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0篇
  23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绵毛优若藜的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培养箱发芽皿、露地大田和温室容器育苗试验,测得绵毛优若藜Ceratoides lanata种子在草原区种源的质量高于沙漠区。其带苞片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0~30℃;大田育苗的覆土厚度应小于5 mm;温室容器育苗的容器为纸杯,基质为沙壤土,覆盖物为风沙土育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2.
干旱区荒漠景观植被自然更新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调查和参阅资料,依山前洪积扇、河流沿岸阶地、沙丘及丘间低地、戈壁、盐沼的景观斑块,探讨干旱区荒漠植被的自然更新机制。干旱区的高温干燥、温差强烈、风蚀沙埋已变为植物繁衍后代的动力;萌孽、劈裂、地下茎萌生等多种繁殖方式,使荒漠植物在严酷的条件下实现自然更新,形成以母株为中心的母系居群。地貌形态和种子传播动力决定了群落外形。在干旱区,繁殖植物的种子成熟期与年内的丰水期相吻合,有利于植被更新:只有在连续2a降水较大时(超过多年平均降水量),沙丘和丘间地、戈壁植被的自然更新才有可能发生。河流沿岸植被的自然更新受地下水影响最明显。湖盆盐碱地植被带有水生植被的痕迹,自然更新相对较难。景观斑块镶嵌分布,形成微环境均一的廊道,有利于植被的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93.
民勤荒漠植被退化演替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民勤县是中国的典型荒漠化地区。为了研究荒漠化过程中植物的退化特征,该文通过样方调查和查阅地方史志、文献资料的方法研究了民勤荒漠植被退化的阶段。研究结果认为,民勤自西汉以来生态环境逐渐退化,植被退化经历了3个阶段:在大面积湖泊、河流背景上是沼泽植被,在干涸湖泊、河床背景上的是盐生草甸植被,在沙质荒漠背景上的是荒漠植被。现阶段存在着荒漠植被退化演替和盐生草甸植被向荒漠植被演替2种退化过程。目前的植被正处在进一步退化过程中,植物种类和面积减少,大面积枯梢、死亡,优势种的优势度增大。现阶段决定荒漠植被生长状况的主要是大气降水,植被盖度和密度随年际降水量变化较大,尤其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影响植被退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是上游来水量减少,地下水严重超采、草场严重超载和造林密度过大等。  相似文献   
94.
基于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产品数据,通过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蒙古国2003-2017年植被覆盖度,进行荒漠化监测。结果表明,蒙古国是一个受荒漠化危害极为严重的国家,极重度、重度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50.70%;2003-2017年,极重度和重度荒漠化所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从前期的55.99%减少到后期的50.70%,而轻度和非荒漠化土地所占面积比例从前期的26.11%增加到28.13%。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显示,2003-2017年研究区极重度荒漠化和重度荒漠化转出面积均>转入的面积,呈减少趋势。而非荒漠化和轻度荒漠化转入面积要>转出面积,呈增加趋势。近15年蒙古国生态环境整体趋于改善,荒漠化的发展态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95.
电导法测定甘肃临泽小泉子地区土壤含盐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不同振荡时间、水土比、离子类型和含盐量4个方面,分析电导法测定小泉子地区硫酸盐渍土壤的全盐量与土壤浸出液电导率的相关性和回归关系。结果表明:水土比5:1,土样振荡时间为3、30、60min,浸出液的电导率之间差异不显著;水土比1:1和5:1时,电导率与全盐量间相关性显著,根据本地区土壤特性,用水土比5:1为宜,当全盐量〈140g/kg时,用电导法测定本地区全盐量,建议一般选方程Y=2.968Z  相似文献   
96.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现状及恢复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民勤绿洲属典型的干旱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地下水位的下降等因素,导致了绿洲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通过客观分析当前民勤绿洲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对民勤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恢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
采用时空互代方法,以祁连山青海云杉人工林(70年代、2002年)、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天然林之间的异同性。结果表明:其群落物种组成、生活型谱、物种多样性及乔木层林木径级分布均存在较大差异。1)70年代人工林出现了35个种(分属于19个科32属),2002年人工林出现27个种(分属于14科24属),天然云杉林样方内出现了40个种植物(分属于19科35属);3种林地面芽植物种数均最多,其百分比值均在50%以上。2)3种林乔木层均为青海云杉;在灌木层中,2002年人工云杉林中尚未出现任何灌木,天然林和70年代人工林中有多种灌木出现,且天然林所有多样性指数值均大于70年代人工林,尤其是物种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Jsw指数分别是70年代人工林的2.17、2.07倍和3.06倍;在草本层中,3种林除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Jsw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指数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3)天然云杉林乔木层林木胸径主要分布在10~20 cm之间,树高主要分布在10~30 m之间,其林木株数在不同径级、不同高度分布均趋向于对称性概率分布;70年代和2002年云杉人工林乔木层林木地径分布在6.0~8.2 cm和2.3~3.2 cm之间,树高分布在3.0~3.7 m和1.0~1.5 m之间。这说明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发育过程中,乔木层植被组成稳定、个体生长缓慢,而灌木层和草本层植被组成随人工林造林时间延长出现阶段性变化。  相似文献   
98.
栅栏式棉秆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孔隙度为40%的栅栏式棉秆沙障内风速和风蚀风积量的观测,发现栅栏式棉秆沙障不仅可以减弱风速,而且还有很好的固沙效果.在格状沙障内,风速的降低率最大可达32%.受主风向的影响,栅栏式棉秆沙障可形成与草方格沙障不同的跨障式凹曲面,沙障内积沙的最高点不在沙障部位,因此降低了沙障被沙埋的程度,延长了沙障的寿命,提高了防风固沙的效益.  相似文献   
99.
选用2年生民勤小枣和临泽小枣幼苗露天盆栽,并对1年生枝进行水培,研究其耐盐性。在氯化物-硫酸盐型混合盐的胁迫下,民勤小枣和临泽小枣的盐害症状为叶失去光泽→出现点状失绿→变成水渍状斑点→萎蔫→干枯或脱落。水培枝在≤9.55dS/m(约3.18%)的盐溶液中盐害较轻。土壤含盐量为(14.55±1.01)dS/m(约4.63%)和(16.33±1.55)dS/m(约5.2%)时,临泽小枣和民勤小枣出现较重的盐害症状。民勤小枣和临泽小枣对离子毒害的表现较渗透胁迫明显  相似文献   
100.
干旱区盐碱地草坪建植的坪床土改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干旱区盐碱地草坪建植中,淡水洗盐可降低土壤含盐量,洗盐灌水量不与盐分的淋溶量成正比。土壤全盐量为2.0%的硫酸盐型土壤,1次洗盐灌水量为0.09~0.18m3/m2,即可将土壤全盐量降至1.3%以下。种植3年紫花苜蓿后,0~30cm土层的Mg2+离子下降55.1%,K++Na+离子减少79.0%,Cl-离子下降95.86%,土壤全盐量下降77.05%,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有机质含量增加。覆沙是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覆沙厚度增至2cm时,土壤盐分明显下降。覆沙厚度增至4cm后,再增加覆沙厚度,土壤盐分下降幅度无明显增加。干旱区草坪建植的覆沙厚度应在2~4cm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