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鉴定牛叉头框转录因子1(Forkhead box,FoxO1)的核心启动子区及其关键转录因子,利用PCR扩增牛FoxO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同时设计7个逐段缺失片段引物扩增其启动子逐段缺失片段,进一步将其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分别转染小鼠C2C12和3T3-L1细胞系,通过检测不同缺失片段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活性,以确定牛FoxO1启动子的核心区域;使用Genomatix和JASPAR在线软件预测牛FoxO1基因启动子核心区域的关键转录因子,采用定点突变试验在小鼠C2C12细胞系中初步鉴定预测的关键转录因子对FoxO1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成功扩增了牛FoxO1的启动子区1 920 bp序列,获得了FoxO1基因启动子序列的7个逐段缺失片段序列;2)经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进一步证实,牛FoxO1基因核心启动子位于-285/-27区域;3)预测并通过定点突变试验鉴定出MEF2A、KLF4、HOXA5和KLF5转录因子对FoxO1基因的转录活性具有关键调控作用。综上,本研究初步鉴定出牛FoxO1基因启动子核心区(-285/-27)内转录因子MEF2A、KLF4、HOXA5和KLF5对FoxO1基因有重要的转录调控作用,为FoxO1基因对牛肌肉脂肪发育过程中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
选择36头皮特兰×(长白×大白)阉公猪,按照因子试验设计合成2个温度(23℃为适中温度和30℃高温)和4个饲养水平,研究高温对蛋白质(PD)、脂类沉积(LD)和能量利用的影响。每个温度下饲养水平与自由采食量(VFI)相对应。饲养水平用23℃的VFI的比例表示,实际饲养水平在23℃分别为1.00、0.90、0.80、0.70,在30℃时分别为0.80、0.73、0.68和0.62,基础日粮为小麦、玉米和豆粕型日粮,每kg日粮含187g粗蛋白,每MJ净能含0.95g标准的可消化赖氨酸。猪单圈饲喂,自由饮水。试验开始时猪活重24kg,屠宰时65kg并测定体躯成分。试验开始时屠宰9头对照猪,以便根据相应的屠宰技术计算增重的组成(营养素质和能量)。在每个温度下,代谢能(ME)进食量减少都能引起增重减少:23℃时自由采食最大增重为1052g/d,30℃时的最低增重为760g/d。30℃时的内脏重量比23℃时轻但它并不受高温下饲养水平的影响。生长性能与ME摄入量呈多项式或断线函数关系(PD的线性高原型)。30℃时温度对斜率和最大值有影响,ME摄入量为22.8MJ/d时PD最大,为143g/d,而在23℃时,ME摄入量为28.4MJ/d时PD最大,为165g/d。在这两个温度里,摄入量为VFI的0.88时,PD最大。温度影响达到拐点之前的PD对ME摄入量的边缘反应(30℃和23℃时每MJ代谢能的PD分别为4.5g和5.9g)。ME摄入量达到相同高度时(如相当于23℃时VFI的0.80),23℃时PD比30℃的高。相反,严格限制采食的PD下降值在适中温度比同等条件下在高温区下降得更多。结果表明:热应激对PD有直接的负面效应,而且影响PD和LD的能量分配。  相似文献   
43.
均匀设计法优化益生素菌种比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试验应用均匀设计法安排动物试验,以仔猪日增重、饲料采食量和腹泻指数作为指标优化4株乳酸杆菌在饲料添加剂中的比例。乳酸杆菌在日粮中的6个水平分别为: 2. 0×104、4. 0×104、6. 0×104、8. 0×104、1. 0×105、1. 2×105,按六水平四因素均匀设计表安排动物试验,每个处理仔猪饲喂基础日粮加不同组合的乳酸杆菌制剂。复合乳酸杆菌制剂以0. 1%的比例添加到日粮中,测定仔猪日增重、饲料采食量、饲料转化率、腹泻得分和腹泻次数。结果表明,四株乳酸杆菌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腹泻有明显的互作效应。格氏乳酸杆菌在8. 3×104 CFU/g对防治腹泻的效果最好,嗜酸乳酸杆菌预防腹泻的效果随着浓度增高而逐渐增强。综合考虑不同菌种的作用以及仔猪断奶后不同阶段生长性能和断奶后腹泻的情况, 4株乳酸杆菌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合理比例为每克:格氏乳酸杆菌4. 0×104CFU;罗伊氏乳酸杆菌6. 0×104 CFU;嗜酸乳酸杆菌1. 0×105CFU;发酵乳酸杆菌4. 0×104 CFU。  相似文献   
44.
为了寻找TOLLIP基因的突变位点,揭示中国荷斯坦牛的群体遗传特征。以中国荷斯坦牛群体66头个体为研究对象,用PCR方法扩增了牛TOLLIP基因3′侧翼区的部分片段,通过直接电泳与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检测该片段的多态性,计算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多态信息含量,分析该多态位点在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中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该扩增片段的第43 bp处存在5个碱基(TCGGG)的缺失,致使多态性产生。其AA,AB和BB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485,0.5152和0.1364;A等位基因(243 bp)和B等位基因(238 bp)的频率分别为0.6061和0.3939;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分别为0.3635和0.4775,表明该缺失突变在中国荷斯坦奶牛群体中处于中度多态;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群体在该位点的缺失突变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45.
为了寻找TOLLIP基因的突变位点,揭示中国荷斯坦牛的群体遗传特征.以中国荷斯坦牛群体66头个体为研究对象,用PCR方法扩增了牛TOLLIP基因3'侧翼区的部分片段,通过直接电泳与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检测该片段的多态性,计算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多态信息含量,分析该多态位点在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中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该扩增片段的第43 bp处存在5个碱基(TCGGG)的缺失,致使多态性产生.其从,AB和BB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48 5,0.515 2和0.136 4;A等位基因(243 bp)和B等位基因(238 bp)的频率分别为0.6061和0.3939: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分别为0.363 5和0.477 5,表明该缺失突变在中国荷斯坦奶牛群体中处于中度多态;X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群体在该位点的缺失突变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46.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在地方本科高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定位,并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7.
本文通过对雷波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等进行分析,结合雷波县实际,提出了加快生猪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强化技术指导和加大投入力度等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8.
旨在探讨蛋白酶体激活亚基3(proteasome activator subunit 3,PSME3)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其在奶牛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和功能。采用qPCR法检测PSME3基因在健康奶牛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诱导的乳腺炎奶牛的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量;通过基因克隆与测序方法获得奶牛PSME3基因的编码区(CDS)全长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SME3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结果表明,与健康奶牛相比,PSME3基因在E.coli诱导的乳腺炎奶牛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SME3基因的CDS区全长为765 bp,编码1条由254个氨基酸组成的较稳定且无跨膜结构域的非分泌型蛋白质,含有PA28α和PA28β结构域,主要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PSME3可通过核转位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参与调节乳腺细胞的质膜合成、细胞周期、增殖凋亡以及奶牛乳腺组织的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对高湿含量有机废渣的特性作了测试,对废渣的干燥进行了小试及工业化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挤压脱水──内热式沸腾床干燥”的流程及以净化烟道气为干燥介质处理高湿含量糟渣制取干饲料的方法。该法简单易行,投资少,能耗低,适宜在小型厂家及农村推广,在环保方面具有明显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0.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笔者自2008-2009年在玛沁县拉加镇黄河谷地农户中先后接诊该犬病24例,均采用“犬毒必治”注射液治疗,收到比较理想效果。现将本病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