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195篇
农学   394篇
基础科学   124篇
  129篇
综合类   991篇
农作物   165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718篇
园艺   205篇
植物保护   1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七播种要求一穴一粒且行株距小,现有的漏播检测装置由于红外传感器的指向特性,存在一定盲区,影响漏播检测的准确性。为此,设计了一种具有加法功能的圆形传感器电路,其信号采集电路有3个红外发射二极管、9个红外接收二极管沿圆周依次排开,6个红外接收二极管在半强度角之外,负责检测落入盲区的种子,通过加法电路对每组红外接收管端电压进行求和并送比较器,比较电路将该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经与非逻辑电路转换送单片机进行处理,实现漏播检测。试验表明:每穴1粒,单粒监测精度达97.2%,在不同转速下,监测系统播种量监测精度最小值为93.8%,漏播率误差小于3%,连续3穴漏播检出率达到98%以上,且系统运行稳定、检测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是小麦生产大省,也是优质小麦生产大省,但并非小麦强省。节水、优质、绿色、高效已经成为河北小麦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针对农产品安全、地下水超采、一控两减等瓶颈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开展多项科技攻关,取得多项科技成果,促进了河北省优质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零转弯半径(ZTR)割草机割幅宽度固定、无法适应复杂的作业环境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可以自动变割幅的割草器,在1.2m割幅的WBZ12219K-S ZTR割草机的基础上,在主刀盘两侧分别增加一个副刀盘。副刀盘主要由割刀、连接板、伺服电动推杆及曲线槽等组成,通过伺服电动推杆的伸缩,控制副刀盘的旋转,以达到变割幅的目的。工作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出前方障碍物信息,判断出障碍物间距,将该间距进行区分做出相应的对策,并经由串口通信协议传递给PLC,然后控制割幅的变化,可以实现1.2~1.8m无极自动变割幅。  相似文献   
4.
睡莲叶片胎生现象是繁育途径的重要补充,对种群的传播、扩散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有重要作用。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和分析睡莲叶片胎生现象相关的代谢路径和调控基因,为深入认识睡莲叶片胎生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以叶片具有胎生现象的‘小花睡莲’(X)和叶片无胎生现象的‘蓝星睡莲’(L)为材料,利用RNA-Seq技术对叶片4个发育阶段的叶脐部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对照(L)和样品(X)叶片不同发育阶段测序结果: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中,34 909个基因(48.65%)表达上调,36 850个基因(51.35%)表达下调。DEGs分析显示,随着叶片的发育,X和L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数均呈增加趋势。对L1-vs-X1、L4-vs-X4阶段的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在质膜和膜相关成分、胞外区域、细胞壁等相关的细胞组分中,涉及到代谢过程、生物合成和应急响应等;Pathway代谢通路表明,DEGs主要参与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氨基酸类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甘油磷脂类代谢以及细胞周期相关等过程。对DEGs进一步分析,克隆出了4个可能参与睡莲叶片胎生发育的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5.
高温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纤维素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筛选能在高温(55~75℃)好氧堆肥中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评估其降解秸秆的能力与产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从高温期堆肥中采样,以水稻秸秆粉为唯一碳源,通过55、65℃和75℃连续高温传代驯化并分离筛选耐高温菌,结合水解圈和水稻秸秆崩解试验筛选不同高温下高效降解秸秆的目标菌株,采用16S rR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目标菌株分类地位,通过分析目标菌株纤维素降解相关酶在50~90℃之间的热稳定性,解析其高温适应性机制,评价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潜力。高温驯化分离得到13株耐高温降解菌,其中B-5、B-6、B-7和B-11的纤维素和秸秆降解能力较强,而只有B-7和B-11在55~65℃和75℃具有高效降解水稻秸秆的能力,将其认定为目标菌株。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7和B-11菌株与芽孢杆菌科高度相似,分别命名为短小芽孢杆菌B-7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11。酶活热稳定性分析发现B-7和B-11各纤维素酶活性在50~90℃之间先升高后降低,其最适温度范围不同,分别为55~65℃和70~80℃,其中B-11在85℃时的相对酶活仍高于60%。研究表明,菌株B-7和B-11是耐高温高效秸秆降解菌,其具有不同高温偏好性,纤维素酶热稳定性强,在秸秆高温好氧堆肥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武胜县位于四川省广安市西南部,地处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966km^2,是典型的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上世纪90年代,武胜县是四川省蚕茧主产县之一,年产干茧2000t,后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武胜县蚕桑产业逐渐萎缩。近年来,武胜县抓住四川省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园区的机遇,通过龙头企业流转土地自建桑园、返租倒包,带动基地建设,实现了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和蚕桑产业恢复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固态发酵醋糟饲料(SFVD)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及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59.04±0.33)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6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土霉素钙,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的SFVD。预试期6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SFVD对育肥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具有一定的促进趋势(P=0.056);显著降低了育肥猪饲粮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P<0.05),对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有一定的促进趋势(P=0.052);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P=0.055和P=0.077);显著提高了育肥猪粪便中丙酸含量(P<0.05),粪便中甲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P=0.071和P=0.054)。由此可见,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SFVD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及免疫性能的提高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2019年5月23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维摩乡散养户饲养的猪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文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运用PCR核酸检测技术结合临床剖检,对该起疫情进行了初步诊断,并经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复核,确诊为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此次非洲猪瘟的临床诊断与PCR检测,为基层实验室非洲猪瘟诊断积累了经验,对非洲猪瘟的早发现、早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南充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从发展现状、绩效评估、机制创新、机遇挑战和后续思考五大板块入手,概述了南充农业发展的地理特点和自然条件、示范区建设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提出了示范区的发展成效和不足,总结了示范区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效应和辐射效应方面的基本经验,并以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出了南充现代农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任务和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