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9篇
  免费   798篇
  国内免费   1278篇
林业   859篇
农学   725篇
基础科学   643篇
  1283篇
综合类   6279篇
农作物   899篇
水产渔业   425篇
畜牧兽医   2228篇
园艺   942篇
植物保护   642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612篇
  2021年   588篇
  2020年   547篇
  2019年   516篇
  2018年   425篇
  2017年   637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622篇
  2013年   793篇
  2012年   1137篇
  2011年   1118篇
  2010年   1062篇
  2009年   906篇
  2008年   982篇
  2007年   929篇
  2006年   733篇
  2005年   616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谷子新品种陇谷1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谷子新品种陇谷14号是用9512-4-2-1-1作母本,陇谷10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13—2014年甘肃省谷子品种多点试验中,2 a平均产量4 317.3 kg/hm~2,较对照增产10.8%。陇谷14号含粗蛋白142.9 g/kg、粗脂肪55.7 g/kg、粗淀粉696.2 g/kg、赖氨酸2.9 g/kg。人工接种黑穗病发病株率27.29%,中抗谷子黑穗病。适宜甘肃省海拔1 900 m以下谷子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检验中文版沟通技能态度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Attitude Scale,Ch-CSA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委员会法,经前译、回译与跨文化调整形成Ch-CSAS,预试验后用于267名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中,以检验其信度和效度.结果 Ch-CSAS为双因子结构,分别称为正向态度和负向态度.各因子及总表的克朗巴赫系数(α)分别为0.799、0.723、0.841,重测信度系数为0.894.结论 Ch-CSAS具有较好的测评属性,可用于对护理专业学生或护士的沟通技能态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噻苯隆(TDZ)在红掌外植体诱导及增殖继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外植体诱导阶段,添加0.1mg·L-1的TDZ,可以缩短诱导时间,提高诱导率。TDZ浓度大于0.1mg·L-1会导致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的畸形发展,而且会影响红掌组培苗移栽之后的长势。在愈伤增殖阶段,TDZ的使用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旨在探讨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情况,及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部位皮肤上的定位及相对表达量,探究牦牛皮肤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采用HE、Masson’s三色和Verhoeff VG染色法,对成年牦牛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对HIF-1α的mRNA和蛋白在成年牦牛皮肤组织中表达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颈部血管与神经密度最高,前臂部和小腿部次之,跖部最低,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HIF-1α主要表达在表皮层、毛囊的上皮根鞘、皮脂腺、汗腺、血管、神经;颈部、前臂部和小腿部强阳性表达,跖部阳性表达。HIF-1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跖部明显低于其他部位(P<0.05),其他三个部位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颈部最高,跖部最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成年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不同血管和神经形态结构相似,密度从颈部到前肢再到后肢差异显著。HIF-1α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说明皮肤在牦牛适应低氧环境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5.
旨在提出一种新型基因组关系矩阵并验证其在多品种联合群体中的模拟应用效果。本研究利用QMsim软件模拟牛的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利用Gmatrix软件构建常规G阵;利用R语言构建新型G阵,新型G阵在常规G阵的基础上,将多品种联合群体的非哈代-温伯格平衡位点考虑在内;利用DMU软件使用“一步”法模型计算基因组估计育种值(estimated genomic breeding value,GEBV);比较不同情况下使用两种G阵的GEBV预测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不同遗传力及QTL数下,不对新型G阵使用A22阵加权就能达到常规G阵使用A22阵加权时的GEBV预测准确性。在系谱部分缺失时,新型G阵不加权较常规G阵加权时GEBV预测准确性高。证明,在系谱有部分缺失时,新型G阵对多品种GEBV的预测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6.
构树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有抗氧化、抗菌消炎的功能。构树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我国的"人畜争粮"问题,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蛋白质饲料。文章综述构树的营养成分、生物发酵技术以及在猪、家禽、反刍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小肠组织形态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42头体重相近(11.40±1.36) kg、体况良好的40日龄保育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由80%基础饲粮和20%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组成的试验饲粮。试验共30 d,其中预试期8 d,正试期2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保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了16.50%和18.68%(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了74.35%(P<0.05)。2)试验组保育猪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结肠和直肠食糜pH值分别显著降低了19.16%、11.59%、14.09%、15.95%和11.23%(P<0.05)。3)试验组血清尿素氮、白蛋白、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显著升高了69.84%、5.22%、100%(P<0.05),血清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9.43%、60.51%(P<0.05)。4)试验组保育猪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回肠绒毛高度分别显著升高了13.64%和11.49%(P<0.05),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了9.56%(P<0.05)。5)试验组每头猪的增重收益、毛利润分别显著提高了30.84%和44.48%(P<0.05),饲料成本显著降低了21.58%(P<0.05)。综上所述,饲喂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能够降低保育猪的腹泻率,提高保育猪的生长性能,增强其免疫性能,促进肠道发育,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8.
任军  石遥  刘方  田蓉  刘兴 《草业学报》2021,30(8):86-97
为明确锰矿废渣堆场重金属污染及优势草本植物重金属吸收特征,对贵州省典型锰矿废渣堆场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价,并调查研究了锰矿废渣堆场草本植物的类群及重金属吸收特征。共采集优势草本植物18种,隶属11科18属,菊科和禾本科为优势科。对18种草本植物体地上部、地下部及其生长基质中Cr、Ni、Cu、Zn、Cd、Pb和Mn 7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锰矿废渣堆场重金属污染空间变异较大,Mn污染最严重,其次是Cd,属于Mn、Cd复合型污染。计算了草本植物对7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并对18种草本植物进行了聚类分析,综合分析了草本植物重金属吸收特征,结果显示,看麦娘对Cd富集系数达22.49,对Cd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五节芒、商陆对Cr、Ni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和转运能力;风毛菊和夏枯草对锰矿废渣区多种重金属均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和转运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锰矿废渣堆场主要为Mn和Cd污染,矿区本土自然生长的优势草本植物可作为生态修复的首选植物。  相似文献   
9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乳酸锌对断奶肉兔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8日龄同期断奶新西兰兔42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饲粮中添加硫酸锌形式的锌0 mg/kg)、硫酸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硫酸锌形式的锌80 mg/kg)以及3个乳酸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乳酸锌形式的锌20、40、80 mg/kg),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公母各占1/2)。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和80 mg/kg乳酸锌可以显著提高断奶肉兔的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腹泻率和死亡率(P<0.05),但对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40 mg/kg乳酸锌组肉兔的试验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与硫酸锌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腹泻率和死亡率较低。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和80 mg/kg乳酸锌可以显著提高断奶肉兔小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显著降低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80 mg/kg乳酸锌组肉兔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同水平硫酸锌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和80 mg/kg乳酸锌可以显著提高断奶肉兔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及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P<0.05);40 mg/kg乳酸锌组肉兔血清生化指标与硫酸锌组差异不显著(P>0.05),80 mg/kg乳酸锌组在提高肉兔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生长激素含量方面优于同水平硫酸锌组。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乳酸锌可以促进肉兔生长、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发育;乳酸锌的添加效果显著优于相同水平的硫酸锌,养兔生产中乳酸锌适宜添加水平为40 mg/kg。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究钾肥种类及用量对苜蓿(Medicago sativa)抗寒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北极熊’为供试紫花苜蓿品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秋季施用不同钾肥(硫酸钾和氯化钾)及不同施用量(0,50,100,150,200 kg·hm-2 K2O)对越冬期苜蓿根颈在不同温度(4℃,—20℃)处理下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i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温度处理下,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量处理中,苜蓿越冬根颈中MDA和SP含量及POD,SOD,CA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但经—20℃低温冷冻后,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量处理下,苜蓿越冬根颈中MDA含量下降,SP含量增加,POD,SOD,CAT活性增强,适应低温环境能力变强,且硫酸钾效果强于氯化钾;两种钾肥均在150 kg·hm-2(K2O)钾肥处理下,MDA含量最低,POD,SOD,CAT活性最强,SP含量最高,表明苜蓿受伤程度最小,抗寒保护能力最强。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秋季施用300 kg·hm-2K2SO4有利于苜蓿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