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资源植物藏茵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卫东 《四川草原》2005,(10):33-36
本文对藏茵陈资源以及藏茵陈在分子生物学、指纹图谱、胚胎学、组织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分子标记技术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准确度高、多态性高、表现共显性等特点。根据检测手段的不同,分子标记技术可分为以DNA-DNA杂交为基础、以PCR技术为基础、以DNA杂交和PCR技术相结合为基础和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基础的4种类型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者利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已鉴定出30多个水稻抗稻瘟病基因,并进行了基因定位,其中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已被克隆。本文简要介绍了多种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抗稻瘟病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从增强作物抗性、改善蔬菜品质、改善小麦面包粉品质、降低咖啡碱含量、增加维生素含量、增加营养品质等方面综述了转基因植物在农业上的应用,并对未来转基因植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昆虫质型多角体病毒与杆状病毒多角体的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于少芳  吴小锋 《蚕业科学》2011,37(5):883-891
依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分析比较昆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和杆状病毒多角体的结构差异。2种病毒都产生多角体,其中质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的原子结构展现一个错综复杂的三聚体组装,即通过多角体蛋白分子突出的N-端螺旋臂互相连接在一起;杆状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晶体相似,蛋白序列的N-末端也是α-螺旋。由此表明这2种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及其共同结构基础具有同源性。但一些研究表明质型多角体病毒和杆状病毒的多角体基础分子组织形成不同。尽管这2种病毒多角体含有相近的结构单位及共有对称方式,但是多角体分子在结构上差别较大,在晶体内的组装形式也不同,特别是二硫键和N-端区域的区域交叉使杆状病毒多角体的晶体构造稳定坚固,C-端臂使其结构单位相互连接在一起。有研究表明N-末端螺旋突出臂在杆状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中也具有不同的结构功能,但目前并没有结构方面的证据证明这2种病毒多角体具有共同的进化起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比较了无电场与有电场两种情况下,溶液中脂分子极性头上的静电压力,认为外场有助于脂膜自凝胶相至液晶相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7.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对农药精喹禾灵有高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 该聚合物以精喹禾灵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自由基引发剂.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印迹聚合物性能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底物的结合实验结果表明 ,该聚合物对精喹禾灵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Sc atchard分析表明,精喹禾灵与MAA形成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 离解常数分别为Kd1=8 ×10-5 mol/L和Kd2=1.34×103 mol/L.该聚合物对精喹禾灵呈现出高的选择性,有明显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敏雅  陆菲  毛杉杉  李岚  张琼  刘莉  采克俊  曹访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27-15128,15218
[目的]利用分子遗传标记对浙江地区的浮萍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浙江省不同地区的6株浮萍,通过形态学特征、叶绿体基因组的rpS16内含子序列及atpF-atpH条形码序列分析浮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形态学鉴定表明,HN-YG-3和HZ-YXY-1浮萍属紫萍属,而HZ-HZY-2、HA-LP-4、HA-HSD-5和ZS-DH-6浮萍属浮萍属。atpF-atpH序列分析表明,HZ-HSD-5浮萍和HZ-HZY-2浮萍亲缘关系最近;rpS16内含子序列分析表明,ZS-DH-6浮萍和HA-HSD-5浮萍亲缘关系最近。[结论]叶绿体基因组和atpF-atpH条形码序列分子遗传标记较形态学鉴定更能反映出浮萍遗传多样性的特点,为今后浮萍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拟南芥的抗病信号传导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南芥是研究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模式植物。植物感病和抗病取决于病原物无毒基因产物和寄主抗病基因产物的识别,以及随后的相关防卫反应的激活。在拟南芥的抗病过程中,水杨酸、茉莉酸、乙烯等信号分子都不同程度地参与着抗病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这些信号分子在对不同病原菌的抗性中的作用存在差异,因而将抗病信号传导分为依赖于水杨酸和依赖于茉莉酸/乙烯的途径。本文将着重讨论这些信号分子在植物系统获得抗性以及诱导系统抗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杆菌介导法将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转入芦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海藻糖合成酶基因otsA导入芦荟,共培养后的芦荟外植体在含10~15 mg L-1 G418筛选剂的MS培养基上经多次筛选和分化,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抗性再生芽,对移栽成活的抗性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表明otsA基因已经导入芦荟基因组中,转化率约为0.77%。Southern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在60%的阳性植株基因组中表现为单拷贝整合,进一步证明otsA基因已经整合到芦荟基因组中。气相色谱法测定转基因植株的海藻糖含量表明,转基因植株中的海藻糖含量为未转化植株的2.934倍,证明otsA基因在转基因芦荟植株中已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