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基于2009年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对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及四川6省区主要荔枝产区300多户荔农所进行的实地调查问卷、作者参加荔枝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部热作病虫害疫情检测与防控项目工作所了解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荔枝的植保现状,同时结合荔枝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未来5年我国荔枝植保研究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42.
为建立甘蔗黑穗病抗性鉴定新方法,对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进行单孢分离和交配型鉴定,以相异交配型1∶1的混合菌体注射接种甘蔗小苗生长点或其下嫩梢,并对接种菌体的浓度、接种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注射接种较适合的交配型孢子浓度为5×105个/mL,接种菌液注射量以每株90μL较为适宜;与浸渍接种相比,注射接种发病潜伏期短、发病率高,能较充分地评价寄主的抗性水平及生理小种类型。应用新建立的注射接种和常用浸渍接种对22份甘蔗品种(材料)进行接种,结果表明:注射接种有感病品种1个,高感品种21个;浸渍接种有抗病品种1个,中抗品种2个,感病品种8个,高感品种11个。  相似文献   
43.
拟茎点霉属一新种--花烛拟茎点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了引致花烛叶斑病的拟茎点霉新种--花烛拟茎点霉(Phomopsis anthurii). 新种与同科植物上的蔓绿绒拟茎点霉(Phomopsis philodendri)不同,前者分生孢子梗可双分叉或簇生分枝,分生孢子为长椭圆形或长纺锤形. 新种附有中文及拉丁文描述和显微形态图. 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SCHM).  相似文献   
44.
香蕉受枯萎病菌侵染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人工接种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后香蕉体内总酚及阿魏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的和对照的香蕉体内的总酚和阿魏酸含量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由于香蕉本身就是一类多酚植物,香蕉体内酚类物质含量随植株生长而增加的缘故.然而,接种的香蕉体内的总酚和阿魏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的香蕉体内的总酚和阿魏酸含量,例如,接种WG5菌株28d后粉蕉的总酚和阿魏酸含量分别为546和74.8μg/mL,而对照的相应品种在同一时间的总酚和阿魏酸含量分别为184和68.6μg/mL,表明罹病香蕉体内高水平的酚类物质含量与香蕉枯萎病菌的侵染有关.  相似文献   
45.
广东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5片叶的组培香蕉苗和粉蕉苗为材料,采用伤根浸菌液的接种法对分离自番禺、中山、肇庆、珠海、顺德等地的香蕉枯萎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同时观察了各菌株在Komada改良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广东的确存在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2个小种,认为致病性测定结合Komada改良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是鉴定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简单、快速而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棕榈科观赏植物真菌病害鉴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鉴定了采自广州和顺德棕榈科观赏植物上的9种病原真菌,即银海枣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phoenixP.G.Xi,Y.X.ChenetZ.D.Jiang)、围小丛壳[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Spauld.etSchrenk]、球色单隔孢(BotryodiplodiatheobromaePat.)、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辣椒炭疽[Colletotrichumcapsici(Syd.)Butl.&Bisby]、棒弯孢(CurvulariaclavataJain.)、棕榈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palmarumCooke)、异线拟茎点(PhomopsisheteronemaSacc.)、棕竹拟茎点(PhomopsisrhapidisGonz偄lezFragoso).其中银海枣小球腔菌为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47.
广东咖啡炭疽病病原菌初步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咖啡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防治药剂。【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到的疑似炭疽病咖啡叶片进行分离,单孢纯化后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合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ITS、TUB2、GAPDH、CHS、ACT和GS)的系统发育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分离得到的菌株为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暹罗炭疽菌C. siamense和芭蕉生炭疽菌C. musicola,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其均能侵染叶片。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3种杀菌剂对两株强致病性炭疽病菌(果生炭疽菌C. fructicola CA-13和暹罗炭疽菌C. siamense CA-16)的抑制效果最强,其EC_(50)值均小于0.1 mg/L。【结论】广东咖啡炭疽病的优势病原菌为果生炭疽菌C. fructicola和暹罗炭疽菌C. siamense,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可作为防治咖啡炭疽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48.
以甘蔗黑穗病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交配型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的Mg2+、dNTPs、引物、r 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用量5个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优化的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DNA模板12.50ng、dNTPs 0.17mmol/L、引物0.46μmol/L、Mg2+1.7 mmol/L、r Taq DNA聚合酶0.85U、1×Buffer(Mg2+free),总体积25μL。应用优化体系从30条SCoT引物中筛选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10条引物,并利用这10条引物对10份地理来源和寄主来源不同的甘蔗黑穗病菌交配型菌株基因组DNA进行SCoT标记,结果共扩增出86条带,多态性比率为58.67%,平均每条引物扩增8.60条。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5的水平上,可将10个菌株分为3类,聚类结果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9.
以病原真菌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为材料,建立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的平板检测方法.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最佳产酶和检测条件为:诱导底物为果胶,接种孢子终浓度为1×104mL-1,培养时间为3 d.37℃时检测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最大;纤维素酶的最佳产酶和检测条件为:诱导底物为羧甲基纤维素,接种孢子终浓度为1×105mL-1,培养时间为3 d,37℃时检测的纤维素酶活性最大.在此基础上,筛选已获得的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致病力减弱突变体,获得了2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酶活性显著降低的致病突变体.  相似文献   
50.
本文作者从广东口岸进境的美国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中检出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查氏漆斑菌(Myrothecium lachastrae)、禾谷漆斑菌(Myrothecium gramineum)。在我国,至今尚未有上述4种漆斑菌在苜蓿草的发生危害的记录。本文对上述4种漆斑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进行描述,以期为口岸对进境苜蓿草漆斑菌的检疫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