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高原鳅属多样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海  代应贵 《水产科学》2011,30(1):53-57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地跨古北界和东洋界两个生物地理区,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部,平均海拔在4500 m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高寒、低氧及强辐射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叶尔羌高原鳅基因组进行测序,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微卫星位点,设计100对用于PCR扩增的引物,最终筛选出39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挑选多态性较高的15对在5个河段叶尔羌高原鳅种群中进行扩增,分析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情况。结果显示,5个叶尔羌高原鳅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48.467和15.181,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78和0.92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893,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02。其中,车尔臣河群体等位基因数最多(18.143),阿克苏河群体等位基因数最少(10.429);阿克苏河群体的观测杂合度最高(0.706),台特玛湖群体的观测杂合度最低(0.517);阿尔干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最高(0.877),阿克苏河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最低(0.760);阿克苏河与台南河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小(0.606),阿尔干与台南河群体遗传距离最大(1.901);阿尔干群体与台南河群体遗传相似度最低(0.149),阿克苏河与台南河群体的遗传相似度最高(0.545)。群体遗传结构显示,车尔臣河与台特玛湖、阿克苏河与台南河、阿尔干群体分别聚为独立分支。研究表明,塔里木河各个河段叶尔羌高原鳅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仍然有基因交流现象。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流水呼吸室法和静水呼吸室法测定了叶尔羌高原鳅在低温6.5~7.5℃条件下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在5:00左右,低谷在15:00左右,其耗氧率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叶尔羌高原鳅适应低温能力较强,适宜生长温度6~29℃,最佳生长温度8~15℃。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叶尔羌高原鳅人工饲养的成活率,对其年龄、摄食、繁殖习性、适应温度和窒息点及应激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喜栖黑暗,适夜间活动觅食;生长缓慢;生存的最低临界温度为5℃,最高临界温度为33℃,适宜水温在20±1℃;易受惊吓,宜养于无外界干扰流动的水体中,有弱趋光性;溶氧低于2 mg.L-1时活动不正常,当水体温度在20℃时,叶尔羌高原鳅的窒息点为1.18 mg.L-1;在一年中不同的时间,性比有所不同,属分批产卵型,成熟个体大小在不同的环境中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塔里木马鹿单倍型特性及其与产茸性状的关系,以马鹿Y染色体上的ZFY基因为候选基因,以塔里木马鹿为试验群体,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利用Y染色体ZFY基因片段对塔里木马鹿的单倍型进行分析,共定义了4个单倍型,单倍型Z1、Z2为优势单倍型,利用SAS9.3软件分析单倍型与产茸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ZFY基因对产茸性状有一定的影响(P0.2),其中单倍型2和单倍型3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和12月,在新疆车尔臣河下游阿克塔孜牧场,对塔里木马鹿夏季和冬季生境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选择5类生态因子,并设置290个10 m×10 m样方。选择结果表明,塔里木马鹿喜欢胡杨和芦苇、植被覆盖度较大、水源距离较近和认为干扰距离>1 000 m的环境。其中,夏季多选择芦苇草甸,冬季选择胡杨林和柽柳灌丛。对生境特征的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夏季达到71.277%,冬季达到67.925%,可以反映塔里木马鹿的生境特征。同时表明,影响塔里木马鹿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人为干扰、植被类型和距水源距离。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是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马鹿是众多亚种中分布于荒漠地区的特殊亚种之一。其分布范围十分狭小,仅分布于塔里木河中下游和车尔臣河下游地区。塔里木马鹿野生资源由于其栖息地的不断缩小和片段化,以及长期以来屡禁不止的乱捕滥杀现象而日趋减少。文中为了查明车尔臣河下域野生塔里木马鹿种群资源,2007年2月10日至20日,采用截线抽样法对塔里木马鹿种群进行了研究。在车尔臣河下游塔它让乡从大湖到阿克塔孜牧场,共计调查25条样线,其中10条截线中发现马鹿塔里木亚种17头,截线总长度100km。塔里木马鹿种群平均密度为0.1022±0.0351头/km2,栖息地面积730.762km2,马鹿总数为26±75头,即49头至101头左右。同时根据塔里木马鹿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体质健康的叶尔羌高原鳅为研究对象,分离其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1.085g/mL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在2000r/min离心35min的情况下,可将叶尔羌高原鳅外周血淋巴细胞有效地分离出来。该研究不仅为叶尔羌高原鳅淋巴细胞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还可为叶尔羌高原鳅的疾病防治、人工养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的早期生活史,2018年4月在察汗乌苏鱼类增殖站对长身高原鳅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随机挑取10~15粒受精卵,在XSP-24S生物显微镜下对胚胎发育情况进行连续观察并拍照,记录胚胎发育时序及各个时期的典型特征。结果显示,长身高原鳅成熟卵粒圆形、灰色透明、饱满有弹性、沉性,卵径(1.07±0.10)mm;遇水受精后,迅速出现黏性。水温(20±1)℃时,整个胚胎发育历时86 h 56 min,积温1826℃·h,依次经历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7个连续发育阶段、34个时期。受精后10~15 min完成吸水,吸水后卵径为(1.50±0.09)mm;受精后1 h 22 min进入卵裂期;受精后7 h 40 min进入囊胚期;受精后11 h 17 min进入原肠胚期;受精后15 h 28 min进入神经胚期;受精后19 h 28 min进入器官形成期;受精后77 h 13 min进入出膜前期,受精后86 h 56 min完成出膜,长身高原鳅出膜仔鱼全长(4.81±0.17)mm。  相似文献   
10.
以安宁河支流热水河的西昌高原鳅作为试验对象,对发育良好的成熟个体进行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仔鱼形态发育的观察以及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在催产试验中催产药物组配以每尾雌鱼注射HCG 100 IU+LRH-A25μg效果最佳。试验共催产140组亲鱼,效应时间后,2次催产率分别为69%和62%;成熟卵卵径(0.9±0.1)mm,卵为浅黄色,遇水后具强粘性;受精卵在15~17℃下,胚胎历时72 h后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平均全长4.2 mm,受精率分别为65%、63%,孵化率分别为74%、77%。仔鱼的形态发育结果表明,仔鱼发育较快,与摄食相关的器官在胚后很短时间内得到较快发育;苗种培育成活率为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