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4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0篇
水产渔业   269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日本熊本县在三年计划(到1989年)中准备研究出使用生物技术促进鱼类生长的激素,该县在与民间企业的共同研究中把真鲷作为实用化研究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3.
真鲷(Chrysophrys major)属鲈形目鲷科,为近海暖水性底层经济鱼类,分布于中国沿海、日本等地。  相似文献   
4.
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urbot reddish body iridovirus,TRBIV)是中国工厂化养殖大菱鲆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之一.本研究提取了该病毒DNA,依据其主要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PCR引物,优化了PCR反应参数,建立了TRBIV的PCR检测方法,测试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应用该方法开展了TRBIV的流行情况调查及研究了大菱鲆的外观症状(红体)与TRBIV感染的关系.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TRBIV PCR检测方法可以从相当于100ng病鱼组织中或103数量级的病毒粒子中检出TRBIV,也可以在不杀死被测鱼的情况下,仅从鱼体中抽取少量血液即可在1天的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TRBIV检测,但不能从健康大菱鲆脾组织和患淋巴囊肿牙鲆的囊肿组织中扩增出任何产物,说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在所调查的山东半岛5家大菱鲆养殖场的19尾大菱鲆中,7尾为TRBIV阳性或弱阳性;具有"红体"症状的大菱鲆应当划分为"病毒性红体病"、"细菌性红体病"和"非病原性红体症"3种不同的类型.本研究为TRBIV的流行情况和传播途径调查、疾病的快速诊断和控制提供了技术手段;调查结果显示TRBIV已遍布山东半岛沿海地区的大菱鲆主产区,在地域上相距较远的多个大菱鲆养殖场流行,今后需要密切关注该病毒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水产科技》1990,(1):35-35
日本Cejpo有限公司发展了一种活鱼运输系统,以运送价格昂贵的真鲷活鱼。这种运输装置,有4个25立升的水箱,每个箱可装真鲷活鱼8条,即一次四个箱可装活鱼82条,而在以前,如要运同等数量的鱼就需要2.5吨的水箱。因而能大幅度地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6.
己烯雌酚和辛基酚对真鲷幼鱼的雌激素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静态暴露方式研究己烯雌酚(DES)和辛基酚(OP)对真鲷幼鱼的雌激素效应.当真鲷幼鱼分别暴露于一定浓度的DES和OP,42 d后,真鲷幼鱼的肥满度均极显著下降;血浆中卵黄蛋白原被诱导产生,肝胰脏指数和血浆蛋白总量极显著升高.试验结果表明,真鲷幼鱼的肥满度、肝胰脏指数、血浆蛋白总量等可作为评估DES和OP等环境雌激素毒性效应的生物指标;真鲷幼鱼血浆中的卵黄蛋白原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监测海洋水体DES和OP等环境雌激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真鲷与黑鲷杂交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真鲷黑鲷杂交繁育,培育出一种能结合父母本性状,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的杂交子一代。2006年3月从海区选购真鲷(Pagrosomusmajor)、黑鲷(Spraus macrocephalus)亲鱼,通过强化培育,性腺促熟,于4月进行干法人工授精。通过对真鲷♀×黑鲷8及黑鲷♀×真鲷♂获得杂交受精卵,结果真鲷♀×黑鲷♂受精率为87.4%,孵化率为85%,出苗率14.28%;黑鲷♀×真鲷♂受精率为92.1%,孵化率为90%,出苗率7.2%,该批次共获得正交反交杂交鱼苗32000尾。从杂交实际结果看,不管正交还是反交都比自交的结果差,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杂交繁育难度相当大,要达到规模生产。需要继续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8.
9.
虹彩病毒与水生动物病毒病研究的新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由于环境、气候的恶化以及疾病的侵害,全球两栖动物种群数量呈现出整体衰退的趋势,其中虹彩病毒属蛙病毒科的蛙病毒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性强、快速、简便等特点,本研究利用LAMP技术,开发了针对中国东北林蛙种蛙蛙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蛙病毒MCP基因设计出能特异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4条特异性引物,在链置换聚合酶(Bst酶)的作用下,62℃扩增30 min.通过对实验参数的优化,扩增后病毒的最低检出数可达到102个拷贝.该方法可用于东北林蛙养殖厂种蛙蛙病毒的临床快速检测,保证种蛙的存活质量和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