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9篇
  免费   654篇
  国内免费   822篇
林业   1066篇
农学   807篇
基础科学   775篇
  1802篇
综合类   3808篇
农作物   234篇
水产渔业   612篇
畜牧兽医   617篇
园艺   111篇
植物保护   803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372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466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603篇
  2013年   590篇
  2012年   713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551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584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important root characteristics of root length density (RLD) and root mass density (RMD) generally differ among irrigation managements and potato cultiva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LD and RMD variations and their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with gross potato tuber yield for two commercial potato cultivars, Agria and Sante,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strategies. Full irrigation an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strategies, deficit and partial root drying irrigations, were applied statically (S) and dynamically (D) based on daily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SPRD had significantly greater RLD (3.64 cm/cm3) and RMD (132.7 μg/cm3) than other irrigation treatments. Between the potato cultivars, Agria had significantly larger values of RLD (3.50 cm/cm3) and RMD (138.7 μg/cm3) than Sante.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ot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tuber yield showed that under water‐saving irrigations, Agria increased root mass at the expense of gross tuber yield but Sante increased root mass to maintain larger gross tuber yields. However, Agria produced more roots and gross tuber yield than Sante,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Agria is a more drought‐tolerant potato cultivar, which is recommended for tuber production in regions where water might be scarce. It was shown that larger root production in potatoes wa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tolerance to water stress.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断陷盆地是我国石漠化综合治理8大喀斯特类型中治理成效最低、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面临石漠化严重、干旱频发、植被恢复难等突出问题。文中针对水分是影响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与植被恢复成效最关键的限制因素,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水分梯度差异与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提出利用日趋成熟的水分脆弱性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基于耦合暴露度、敏感性及适应性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满足遥感影像分辨率和植物群落调查样地大小的评价单元进行水分脆弱性评估;在建立物种库—功能性状—生境特征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功能性状差异进行喀斯特断陷盆地植物群落机制构建的研究方案。提出的研究方案有望解决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区水分梯度特征与分布格局、自然植物群落组配规律及其生境特征、水分梯度与生境要素对植物群落特征及功能性状组成的影响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可为不同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群落构建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仇浩然  姜艳 《绿色科技》2020,(6):102-105
环境噪声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噪声监测实验,记录了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噪声污染数据,根据国家标准评估了校园环境噪声状况。试验采用网络剖分法,分别于昼间7:30~10:00和夜间22:00~22:55两个时间段对等效声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昼间噪声污染更为严重,平均噪声超标率达到26%,夜间噪声污染相对较轻,但噪声超标率也达到19%。校园内不同功能区的噪声来源不同,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是主要的污染源,影响比重达到58%。根据实验结果,校园声环境质量一般,需要对现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杨树在干旱胁迫下矿质离子分布及其动态变化。【方法】以吴屯杨、新疆杨和荷兰杨为实验材料,在中度和重度干旱条件下测定了根、茎、叶和质外体的K^+、Ca^2+、Na^+和Mg^2+等4种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干旱胁迫使K^+、Ca^2+和Na^+离子含量上升,Mg^2+含量下降,其中K^+和Ca^2+含量自胁迫开始明显升高,Na^+含量则在中度胁迫之后明显增加。离子在各器官分布情况为:K^+主要分布于杨树的叶片,Ca^2+、Na^+和Mg^2+主要分布于杨树根部,且离子分布存在品种间差异,荷兰杨和新疆杨中K^+分布为:叶>根>茎,而吴屯杨体内K^+分布则为:叶>茎>根;3种杨树中Ca^2+分布均为:根>叶>茎;吴屯杨和荷兰杨中Na^+分布为:根>茎>叶,新疆杨则为:根>叶>茎;在Mg^2+的分布上吴屯杨和新疆杨较为类似即:根>叶>茎,而荷兰杨为叶>根>茎。【结论】干旱胁迫下杨树首选吸收的离子是K^+和Ca^2+,K^+主要分布在杨树的叶片中,其次是根部,Ca^2+主要分布在杨树的根部。重度干旱胁迫下,杨树开始吸收Na^+,储存在杨树的根部。不同品种杨树之间离子的分布和吸收都存在品种差异。质外体作为离子的运输通道,在各干旱条件下运输4种矿质离子至杨树的其他部位,Mg^2+存在滞留在质外体中的情况。本研究可为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矿质离子吸收和分布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异速对辊式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玉米秸秆量大、韧性强,导致还田后秸秆粉碎不均匀影响后续整地和播种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异速对辊及动态双支撑形式的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方式,并研制了相应的玉米秸秆还田装置,主要由捡拾粉碎单元、对辊滑切支撑单元、支撑板和机壳等组成。在异速动态双支撑条件下,通过对作业过程中玉米秸秆动力学分析和秸秆漏捡面积分析,对捡拾粉碎刀和对辊滑切支撑刀进行设计,建立了影响秸秆粉碎合格率的数学模型。以捡拾粉碎刀转速、L型甩刀折弯角、L型甩刀刃口长度和滑切支撑刀滑切角为因素,秸秆粉碎合格率为试验指标进行Box-Behnken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滑切支撑刀滑切角45°、捡拾粉碎刀转速1 700 r/min、L型甩刀刃口长度45 mm和L型甩刀折弯角40°时,玉米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2.58%,与预测值误差5%,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该研究提出的秸秆粉碎还田方式和研制的秸秆粉碎装置为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设计和优化提供新的方案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典型药物在农作物中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超声萃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对围场县全县马铃薯中5大类(磺胺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及其他类)25种药物污染水平及富集效果进行了调查,并对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有20种目标物被检出,不同目标物检出率差异显著,检出含量范围为0.13~3.67μg·kg-1,单种污染物最高检出含量为17.0μg·kg-1。马铃薯对目标污染物的富集系数范围在0.01~39.6之间,最大富集系数为61.8。畜禽粪便是马铃薯中药物残留的主要来源,尽管整体检出水平和健康风险相对较低,但长期摄入与协同作用引发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因此,仍需严控污染源头,推进畜禽粪便安全资源化利用,确保农田环境质量及农产品安全品质。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油菜花期降水量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66个县市(区)1971—2014年油菜花期降水量及油菜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信息扩散的风险评估模型,对浙江省油菜花期降水量在各级降水量下的超越概率进行计算分析,评估各地油菜花期面临的旱涝风险;同时分析了浙江省油菜花期各级降水量风险值与油菜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油菜花期降水量严重过剩的风险高值区主要位于浙西南地区,降水量短缺风险高值区主要位于浙江省沿海岛屿及宁波的部分县市;浙江省油菜花期降水量短缺基本可以通过灌溉得到改善,但油菜减产与花期降水量过多显著相关,油菜花期降水量300 mm是油菜是否减产的阈值。该结果可为油菜种植合理布局及农业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数量化理论Ⅲ在土地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文对土地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将数量化理论Ⅲ应用于土地质量分级。与目前使用的系统聚类、动态聚类方法相比,数量化理论Ⅲ更适合于变量类型为定性变量的土地资源调查资料的分类。它弥补了系统聚类方法和动态聚类方法在土地资源评价中应用的局限性,数量化理论Ⅲ是一种可用于土地质量分级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几种分析方法对杂种棉后代综合评价的异同,于2002-2003年通过聚类分析、关联度分析以及多目标综合值评定分析原理对10个杂种棉后代在不同生态点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分析方法对杂种棉后代的综合评价趋势基本上一致.从纤维品质来看,以湘Z-010,湘Z-004,湘Z-008,湘Z-007纤维品质较好.从产量性状来考虑,以湘Z-001,湘Z-002,湘Z-004产量较高.从湖南定位50-60支纱区划方针和产量性状来看,以湘Z-004表现最好,属于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背景出发,参阅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研究,在对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利用情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可持续发展思想、千年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思想和社会经济理论,提出实现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处理好西部草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科技文化子系统、人口子系统、草地资源利用子系统和草地管理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解决好系统相悖的问题,促进各个子系统耦合,使西部草地生态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