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调查了各龙眼主产区龙眼角颊木虱的发生情况及在广州地区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龙眼角颊木虱在广州1年发生7代;在各龙眼主产区均有发生为害,尤以春梢受害最为严重,为害率可高达100%,已成为龙眼上的主要害虫。本文还描述了龙眼角颊木虱的形态特征,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2.
回缩间伐是荔枝密闭园改造的一个有效措施,但改造后的病害发生情况尚未见有报道。为给荔枝密闭园改造提供病害防控方面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分别于荔枝花穗期、小果期、果实成熟期和冬梢期,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荔枝密闭园改造示范园,对4个荔枝品种于密闭园和间伐园发生的主要病害种类、病害危害程度进行了两年的调查。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间伐园与密闭园所发生的主要病害在种类上无差异,但各物候期间伐园的平均总病叶率、果实成熟期的平均总病果率均低于密闭园,其中3个品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花穗期至果实成熟期,密闭园和间伐园的病害危害程度均逐渐升高,在果实成熟期达到最高峰,进入冬梢期时又有所下降;调查还表明对密闭园进行回缩间伐改造有利于荔枝病害管理,改造后果园的病害防治重点时期为花穗期至果实成熟期。  相似文献   
53.
鹅掌柴真菌病害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鉴定了广州地区鹅掌柴(Schefflera actinophylla (Endl.) Harms.)上12种真菌病害及其病原菌,以叶疫病和炭疽病危害较重。病原菌中有3个新种:鹅掌柴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schefflerae P.G.X i,P.K.Chi et Z.D.Jiang,鹅掌柴生尾孢Cercospora schefflericola P.G.Xi,P.K.Chi et Z.D.Jiang,鹅掌柴拟茎点霉Phomopsis schefflerae P.G.Xi,P.K.Chi et Z.D.Jiang和一个新组合:鹅掌柴茎点霉Phoma scheffleri (Chen) P.G.Xi et P.K.Chi。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描述和绘图,研究的标本保存在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54.
长春花疫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口F1代长春花上疫病 (Phytophthora nicotianae)是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 ,危害较重。经对其发生规律、发病条件、药剂筛选及防治等方面研究 ,结果表明 ,该病的发生与长春花生育期及湿度等密切相关 ,RH>80%时病害迅速发展。现蕾期至初花期为病害易发期 ,克露等3种药剂对其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5.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这一对我国香蕉生产构成了极大威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该生理小种的转化体系,确定了影响转化效率主要因子的最佳条件分别是:共培养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200μmol/L、共培养时间为48 h、培养温度为25℃、诱导培养基pH值为5.5。此条件下,转化效率达到21~24个转化子/104香蕉枯萎病菌孢子。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外源的T-DNA已经成功随机地整合到该病原菌基因组中,且多为单拷贝。应用该转化体系已获得近25 000个转化子,为研究该生理小种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通过液体振荡培养,就不同培养基及初始pH、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对毁灭柱孢(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D-5菌株产生抗生物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蔗糖培养基是D-5菌株产生抗生物质最好的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6、培养温度22℃、摇床转速250 r/min、250 mL三角瓶摇甁装量80 mL为D-5菌株的最适振荡培养条件;抗生物质的产生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 d后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明确引起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其防治药剂。方法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后,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依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病原菌对生产上常用于炭疽病防治的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 分离得到的6株菌中有2株菌可侵染美丽崖豆藤叶片引起褐色病斑;结合形态学鉴定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引起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该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均高,抑制中浓度(EC50)均小于0.1 mg/L,其中,以咪鲜胺的防效最佳,EC50为0.015 mg/L。结论 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暹罗刺盘孢,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可作为防治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58.
狗牙根草坪草真菌病害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 0 1~2 0 0 3年,对广东省境内狗牙根草Cynodondactylon (L .)Pers.的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9种病原真菌,分别是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exFr.、禾生炭疽Colletotrichumgraminicola (Ces.)Wilson、棒弯孢霉CurvulariaclavataJain、新月弯孢霉C .lunataNelson&Haasis、疣弯孢霉C .verruculosus (Tsuda&Ueyama)Sivan .、球黑孢Nigrosporasphaerica (Sacc.)Mason、侧生团黑孢PericonialateralisEllis&Ererh、狗牙根柄锈菌PucciniacynodontisLacroixexDesm .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櫣hn.,生产上以3种弯孢霉引发的病害普遍且较重  相似文献   
59.
广州地区西洋杜鹃根腐与茎基腐病病原种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洋杜鹃是近些年广东新引进的一种重要盆栽花卉,但根腐和茎基腐发生严重,常造成大量死亡。通过病组织分离、接种试验及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是由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 Morgan)、烛台帚梗柱孢霉(C.candelabrum Viegas Bragantia )和柑橘褐腐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 (R. E. Smith) Leonian]引起。当Cylindrocladium spp.与P. citrophthora复合侵染时,其发病程度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60.
香蕉受枯萎病菌侵染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工接种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后香蕉体内总酚及阿魏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的和对照的香蕉体内的总酚和阿魏酸含量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由于香蕉本身就是一类多酚植物,香蕉体内酚类物质含量随植株生长而增加的缘故.然而,接种的香蕉体内的总酚和阿魏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的香蕉体内的总酚和阿魏酸含量,例如,接种WG5菌株28d后粉蕉的总酚和阿魏酸含量分别为546和74.8μg/mL,而对照的相应品种在同一时间的总酚和阿魏酸含量分别为184和68.6μg/mL,表明罹病香蕉体内高水平的酚类物质含量与香蕉枯萎病菌的侵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