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将Bt发酵液高效浓缩,采用壳聚糖对Bt菌株LSZ9408发酵液进行絮凝,测定了pH值、温度、壳聚糖浓度、磁力搅拌的速度和时间对壳聚糖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pH值为5.0~6.0,温度30~35℃,壳聚糖浓度为0.025%,磁力搅拌器550r/min搅拌5min后,壳聚糖作为LSZ9408菌株发酵液的絮凝剂,可除去发酵液中的大部分水及有色杂质,使发酵液中的杀虫蛋白质晶体和芽孢得到很好的浓缩。  相似文献   
2.
中华绒螯蟹免疫因子-溶菌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研究了在自然状态下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和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溶菌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中均检测出溶菌酶的活性,为(0.0286±0.0081)活力单位(n=30),而在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亦检测到溶菌酶的活性,为(0.0318±0.0073)活力单位(n=4)。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玉米蛋白粉替代部分鱼粉对凡纳滨对虾抗病力和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方法]以凡纳滨对虾幼虾为试验对象,以鱼粉、豆粕、肉粉和花生粕为蛋白源配制对照饲料,用玉米蛋白粉替代部分鱼粉配制3种与对照饲料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其玉米蛋白粉用量分别为5%、10%、15%,替代鱼粉的水平分别为8.6%。17.2%和25.8%。饲养45d后,检测凡纳滨对虾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浸泡法进行哈维氏弧菌攻毒试验,计算存活率和免疫保护率。[结果]试验表明,随着试验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用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对哈维氏弧菌的抵抗力增强,但玉米蛋白粉代替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脏和肌肉中溶菌酶活性分别为3.96和2.69U/mg prot.肝胰脏和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为10.95和11.49NU/mgprot,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肌肉和肝胰脏中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该试验条件下,玉米蛋白粉使用量不超过15%(替代25.8%鱼粉).不影响凡纳滨对虾抗病力及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复方中草药对杂色鲍幼鲍血淋巴中几种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12种中草药按其不同的药理作用和药效进行配伍,形成5组复方中草药,分别编号为中草药1~5号。将以上中草药添加到杂色鲍幼鲍的人工配合饲料中,连续喂饲幼鲍,饲养47d后,测定幼鲍无细胞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茵酶(LSZ)活力。结果显示,所有添加中草药的sOD活力均比对照组降低,中草药1、5号可提高幼鲍血淋巴的ACP和LSZ活力,而对AKP则起到降低的作用;中草药3、4号可提高幼鲍血淋巴的LSZ活力,却降低幼鲍血淋巴的ACP和AKP活力,中草药2号对ACP、AKP和LSZ活力均有提高作用,具有较突出的促进杂色鲍幼鲍免疫酶活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添加浓度的黄芪多糖(0%、0.2%、0.4%、0.8%)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d、2 d、4 d、6 d、8 d、12 d、16 d、20 d,不同浓度组的克氏原螯虾增重率(RWG)及特定生长率(RSG)的变化规律符合修正的高斯模型(R2=0.999 9);当黄芪多糖的添加浓度为0.40%~0.75%时,实验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7.13%±7.75%和1.57%±0.28%;不同添加浓度的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蜕壳数NM的影响符合对数模型(R2=0.9976),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蜕壳数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增长有极显著差异(P<0.01)。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测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随黄芪多糖浓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黄芪多糖浓度对溶菌酶(LSZ)的影响极显著(P<0.01)。本实验表明,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议黄芪多糖在饲料中的最适添加浓度为0.40%~0.80%。  相似文献   
6.
盐度胁迫对近江牡蛎几种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分析了盐度从18骤变至3、25、40的第24 小时和第48 小时江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血淋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和溶菌酶(LSZ)的活力变化,旨在研究盐度骤变对相关免疫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盐度18)4项免疫因子变化不显著(P>0.05)。盐度25组AKP、LSZ活力在第24 小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盐度3组SOD活力在第24 小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盐度40组SOD活力在第24 小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LSZ活力在第48 小时急剧下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盐度骤变对近江牡蛎的免疫活力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且可能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近江牡蛎对低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在高盐胁迫下其免疫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溶藻弧菌对三疣梭子蟹溶菌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健康的三疣梭子蟹(平均体重176±21.3g)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溶藻弧菌,在感染后0、24、48和72h分别采集不同处理组梭子蟹的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组织,测定其中的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研究溶藻弧菌对三疣梭子蟹体内免疫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组梭子蟹血淋巴LSZ活性在感染后24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活性显著降低(P〈0.05);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LSZ活性在感染24h有稍微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其活性又逐渐下降,且在感染48h后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梭子蟹不同组织中ACP和ALP酶活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的趋势,且感染48h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三疣梭子蟹感染溶藻弧菌后对机体免疫相关酶活指标的影响较大,导致机体免疫防御能力的减弱。  相似文献   
8.
用α-苯基苯并吡喃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10 d后,测定了其对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细胞中相关免疫因子的影响。实验设3个α-苯基苯并吡喃添加重复组,分别为A组(2 mg/kg)、B组(4 mg/kg)、C组(6 mg/kg)和1个对照重复组(0 mg/kg)。结果表明:α-苯基苯并吡喃添加剂量为4 mg/kg(B组)可显著地提高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细胞中酚氧化酶(PO)、溶菌酶(LSZ)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P<0.05),说明具有生物活性的α-苯基苯并吡喃可刺激中华绒螯蟹机体免疫相关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苏云金芽孢杆菌LSZ9408虫体复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敏感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进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 LSZ9408的虫体复壮。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小菜蛾虫体培养1次和2次后, LSZ9408的产晶率由0.0%分别提高至25.8%和39,4%,对小菜蛾72h的毒力由42.7%分别提高至83.4%和100.0%;经过发酵培养基的筛选,培养2代产晶率又可提高至49.7%;经70L发酵罐发酵48h时,活芽孢数可达54.5×108cfu/ml。  相似文献   
10.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鉴定苏云金芽胞杆菌LSZ9408菌株的杀虫晶体蛋白及其基因组成.PCR结果表明:苏云金芽胞杆菌LSZ 9408菌株中含有cry1和cry2两种基因型.采用5对通用引物-Un1、Un2、Un3、Un4、Un7/8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Un1和Un2引物扩增的DNA片段大小分别为270 bp和700 bp左右,其他引物无PCR扩增产物.SDS-PAGE结果也表明:苏云金芽胞杆菌LSZ 9408菌株中含有cry1和cry2两种基因,它们编码的杀虫晶体蛋白分子量约为130 kD和65 k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