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1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625篇
林业   612篇
农学   941篇
基础科学   388篇
  938篇
综合类   1454篇
农作物   320篇
水产渔业   247篇
畜牧兽医   810篇
园艺   197篇
植物保护   4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为了有效防止空气中的大肠杆菌附着在食物等表面对人和动物造成腹泻等肠道疾病。以聚四氟乙烯制作的驻极体薄膜为试材,用控制变量法与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测得带负电和带正电的驻极体薄膜对大肠杆菌的影响数据。结果表明:带负电的驻极体薄膜对大肠杆菌的正常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达到70.82%;带正电的驻极体薄膜促进了大肠杆菌的生长,最高促进率达到54.65%。进一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在带正电的驻极体薄膜下处理后的大肠杆菌菌落生长密集,带负电的驻极体薄膜处理后的菌落生长稀疏。驻极体薄膜对大肠杆菌生长造成影响的机制主要是静电场影响了大肠杆菌分子的膜电位,进而影响大肠杆菌的生长。带负电的驻极体薄膜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为生产与驻极体灭菌有关的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对2011-2013学年度各类图书及文学类图书的借阅情况,分析了在校大学生利用馆藏资源借阅图书情况。面对大学生阅读方式和阅读场所发生的转变,如何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利用馆藏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利用读书月活动,引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根据馆藏规划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4.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华北平原粮食作物的主要种植制度,存在氮肥利用率低、土壤氮素过量累积问题。为探索华北平原氮素高效利用的适宜种植制度,采用15N示踪技术,基于3 a田间定位试验,对一年两熟冬小麦-夏玉米的常规水氮和优化水氮、两年三熟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与冬小麦-夏大豆-春玉米及一年一熟春玉米3种种植制度的作物产量、15N利用率、氮素去向和土壤氮库表观平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年三熟的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产量为32 248.52 kg/hm2,分别比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提高22.16%和52.88%;15N利用率为33.36%,比一年一熟提高26.12%。3种植制度的氮肥去向最高为土壤残留,其次为作物吸收和损失,两年三熟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的作物吸氮量最高为151.82 kg/hm2,土壤氮库表观盈余量为21.22 kg/hm2,显著低于其他种植制度。综合分析,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两年三熟在稳产高产和提高氮素利用率上具有可持续的潜力,是华北平原未来较为理想的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55.
56.
为研究近年来参试小麦品系品质状况并筛选优质品种,对2016—2018年参加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的20个小麦新品系的5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与品质综合评价值的关联度(ri)和权重(rj)2年均表现为容重>湿面筋含量/吸水率>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2017年5个品种综合评价值高于对照,2018年10个品种综合评价值高于对照。‘郑科麦136’连续2年综合评价值列首位。无论是否考虑各指标对品质影响的权重,‘漯麦26’品质2年间差异最小。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品质性状评价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受评价指标较少、各指标赋权合理性的影响,有一些局限性。在品种应用时应根据最终用途进行细化评价,不同类型的品质参数应分别做灰色关联度分析,以保证分析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2种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阿迪娜”(耐盐基因型)和“秘鲁”(敏盐基因型)在盐胁迫处理下的生理特性与耐盐机理,采用150mmol/LNaCl胁迫处理2种紫花苜蓿幼苗,分别测定盐处理前和处理后2,4,6,8,16h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脯氨酸(PRO)、相对含水量(RWC)和叶绿素(Chl)含量。结果表明:2种紫花苜蓿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盐胁迫下总体呈上升趋势,脯氨酸含量和相对含水量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在盐胁迫前期稳定不变,但在胁迫后期显著性下降;2种紫花苜蓿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植株表型变化相对应。主成分分析表明,过氧化氢酶和丙二醛的贡献率最大,能更好地为苜蓿耐盐机理及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用量对设施韭菜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韭菜作为材料,通过U1(CK,0)、U29.2 kg/(667m2·y)、U318.4 kg/(667m2·y)、U427.6 kg/(667m2·y)、U536.8 kg/(667m2·y)、U646.0 kg/(667m2·y)、U755.2 kg/(667m2·y)、U864.4 kg/(667m2·y)8个处理,测定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光下稳态荧光、电子传递速率、光适应下PSII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CO2同化的量子效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和光化学淬灭系数)。【结果】韭菜叶片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均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光合参数的最施氮素用量为13.40~33.73 kg/(667m2·y),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最施氮素用量在27.72~40.76 kg/(667m2·y)。【结论】综合光合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宁夏地区设施韭菜氮素用量为27.72~33.73 kg/(667m2·y)(即尿素施用量为60.25~73.33 kg/(667m2·y)。  相似文献   
59.
2019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发生的一起非洲猪瘟疫情。为追溯疫情来源,分析疫情扩散风险,以现场调查、追踪调查、座谈、采样检测等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生猪贩运人员和车辆交叉感染导致疫情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不排除流浪犬以及废品杂物等传入疫情的风险,疫情扩散风险较低。由此,建议当地加大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促进养殖场户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加强人员、物品、车辆的清洗消毒,规范生猪和生猪产品的跨地区调运、产地检疫、运输车辆备案管理以及相关场所和车辆的清洗消毒。此起疫情的调查结果对该地区非洲猪瘟防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0.
2018年9月,比利时公共健康研究院(国家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确认在瓦隆地区发现野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毒株与2007年欧洲首例非洲猪瘟病毒株非常相似。欧盟和比利时通过采取卓有成效的控制措施,截至目前未发生家猪感染病例。主要防控经验:一是出台法规,组建非洲猪瘟政策委员会,及时评估和措施调整;二是根据OIE的原则要求建立管控区,借助人工屏障和自然屏障,防止感染野猪跨区域移动;三是完善养殖企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野猪和家猪的接触,并通过SANITEL系统对境内的所有家猪开展标识追溯,防止高风险地区家猪的非法移动;四是做好宣传,使兽医、养殖户、狩猎者了解非洲猪瘟相关认知,确保防控义务落实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