加其生产能力均出现降低的现象,但PDA培养基中降低的速度较慢,故PDA培养基更适合蛹虫草菌的保藏。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以‘桂香’、‘早熟一号’龙眼品种为试材,通过管道输液施肥和常规土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管道输液显著提高了枝梢长度,粗度、叶绿素含量,有效地降低了雌花落花数和落果数,显著减缓了土壤酸化的程度。‘桂香’和‘早熟一号’龙眼的输液处理比土施处理的梢长分别提高了3.94cm、4.63cm,枝梢粗度(直径)分别提高了1.29mm、0.42mm,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0.3mg·g^-1Fw、0.22mg·g^-1Fw。从‘桂香’品种中雌花落花总数占雌花总数的比例看,输液处理为40.36%,输液+土施处理为45.09%以及土施处理为50.49%。在土壤pH值指标上,‘桂香’和‘早熟一号’各处理的值为,输液处理:4.63和4.79.输液+土施处理:4.3和4.5以及土施处理:4.28和4.49。  相似文献   
53.
试验以鲤鱼外周血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1(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1,TNFα1) EST序列为基础,经地高辛标记作为探针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鲤鱼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进行核酸杂交筛选,从0.9×104个重组噬菌体中,经过2轮筛选获得3个阳性克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包含128 bp的5''非编码区(5''-UTR),423 bp的3''非编码区(3''-UTR),开放阅读框ORF长768 bp,共编码255个氨基酸,在其3''非编码区存在几个ATTTA不稳定基序。预测蛋白等电点为8.20,分子质量大小为28.1 ku。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所获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鲤鱼TNFα基因的同源性达94%。蛋白质的序列和结构分析结果发现,其具有TNF家族的典型序列特征、1个跨膜区结构和1个假定的产生成熟肽的裂解位点。  相似文献   
54.
金黄色葡萄球菌融合肠毒素的构建及高效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食物中毒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B1、SEB2、SED1、SED2、SEE基因片段。将克隆得到的5个毒素基因片段采用柔性的Linker序列(Gly4Ser)3进行串联(SEB1-SEB2-SED1-SED2-SEE),通过重叠延伸PCR法扩增出了融合毒素T,目的基因全长1 835 bp,测序结果同源性达99%。将融合基因克隆到pET-28a( )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后成功表达了融合蛋白,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总蛋白的29.6%。  相似文献   
55.
56.
玉米秸秆与牛粪不同配比饲养蚯蚓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玉米秸秆切碎腐熟后与熟牛粪分别按1:0、1:1、2:1、3:1、3:2和0:1的比例配制成不同饲料喂“大平6号”蚯蚓,经过30d的饲养后收集称重,计算蚯蚓的日增重倍数。结果发现,玉米秸秆与熟牛粪按3:2组蚯蚓增重最快,蚯蚓在整个饲养期内生长良好,表明秸秆腐熟后与牛粪混用饲养蚯蚓效果好。  相似文献   
57.
采取室内恒温培养法,以施用炭基肥(BF)、不施炭基肥(CK)的40a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设定15℃、25℃和35℃共3种不同温度场景,连续监测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矿化特征并分析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为评估老茶园固碳减排及障碍消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炭基肥提升了温变场景下茶园土壤pH值和SOC含量。15℃、25℃和35℃培养温度下,BF处理的土壤pH值较CK处理分别增加0.45、0.07和0.28个单位;BF处理的SOC含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22.19%、16.65%和25.50%。(2)炭基肥增加了温变场景下茶园SOC累计矿化量、潜在矿化势(CS)及土壤呼吸强度,对SOC矿化呈现正激发效应。15℃、25℃和35℃培养温度下,BF处理的SOC累计矿化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15.61%、46.51%和36.89%。BF处理的CS值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25℃培养温度下BF处理的CS值较15℃和35℃培养温度下分别提高147.11%和29.21%。(3)炭基肥降低温度升高处理下茶园SOC矿化温度敏感性。25~35℃温度范围内,BF处...  相似文献   
58.
以柞蚕血淋巴为提取材料,进行了柞蚕DNA提取方法的改进试验。结果发现,柞蚕血淋巴经过12 000rpm条件下离心8min后,沉淀经SDS提取液震荡、混匀后,提取基因组的质量明显提高。且提取时间短,操作方便,适合于野外工作环境及实验室快速提取。  相似文献   
59.
养殖史氏鲟幼鱼的含肉率和鱼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测定了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的含肉率和鱼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其含肉率为(30 82±1 22)%;4种鲜味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总质量分数为5 40%,占氨基酸总量的35 84%;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6 45%,占氨基酸总量的42 79%。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免耕保护性耕作下秸秆覆盖对蔗田土壤有机碳与CO2排放的影响,为旱地蔗田土壤有机碳库调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以秸秆覆盖第2年宿根蔗田为研究对象,设粉垄免耕宿根蔗秸秆覆盖(SR1)、粉垄免耕宿根蔗无秸秆覆盖(SR2)、常规免耕宿根蔗秸秆覆盖(CT1)和常规免耕宿根蔗无秸秆覆盖(CT2)4种处理,在甘蔗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采集0~15和15~30 cm土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总有机碳、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及CO2排放通量,并计算蔗田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秸秆覆盖提高了免耕蔗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甘蔗收获后0~15和15~3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SR1处理较SR2处理分别提高33.60%和22.08%,CT1处理较CT2处理分别提高18.13%和42.22%。秸秆覆盖增加了免耕蔗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甘蔗收获后SR1处理0~15和15~30 cm土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较SR2处理分别提高11.86%和37.78%,CT1处理较CT2处理分别提高54.84%和31.03%。秸秆覆盖提高了粉垄免耕蔗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甘蔗收获后SR1处理0~15和15~3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较SR2处理分别提高83.21%和126.43%。秸秆覆盖改变了免耕蔗田CO2排放通量,SR1处理CO2排放峰值较SR2处理提高26.26%,CT1处理较CT2处理提高79.18%。粉垄免耕提高了蔗田CO2排放通量,粉垄免耕CO2排放峰值是常规免耕的1.66~2.35倍。秸秆覆盖提高了蔗田土壤碳库管理指数,0~15和15~30 cm土层碳库管理指数SR1处理较SR2处理分别提高16.99%和55.90%,CT1处理较CT2处理分别提高29.50%和28.53%;秸秆覆盖下,粉垄免耕0~15和15~30 cm土层碳库管理指数较常规免耕分别提高67.58%和102.54%。【结论】秸秆覆盖提高了粉垄免耕蔗田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及碳库管理指数。该模式可作为旱地蔗田土壤有机碳库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