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综合类   40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8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质醇增多症又叫库欣综合征,是指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所致。本病特点是老龄犬多于幼龄犬,雌性犬多于雄性犬。我院于2002年12月初先后接诊两个特异病例,经诊治无效于不久后死亡,2003年4月又发现一例,经查证和病理剖检最后确诊为犬皮质醇增多症。现将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做以下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试验地点、试验动物的选择及管理2009年4—10月,在呼和浩特托县的旭日牧场,从6号牛舍234头奶牛中分别选择胎次(约4岁)和泌乳量相近的泌乳前期、中期和后期健康的  相似文献   
3.
对3头生长阉牦牛在饲喂等能(9.6MJME/kgDM)不同蛋白水平的日粮时的外周血液若干代谢激素和代谢物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日粮蛋白水平由8%升至12%后,生长牦牛血清尿素氮浓度增加39.0%,血糖水平升高63.5%,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76.3%,T3浓度降低20.7%,T4浓度不变,皮质醇浓度则由2.01μg/dl全部降到检测线以下。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实时跟踪摄像和颈静脉血管瘘连续采样,观察二花脸断奶仔猪在2h运输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并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运输前期(出发后15min)仔猪的探究行为和异常行为发生次数较多且持续时间较长,运输中期(出发后60~75min)此类行为显著减少(P<0.05),而到运输后期(最后15min)几乎观察不到此类行为;仔猪的躺卧行为在运输前期和中期发生次数较少,持续时间较短,而在运输后期仔猪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躺卧状态(P<0.05);运输至中期仔猪大部分时间处于站立状态,而到运输后期站立行为显著减少(P<0.05);仔猪蹲坐行为发生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在运输的前中后无显著差异(P>0.05)。仔猪上车后皮质醇水平迅速上升(P<0.05),出发15min升至峰值,且保持该高水平直到2h运输结束,下车后15min皮质醇水平迅速下降至上车前15min的基础水平。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商品猪血液中皮质醇含量与宰后的胴体性状和肉质表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内在联系。在具有秋季典型气温时间(2012年8月20日),选取120头商品猪,猪只运输时间约为2h,运输到屠宰场后休息1.5h后屠宰,取血液样品测定皮质醇含量,取背最长肌测定肉质指标,并测定猪只的胴体重和背膘厚。根据测定得到的皮质醇浓度,将猪只分成三个组,低皮质醇组(〈120ng/mL)、中皮质醇组(120~130ng/mL)和高皮质醇组(〉130ng/mL),比较三组之间肉质和胴体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肉质指标方面,除中皮质醇组猪只的24h的电导率有升高的趋势(P=0.08)外,其余均无显著差异;在胴体性状方面,高皮质醇组胴体重极显著高于(P〈0.01)低皮质醇组,高皮质醇组背膘厚显著高于(P〈0.05)低皮质醇组,与中浓度皮质醇组差异均不显著。猪只血液中皮质醇含量与胴体重和背膘厚度都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9和0.274。各肉质指标之间也存在相关性,其中PH与电导率为极显著的负相关,pH与肉色的L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45min时测定的肉色L值与滴水损失相关系数为0.234,猪只胴体重和背膘厚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96。结果提示,无法通过猪只血浆皮质醇浓度的高低来评估宰后猪肉品质,但一定程度内较高的皮质醇浓度会有利于个体增重和背部脂肪的沉积。  相似文献   
6.
以淡水组为对照,通过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96 h的急性盐度(15和22)胁迫试验,研究了幼鱼对水体盐度突变的血浆皮质醇和代谢反应,并探讨了施氏鲟适应环境盐度变化的渗透调节机理.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导致幼鱼的血浆皮质醇、血糖及乳酸浓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随后各项指标逐渐下降,并分别于24、48、96 h时基本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盐度15组的血浆皮质醇、血糖及乳酸浓度分别在胁迫5、24和48 h时达峰值,而盐度22组则分别在0.5、24和24 h时即达峰值,且胁迫后0.5 h时的皮质醇浓度、12 h时的血糖及12~48 h时的乳酸浓度均显著高于盐度15处理组(P<0.05);各处理组的Na+浓度随着盐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Cl-浓度在15和22盐度组中匀先升高后降低,血浆K+浓度在盐度组(15和22)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突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并在24 h达最大值,胁迫12 h和24 h时22盐度组幼鱼血浆渗透压的浓度显著高于15盐度组(P<0.05).15和22盐度组的Na+/K+-ATP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12 h时达最高值,随后下降,但在12~96 h内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盐度突变可在第一时间内导致施氏鲟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而血糖及乳酸的变化则明显滞后于皮质醇的变化,且通过对幼鱼血浆中皮质醇、血糖及乳酸浓度变化的分析,发现通过机体的生理调整,至96 h时施氏鲟幼鱼对水体盐度突变有了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兔卵巢,肾上腺中3β—HSD活力与类固醇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兔卵巢,肾上腺中3β-HSD的活力及类固醇激素水平。结果表明:卵巢中3β-HSD活力与其孕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肾上腺素中3β-HSD活力与其孕酮,雌二醇,皮质醇水平无相关性;但与血清中孕酮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卵巢和肾上腺中的孕酮水平与其雌二醇水平分别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关中奶山羊公羊(n=11)全年精液中睾酮(T)、17β-雌二醇(17β-E_2)、孕酮(p_4)和皮质醇(F)水平。T水平在8~11月份平均为9.35ng/ml,12~7月份平均为2.13ng/ml(p<0.001)。17β-E_2浓度在6,10月份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月份(p<0.01);P_4含量在4~8月份极显著地高于9~8月份(P<0.01);F浓度在8~12月份平均为11.04ng/ml,1~7月份平均为8.12ng/ml(p<0.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否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活性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数量以及增强糖皮质激素(GC)的疗效.方法 40例CADPD患者随机分为参芪组和激素组(每组各20例),参芪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滴,激素组静脉给予甲泼尼龙40mg.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浆皮质醇(F)的质量浓度,检测外周血混合白细胞GCR,同时检测肺功能,并同健康正常者作比较.结果 参芪组和激素组患者治疗前GCR数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激素组的GCR显著降低(P<0.05),参芪组则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均降至正常水平(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后的活性GCR数量增多,血浆内源性F质量浓度升高,表明参芪扶正注射液在保护GCR的同时,还可改善皮质功能,提高内源性皮质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酒精阳性乳症是危害乳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为研究该病的发生机理,本文通过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酒精阳性乳牛血清中皮质醇含量,其结果阳性组较阴性组含量增高,并对其增高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