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8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64篇
  27篇
综合类   311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216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丙氧咪唑驱除猪蛔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蛔虫病是威胁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为了选择防制猪蛔虫感染的理想药物,我们于1990年在大庆市进行以丙氧咪唑、左咪唑和敌百虫驱除猪蛔虫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制定太行鸡饲养标准提供依据。以代谢能(11.0、11.5、12.0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14%、15%、16%)为因子,采用2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选取体重均匀、健康的77日龄太行鸡母鸡36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先增加后降低,料重比先减小后增大。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ADMEI)和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MEI增加。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CPI增加。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MEI和ADCPI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合血清生化指标得出,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即可以满足太行鸡的能量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育成期太行鸡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4%~15%。  相似文献   
13.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进样器(HS-SPME)对卷烟主流烟气剑桥滤片中的游离烟碱进行萃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外标法定量分析,对溶剂、萃取纤维、预平衡时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脱附时间等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建立了滤片不同含水量对游离烟碱测定影响的校正曲线,根据实际样品主流烟气粒相物水分的含量对游离烟碱的测定值进行校正,实现了对游离烟碱存在环境无干扰的条件下简便、快速、准确测定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的游离烟碱.以参比卷烟3R4F为实际样品进行测定时,本方法的RSD为8.3%,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 μg/支和0.5 μg/支.  相似文献   
14.
植物提取物大都是脂溶性成分,因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故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文章综述了有关能增强植物提取物水溶性的超临界流体技术、高压均质技术、液相可控沉淀技术、喷雾干燥技术、乳化溶剂扩散技术、机械研磨技术等超微粉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开展费控业务,赤峰供电公司开发建设了费控短信预警系统平台。介绍费控短信预警系统的功能优势,阐述系统的技术原理及开发建设程序,并展望系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电力公司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制定太行鸡饲养标准提供依据。以代谢能(11.0、11.5、12.0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14%、15%、16%)为因子,采用2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选取体重均匀、健康的77日龄太行鸡母鸡36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先增加后降低,料重比先减小后增大。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ADMEI)和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MEI增加。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CPI增加。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MEI和ADCPI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合血清生化指标得出,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即可以满足太行鸡的能量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育成期太行鸡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4%~15%。  相似文献   
17.
针对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匹配度不高、专业特点反映不足、教学手段单一、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以家畜环境卫生学为例,引进CDIO教育理念,面向现代畜牧业生产实际,满足应用型本科动物科学专业要求,充实和改革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学生全程参与实验教学模式,完善基于实验构思、设计、运作及目标实现的全方位、全过程评价体系与考核方法,为培养畜牧生产类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同时也为其他课程建设及同类高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花生是一种喜欢温暖气候的豆科作物,也被称为"落花生"或者是"长生果",由于花生受气候的影响较为明显,稍有疏忽就会使得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在花生的种植过程中,既要给花生提供一个适宜稳定的生长环境,又要结合先进的种植技术保证花生的优质高效高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质调整。文章结合本地区的花生栽培经验就其高效高产技术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极化型静电分级机设计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极化型静电分级机的结构介绍及种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学特性分析,提出了有关种子和静电场的假说,建立了种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方程。通过对种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特性研究,发现种子的极化力质比是影响极化型静电分级机分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设计极化型静电分级机的关键参数;应通过大量的试验来建立种子极化力质比数据库,满足极化型静电分级机设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市农机局是从1992年开始推广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几年来,他们与农业推广部门密切配合,经过不断摸索,形成了一套投资少、见效快的工厂化育秧技术。他们通过将砖混结构的催芽暗室改为用保温黑膜直接覆盖在秧盘托架上构成暗室,把供热方式由电加热式改为燃料蒸汽加温室,采用在绿化秧盘架上加支撑杆等措施,投资成本由1992年1125元/公顷降低到今年600元/公顷,育秧的能源消耗由原来的2.2元/亩降低到现在的0.4元/亩。推广幅射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已从柳江县的成团、福唐、流山等乡镇扩大到柳江的市郊和柳城等县,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