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我省从东起中苏边界的饶河、密山县,西到与内蒙交界的甘南、泰来县,北至嫩江、北安县,南到哈尔滨市、尚志县等30个市县采土,用Golden氏方法鉴定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结果均属3号小种。  相似文献   
12.
13.
雏鸭一般指从孵化出壳到30日龄内的小鸭,这个时期,雏鸭生长迅速,对饲养管理要求高。由于雏鸭身体弱小,消化能力差,体温调节能力低,对周围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稍有不慎,便易引起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因此,做好雏鸭的饲养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抗原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病又称大豆萎黄病,火龙秧子。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已有八十余年历史。根据前人报道,四十年来一直是黑龙江省西部风砂干旱盐碱土地区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目前仍在蔓延,据调查,黑龙江省大豆受害面积已达1,000万亩,严重受害面积(减产30%以上)约有200万亩。病区大豆亩产  相似文献   
15.
枝角类适种探索和休眠卵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汉良  刘汉 《水产科学》1999,18(5):8-11
实验表明多刺裸腹蚤是最易培养的淡水枝角类。适宜条件下接种后6d可达5000个/L的生一,人为改变饵 料及水温条件可获得大量休眠卵。休眠卵无休眠期,适宜条件下可卵化。孵化时数与水温的为H=474.3259-29.4515T+0.4783T^2。干燥低温保存休眠卵效果较好。1年后的孵化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16.
代亮  李晓东  李艺  刘汉堤  曹萌  郑岩  孙娜 《水产科学》2020,39(3):324-331
选同一家系规格相似、健康有活力的中华绒螯蟹新品种“光合1号”1龄雄蟹100只,分为4组,放入直径20 cm、高40 cm PE管(底部均匀钻12个直径为5 mm的孔洞)中,PE管置于120 L水槽中。用2个不透明烧杯将2只中华绒螯蟹分别倒扣于试验容器中,置于PE管两侧1 h。在中华绒螯蟹第三步足的动脉膜中分别注射20μL生理盐水(对照组),10^-8 mol、10-7 mol和10-6 mol的多巴胺液,利用闭路摄像头记录4 h内2只中华绒螯蟹打斗时长、次数、打斗分数及胜负关系等指标。打斗结束后,迅速取出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多巴胺含量。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中华绒鳌蟹打斗时间最长,与各注射组差异显著(P<0.05);注射组中,随注射量的增加,打斗时长下降。对照组中华绒螯蟹打斗强度低于10^-8 mol组,高于其他注射组,与各注射组间差异显著(P<0.05)。注射组中,随注射多巴胺量升高,打斗强度下降,10^-8 mol组打斗强度最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打斗次数与10-7 mol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注射组中,随注射量的增加,打斗次数下降,10^-8 mol组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10-7 mol组与10-6 mol组差异不显著(P>0.05)。打斗结束后,胜利方体内多巴胺含量与正常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失败方(P<0.05)。试验结果表明,注射多巴胺极显著影响中华绒螯蟹打斗行为(P<0.01),随多巴胺注射量的升高,中华绒螯蟹打斗行为整体下降。  相似文献   
17.
刘汉起  娄凤君 《大豆科学》1995,14(4):330-333
本课题组对黑龙江省65个市、县土样中存在的孢囊线虫,利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进行小种鉴定,共鉴定出63个市县的孢囊线虫为3号小种,1个县为6号小种,1个县为7号小种,基本明确了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类型与分布,为我省的抗线虫品种选育与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离散元法的免耕深施肥分段式玉米播种开沟器研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东北垄作深施肥免耕播种机上开沟器播种深度均匀性差、工作阻力大、土壤扰动大的问题,该研究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 2.7)仿真分析不同类型破茬刀-施肥铲装置对土壤的作用机理,设计了一种分段式玉米播种开沟器。首先建立土壤-玉米根系-玉米秸秆离散元仿真模型,然后进行不同类型破茬刀-施肥铲装置离散元仿真试验,以回落土壤最大合外力的位置和方向为依据设计开沟器入土部分曲线,同时结合滑切原理设计开沟器未入土部分斜刃,最后根据土壤回落距离确定施肥铲和开沟器间距为374 mm。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分段式开沟器比尖角式开沟器、滑刀式开沟器、双圆盘式开沟器的播深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14.24%、27.31%、33.63%;工作阻力分别降低了27.56%、16.93%、1.23%;土壤扰动面积分别降低了11.67%、28.34%、49.34%。分段式开沟器播种深度均匀性高、工作阻力小、土壤扰动小,具有较优的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美国目前应用的一套鉴别品种为基础,对采自我国5省9个地点的大豆孢囊线虫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鉴定出三个小种,其中4号小种采自安徽省砀山县、山西省太谷县和山东省肯利县;1号小种采自辽宁省昌图县;3号小种采自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肇东县和铁力县。上述小种均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等已鉴定发现的同号小种。 试验认为,今后我们对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定,可用黑农26号作为感病对照品种以代替Lee或Essex;并增设龙抗SCN 792作为新的鉴别品种。  相似文献   
20.
大豆接种不同数量的大豆孢囊线虫,其根瘤、株高、茎粗、鲜重、复叶数、单株体积、分枝、荚数及产量均随接种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