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3篇
  14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克山农场进行了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对各品种在克山农场的适应性、抗病性和产量做出综合评定,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尤金、荷兰7号、延薯4号、花525、克新1号、大西洋、夏坡帝、克新16号、抗疫白. 试验设在克山农场科技园区,年降雨量475.3mm,年平均气温1.3℃,≥10℃有效活动积温2339.8℃,无霜期134d,有机质含量5.29%,全氮0.35%,全磷0.2%,呈微酸性土壤,土壤肥力中等、肥力均匀、排水良好、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淋溶黑钙土,前茬玉米,秋整地、春起垄夹肥,垄距为80cm,种下施肥3~5cm,公顷施肥纯量300~330kg,施肥比例为N∶P∶K=2∶1.5∶1.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每品种面积为666.6m2,早熟和中熟品种株距21cm;中晚熟和晚熟品种株距为24cm.5月3日播种,播深在8~15cm.其它管理同大田.  相似文献   
42.
杨树品系在五氯酚污染土壤上的生长适宜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用于五氯酚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备选植物材料,采用土培试验,设置5个不同浓度的五氯酚污染处理,通过观测植株地茎、株高和生物量等3个指标对8个不同的供试杨树品系进行了生长适应性评价.结果显示,LA08-N26生物量最大,株高受土壤中五氯酚浓度的影响最小;LA02-N26和2A07N33生物量小于LA08-N26,其株高及地茎受到的影响较小.这3个杨树品系均在五氯酚污染土壤上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作为修复五氯酚污染土壤的备选植物材料.其余供试品系因观测指标易受污染浓度影响,初步判断不适合在五氯酚污染的土壤上生长.  相似文献   
43.
3种DNA提取方法对养殖池塘不同生境菌群PCR-DGGE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3种DNA提取方法(溶菌酶法、CTAB法及珠磨法)对养殖池塘几种生境(底泥、饲料、草鱼肠道内容物及肠道壁)菌群PCR-DGGE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种提取方法获得的DNA为模板均能进行16S rDNA V3区特异性片段扩增;但不同DNA提取方法对池塘不同生境菌群DGGE指纹图谱存在显著影响。DGGE指纹图谱显示草鱼肠道内容物菌群(溶菌酶法)与肠道壁菌群(溶菌酶法)存在较高一致性,底泥菌群(CTAB法)及饲料菌群(溶菌酶法)与鱼体肠道菌群(包括内容物菌群和肠道壁菌群)则存在明显差异,但肠道菌群与底泥菌群的相似度相对更高。研究提示采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工具对养殖池塘不同生境进行菌群结构分析时,需提前优化DNA提取方法;在以投饲为主的养殖鱼塘中,草鱼肠道菌群更多源自于池塘底泥。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已成为湿地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文献的基础上, 简要回顾了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内涵, 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影响因子、研究尺度、评价方法等方面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现状, 其中重点归纳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5.
出于提高车辆悬架性能的目的,国内外对主动、半主动悬架相关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磁流变减振器因为具有能耗低、响应快、可控性好等特点而受到特别关注。对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需要在深入研究其工作模式和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减振器内部磁场和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构参数对阻尼力的影响以及磁路结构的优化设计。对于目前存在的响应滞后、高温衰退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磁流变减振器的开发要和悬架系统参数设计结合起来,与系统实现完好匹配才能开发出能显著提高车辆悬架性能的磁流变减振器。  相似文献   
46.
豆粕中大豆异黄酮主要以无活性的结合型存在。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为主的饲料领域,β-葡萄糖苷酶可以将结合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活性苷元,但转化过程受肠道中较高浓度葡萄糖的抑制。和GH3家族相比,GH1家族β-葡萄糖苷酶不仅具有较高的葡萄糖耐受性,而且一定浓度范围内的葡萄糖对其具有酶活促进效应,因此在饲料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从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sp.A4中克隆表达了一个具有较高葡萄糖耐受性(IC50800 mmol/L)的GH1家族β-葡萄糖苷酶As BG1。为了进一步提高As BG1的葡萄糖耐受性,通过同源建模、序列比对、分子对接技术等生物信息学手段,聚焦于催化通道的非催化葡萄糖结合位点,对As BG1进行了理性设计的分子突变研究。对不同突变体的葡萄糖耐受性测定表明:以5 mmol/L p NPG为底物,100 mmol/L葡萄糖对WT(野生型)、H315R和M325K酶活促进作用分别为125%、163%和162%,其中H315R的IC50提高至1 200 mmol/L;以1 mmol/L大豆苷为底物,10 mmol/L的葡萄糖对WT、H315R和M325K分别具有163%、212%和226%的酶活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突变体具有更好的在动物胃肠道水解大豆异黄酮能力。上述结果丰富了对GH1家族葡萄糖耐受性机制的认识,为日后进行耐受性相关的分子改造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采用野外调查及采样测定的方法,选择 4个物种多样性测度指标,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典型灌木群落多样性和土壤理化特征以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驼绒藜群落、霸王群落、四合木群落、油蒿群落的均匀度指数(E)均大于白刺群落,且均与白刺群落差异显著;四合木群落的丰富度指数R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D)变化规律一致,四合木群落>驼绒藜群落>霸王群落>油蒿群落>白刺群落。限制驼绒藜群落多样性的关键是土壤全钾、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限制霸王群落多样性的关键是土壤有效磷、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而限制四合木群落多样性的是土壤全盐量、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限制油蒿群落多样性的是土壤有效磷、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限制白刺群落多样性的是土壤全盐量、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丰富度指数(R)主要受土壤有效磷、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均匀度指数(E)、多样性指数(H)、多样性指数(D)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引入外源基因的途径对农作物进行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已经在作物的抗虫、抗除草剂、抗病、抗旱等方面显现出了巨大的潜力。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经比1996年首次种植面积增长了100多倍,达到1.75亿hm2,转基因作物及其副产品大部分则用于动物饲料原料,因此,转基因饲料中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在畜禽体内消解和转移规律以及转基因成分对畜禽营养、生长、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提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特别指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与食用安全性评价的特殊性;讨论和分析转基因作物评价所应该遵循的科学原则;概述抗虫作物、抗草甘膦作物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中转基因成分的特性;侧重分析了饲料中转基因成分在畜禽体内的消解、转移,转基因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料养分效价评定,重点剖析转基因饲料对畜禽营养、免疫、繁殖和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从短期、长期和多代效应综合分析转基因饲料的安全性,转基因饲料中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未发现从饲料中转移到畜禽组织、器官和血液中,仅少量残存于消化道前段的食糜中;转基因饲料也没有对畜禽营养、免疫、繁殖、肠道健康产生不利作用。但目前还需深入探讨试验材料的选择和相关信息的准确描述、转基因成分在畜禽体内的消解和转移的方法、转基因饲料对畜禽繁殖、免疫以及长期多代的作用研究,以期为建立和完善转基因饲用安全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对长期施用五氯酚(PCP)作为钉螺杀灭剂的典型血吸虫病流行疫区河滩地的土壤微生物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用PCP对河滩裸地土壤微生物种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降低了微生物的总体活性;而种植杨树有利于恢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修复PCP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Biolog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能力的大小顺序为杨树林地>对照>河滩裸地,表明有机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主成分分析显示对照、杨树林与河滩裸地的碳源利用能力差异显著,表明PCP污染对微生物的碳源利用造成了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种类碳源利用计算结果表明,种植杨树导致林地土壤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0.
植物细胞壁的降解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协作,能够同时具有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或其他辅酶活性的双功能酶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催化效率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完善,很多新的双功能酶得到分离和鉴定。以双功能木聚糖酶为主,综述了近年来在双功能木聚糖酶结构、功能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