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46篇
  免费   3621篇
  国内免费   5334篇
林业   3565篇
农学   3068篇
基础科学   2896篇
  5808篇
综合类   27071篇
农作物   3835篇
水产渔业   1837篇
畜牧兽医   9835篇
园艺   4176篇
植物保护   2810篇
  2024年   332篇
  2023年   1294篇
  2022年   2936篇
  2021年   2739篇
  2020年   2543篇
  2019年   2379篇
  2018年   1864篇
  2017年   2842篇
  2016年   1884篇
  2015年   2925篇
  2014年   3041篇
  2013年   3482篇
  2012年   4894篇
  2011年   4859篇
  2010年   4711篇
  2009年   4101篇
  2008年   4194篇
  2007年   3607篇
  2006年   2836篇
  2005年   2182篇
  2004年   1452篇
  2003年   829篇
  2002年   892篇
  2001年   835篇
  2000年   770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1年   7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0篇
  1956年   29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对引种的泡泡树4个品种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及生长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单株结果量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当前单株结果量和果实性状表现,筛选出Mary Foos Johnson和Overleese两个早期丰产的优良品种;同时发现各品种之间果实横径和纵径大小存在差异。4个泡泡树品种的纵横径变化在泡泡果实成熟前期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2.
待供试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野罂粟植株长至5~7片叶时,用微型喷雾器将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溶液均匀喷施于叶片上,结果显示浓度为6.5g/L的处理表现效果最好。对于大田筛选转基因野罂粟,在苗期对叶片喷施6.5g/L卡那霉素溶液喷雾,并对产生黄斑的野罂粟植株进行剔除后,拔节期用7.5g/L卡那霉素溶液连续5d涂抹后,对产生黄斑的植株进行再次剔除,最终得到30株未见黄斑的野罂粟植株,经PCR进行检测后,最终得到8株野罂粟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993.
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研究陆地棉矮化材料植株高度与纤维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利用陆地棉矮化材料杂交后代(F2),进行植株高度与纤维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矮化植株高度在一定范围内,株高与纤维长度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随着植株高度的升高,纤维品质逐渐提高,当植株高度达到75 cm以上时,纤维品质可达到优质水平。矮化植株的正常高度应该在75 cm以上,才能确保纤维品质不受植株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两种中药方剂对奶牛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两种中药方剂对奶牛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选择河北省保定市某奶牛场人工感染轮状病毒(RV)和牛病毒性腹病毒(BVDV)的成年牛和犊牛为治疗对象。试验犊牛和成年牛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治疗组分别用两种中药方剂进行治疗,采用煎汤灌服,犊牛100g/次~150g/次,成年牛300g/次~500g/次,每天1次,连用3d~5d。对照组按牛场常规使用病毒唑及庆大霉素进行治疗。结果两种中药方剂对犊牛腹泻治愈率为70%~76%,有效率为90%~94%;成年病例治愈率为74%~80%,有效率为92%~96%。两种中药方剂对犊牛及成年牛感染性腹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化药或抗生素(P<0.05)。  相似文献   
995.
光照和温度对红果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红果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红果小檗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恒温条件下,红果小檗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20~25℃,低于或高于此温度,种子萌发率降低或萌发期延长;变温条件下,10℃/20℃、10 ℃/25℃和15 ℃/25℃为种子萌发适宜温度,萌发率均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究Fe3O4纳米颗粒在突变细胞系的中的毒性问题,采用不同浓度Fe3O4纳米颗粒处理含有核苷酸剪切修复基因XPF突变的原代XPF细胞与HeLa细胞.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证实了Fe3O4纳米颗粒对XPF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了一定的细胞毒性,说明Fe3O4纳米颗粒不适合应用于有核苷酸剪切修复基因突变的人群.RT-PCR的结果发现CHEK1,RPA1,RPA2和RPA3的转录在XPF细胞内较明显地增加,说明了Fe3O4纳米颗粒通过改变XPF细胞内这些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其分裂和生长.  相似文献   
997.
采用CaO、NaOH复合催化剂或单一NaOH催化剂制备U/P质量比60%和U/P质量比150%两组四种PUF树脂,进行压板检测.用13C-NMR、DSC 、TG等仪器分析手段对两组四种PUF树脂的配方、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PUF树脂压制的杨木胶合板强度与配方中苯酚含量和树脂的-CH2OH含量有关.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与PUF树脂的游离甲醛和-CH2OCH2-含量有关.用CaO、NaOH复合催化剂的PUF树脂比用单一NaOH催化剂的PUF树脂固化温度高、分解温度低、碳化残余率低.  相似文献   
998.
马肠道微生物群对其营养消化及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具有不同功能,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马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结构遭到破坏,可导致肠道微生物失衡和机体功能紊乱,进而引起多种疾病。介绍了马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群结构组成特征,阐述了影响马肠道微生物群变化的各类因素,以期为改善马肠道营养健康、开发马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工具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马肠道微生物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9.
浚原单一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浚原单一号的特性特性,从精细选种、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浚源单一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衣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金毛鳞伞(Pholiota aurivella)粗多糖,用滤纸片法来测定其抑菌效果。金毛鳞伞粗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抑菌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最明显,枯草芽孢杆菌次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弱;金毛鳞伞粗多糖对青霉(Penicilli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等霉菌几乎没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