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8篇
  免费   828篇
  国内免费   1368篇
林业   1216篇
农学   1488篇
基础科学   969篇
  1823篇
综合类   5585篇
农作物   916篇
水产渔业   662篇
畜牧兽医   1943篇
园艺   814篇
植物保护   738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565篇
  2021年   645篇
  2020年   622篇
  2019年   566篇
  2018年   400篇
  2017年   657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762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818篇
  2012年   1040篇
  2011年   1086篇
  2010年   967篇
  2009年   868篇
  2008年   839篇
  2007年   738篇
  2006年   748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420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通过对重庆市不同规模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对出现的中型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大于小型灌区的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并为重庆市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进一步提高,提出相关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综合考虑重庆的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根据选定灌区的实测数据,采用首尾测算法计算2017年重庆市不同规模灌溉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采用单因素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灌溉系数的主要因素. 1)通过测算, 2017年重庆市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99,小型灌区为0.487,推算全市为0.495; 2)在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主要因素中,当地的节水工程和管理状况所占的比例大于自然因素; 3)中型灌区在节水工程的投资、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均优于小型灌区; 4)自然因素中,降水量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2.
水分条件对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CO_2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天山中部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以苔草(Carex tristachya)为主要建群种的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英国PP-systems公司生产的便携式土壤呼吸测定系统(CIRAS-2-SRC)研究了不同地表水分条件对天鹅湖高寒湿地夏季土壤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湿润区的生物量大于干燥区;干燥区土壤CO2排放高于湿润区,干燥区土壤CO2排放日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CO2排放最高点出现在当地14:00-16:00,最高值为1.185 0g CO2·m-2·h-1;湿润区土壤CO2排放日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6:00,最高值为1.024 0g CO2·m-2·h-1。2)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量中凋落物含量影响土壤CO2排放。土壤温度是CO2排放的主要限制因子,且地表干燥区CO2排放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更显著(P0.01)。土壤湿度与CO2排放相关性不显著(P湿润区=0.997,P干燥区=0.409)。  相似文献   
93.
屋顶绿化5种常绿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更多耐粗放管理且抗旱性强的屋顶绿化常绿植物,选取在西安露地广泛应用且须根发达无主根的5种常绿灌木:金叶女贞、金边黄杨、南天竹、海桐、红叶石楠进行干旱胁迫,通过观察植株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并对其叶片的生理指标:相对含水量、细胞质膜透性、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利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常绿灌木的抗旱性排序依次为金边黄杨>海桐>红叶石楠>金叶女贞>南天竹,应用于屋顶绿化时,金叶女贞、南天竹应加强灌溉措施。总体而言说明5种常绿灌木基本能适应西安市的气候条件和屋顶环境。  相似文献   
94.
为揭示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k)对不同钙磷环境的适应机制,设置3个不同钙磷比(1∶1、2∶1、5∶1),每个钙磷比下设置两种钙磷浓度,以不添加钙和磷的营养液处理为对照,探讨不同钙磷水平下多花黑麦草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来筛选适宜多花黑麦草生长的钙磷配比及浓度。结果表明:①Ca/P比为1∶1时,随Ca2+、P浓度的增加,株高、叶宽、光合色素和脯氨酸(proline, Pro)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呈升高趋势;②Ca/P比为2∶1时,随Ca2+、P的增加,株高、叶宽存在一定的下降,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差异不显著,类胡萝卜素和Pro含量升高;③Ca/P比为5∶1时,随Ca2+、P浓度的增加,株高、叶宽、光合色素含量升高,MDA含量下降,Pro含量和SOD活性变化不明显;④P浓度相同时,随着Ca2+浓度的增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SOD活性呈降低趋势;⑤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多花黑麦草适宜生长的Ca、P浓度分别为50和10 mg·kg-1。以上结果为多花黑麦草的栽培种植和钙磷响应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2020年4月14日,在贵州省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保育区内(106°39′0.13″E,26°30′28.46″N,1107 m)开展鸟类监测,于浅水沼泽区拍摄到2只雁鸭类,经鉴定为栗树鸭(Dendrocygna javanica)。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该种在贵州省的分布尚未记录过,属贵州省鸟类新纪录。本文对发现地概况、形态特征、生境特征和分布现状以及对该物种的保护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96.
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的影响,以国家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选取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施氮磷肥(NP)、单施有机肥(M)、氮肥配施有机肥(NM)、磷肥配施有机肥(PM)、氮磷肥配施有机肥(NPM)8个处理,应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和生态化学计量比,研究了30 a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变化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施肥较CK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磷含量;与CK相比,施用化肥处理的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微生物量氮、磷含量显著提高;除NM处理外,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较CK处理均显著提高。长期单施化肥、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的微生物量C∶N显著低于CK处理,等量施磷处理(P、NP、PM、NPM)的微生物量C∶P、N∶P均低于CK和其余施肥处理,而NM处理的微生物量C∶P、N∶P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冗余分析显示,土壤全氮(F=13.9,P=0.002)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影响最大,解释了微生物量变化的5.3%,各理化性质的影响顺序为全氮全磷pH有机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磷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氮与有机质、全氮呈显著正相关。长期单施化肥使土壤酸碱度发生改变,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抑制作用。而长期化肥配施有机肥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进而增强微生物对碳、氮、磷等元素的吸收利用,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苏毅  刘薇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1):148-158
笔者回顾了陕西百年来不同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分析了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因与本质、范围与对象、社会需求等内在属性特征;总结了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成效,即构建了农业科研技术服务体系、培育推广了技术良种方法、发展了农业产业、形成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人才环境、改变了农业传统观念与生产方式;归纳凝练出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经验启示,即农业科技发展是解决农业诸多矛盾的必然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构建农业安全的重要举措,同时农业科技发展必须以国家需要、人民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指出陕西农业科技发展中成果转化率不高、体制机制僵化、省级支持不够、基层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通过“科研面向需求”、设立省级基金、开展农技有偿服务、扩大农技部门人事权限、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来解决问题,推动全省农业科技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8.
湖南芷江是我国传统的虫白蜡产区,素有"白蜡之乡"的美誉,但因受病虫害及气候条件等影响,芷江虫白蜡生产上一直未能实现种虫自给自足。本文研究了芷江白蜡虫生产过程中寄生蜂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结果表明:芷江白蜡虫种虫生产上受寄生蜂危害严重,寄生率最高达91.3%,平均为56.1%,大量引发白蜡虫种虫绝收,寄生蜂危害是导致芷江长期不能规模化培育白蜡虫种虫的最直接原因。跳小蜂科的白蜡虫阔柄跳小蜂、白蜡虫花翅跳小蜂、中华花翅跳小蜂是白蜡虫优势寄生蜂,种群数量占寄生蜂混合种群数量的90%以上。7月至10月是寄生蜂危害高峰期。寄生蜂的优势种类结构及发生规律与云南昆明等白蜡虫种虫传统产区相比有明显差异,建议抓住优势种群危害高峰期,开展白蜡虫寄生蜂的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99.
7个红掌品种产生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MS大量元素、6-BA、2,4-D、NAA对7个红掌品种愈伤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散射光照对红掌愈伤诱导有促进作用;时红掌愈伤诱导影响排序为:Ms大量元素>NAA>6-BA>2,4-D,大量元素的影响效果最明显,6-BA和2,4-D的影响效果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0.
指出了恒源煤矿侏罗系煤系地层基本无水,主要充水水源为新近系独山子组的孔隙-裂隙含水层,但是主井筒开拓时,开始涌水量很小,继续向下开拓时,井筒涌水量超过1000m3/h。计算了煤层"两带"高度和新近系含水层与下覆煤系地层间距,研究表明:煤系地层与新近系水体间并无直接的水力联系,具体的涌水来源尚无定论,估算矿井的最大涌水量为160.74m3/h,正常涌水量为53.58m3/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