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2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555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311篇
基础科学   19篇
  589篇
综合类   1615篇
农作物   217篇
水产渔业   911篇
畜牧兽医   2104篇
园艺   148篇
植物保护   29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3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原微生物荚膜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支原体、部分真菌等菌体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荚膜多糖有助于菌体抵抗干燥和低温等不利环境,并通过在菌体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阻碍宿主补体的杀伤与吞噬作用。在长期多种应激-压力环境下,病原菌已进化出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并促进宿主感染;在非病原微生物中,荚膜多糖可正向调节宿主免疫作用,并拮抗机体免疫因子,保护宿主免受病原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本文将结合本团队的相关研究工作,对荚膜多糖的结构、合成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免疫逃避机制和致病机制,特别是荚膜多糖正向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及其应用潜力等方面作一综述,为病原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和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助力实现草莓的安全生产,对一类能诱导植物产生免疫防御反应的植物免疫诱导剂在草莓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主要阐述了植物免疫诱导剂的种类、诱导机理及其在草莓栽培上的应用现状,发现:植物免疫诱导剂能促进草莓生长和发育、诱导抗病性、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耐贮性等,从而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有利于草莓高质量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辛夏青  魏小红  韩厅  岳凯  赵颖 《草业学报》2018,27(10):105-112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用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及一氧化氮清除剂c-PTIO对苜蓿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同工酶电泳技术来研究外源NO及反向调控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并探讨NO调控苜蓿种子耐旱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PEG胁迫下外施0.1 mmol·L-1 SNP,第6天时较PEG处理POD活性降低了32.72%;第4天时SOD、CAT活性较PEG处理升高了10.48%、23.60%,有效缓解了PEG对紫花苜蓿萌发中种子的氧化损伤,提高其抗氧化能力。PEG胁迫下添加 c-PTIO抑制了苜蓿萌发期的抗氧化系统活性。从同工酶的谱带数量和强弱来看,POD同工酶各区带活力均随PEG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第2天酶带只有1条,而第4天酶带呈现9条;SOD和CAT同工酶表达量变化不显著,但酶带强弱有一定变化,S3酶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减弱;CAT同工酶谱带则一直保持2条带,无明显强弱变化。因此,外源NO在PEG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中抗氧化酶快速响应并在维护氧自由基代谢平衡中起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制备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抗独特型抗体(Ab2),探讨Ab2模拟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用MDV免疫SPF鸡,分离提纯鸡抗MD-IgG(Ab1),Ab1免疫BALB/C鼠,用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制备Ab2杂交瘤细胞株,间接ELISA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经克隆、纯化2×株抗MDV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细胞株(6E5,7A12),其中6E5培养上清、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4000×、10000×,免疫20 d攻毒,具有抗MDV感染保护.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目的是研究壳寡糖对肉仔鸡肠道主要菌群、微绒毛密度、免疫功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 :对48只艾维因(Avian)肉仔鸡按2处理单因子设计 ,壳寡糖组和对照组各24只 ,雄、雌各半。试验日粮添加0.1 %壳寡糖 ,试验期56天。用MicrosoftExcel和Photoshop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 :壳寡糖组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均呈下降趋势 ;回肠微绒毛密度增加(P<0.05) ;胸腺和法氏囊相对重量增加(P<0.05) ,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提高(P<0.05) ;增重和料重比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壳寡糖可抑制肉仔鸡肠道菌 ,促进微绒毛生长发育 ,提高免疫能力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共轭亚油酸(CLA)对动物营养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共轭亚油酸对动物的免疫作用、抗癌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抗氧化作用等进行了综述 ,重点论述了共轭亚油酸的营养再分配作用 ,并对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狗枣猕猴桃果实软化过程中阶段性专一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狗枣猕猴桃果实采后软化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软化较快,起主要作用的阶段性专一酶是淀粉酶;第二阶段软化较慢,起主要作用的阶段性专一酶是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乙烯释放对果实软化有促进作用;保护性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出现在果实软化后期,因而不是果实软化的阶段性专一酶。  相似文献   
8.
用19只绵羊(注苗前BTV琼扩和ELISA均为阴性)注射BTV灭活苗后7~139天的血清进行BTVELISA和琼扩平行试验,结果表明,注苗后7~30天11只试验丰ELISA阳性,注苗40天13只羊ELISA阳性,注苗90天以后全部试验羊只均为ELISA阳性,而琼扩试验则始终为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9.
对1日龄感染CIAV雏鸡接种ND疫苗后,其免疫器官组织T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感染CIAV雏鸡ND疫苗免疫局,其胸腺和脾脏以及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腺的T细胞数量,于接种ND疫苗后较未感染CIAV免疫对照雏鸡明显减少,表明感染雏鸡的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及局部免疫组织对ND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功能明显降低.ND强毒攻击后,感染免疫鸡的免疫保护率明显低于未感染免疫对照鸡.  相似文献   
10.
从山东省各地分离到107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选择了其中2株高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别为O78和OM,经增菌培养后提取菌毛制备为单价菌毛油乳苗,分别接种于1日龄和14日龄雏鸡,于4周龄攻毒。结果二者之间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根据Genbank收录的人源大肠杆菌I型菌毛FimA基因和P型菌毛pap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引物。通过PCR对上述2株大肠杆菌进行扩增,结果只有FimA的一对引物扩增出相应的条带,经测序证明为FimA基因。papA基因的引物未扩出任何条带,证明这2株大肠杆菌表达I型菌毛。通过对2株大肠杆菌结构基因FimA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菌毛亚单位之间的交叉保护性与其菌毛的结构基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