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7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483篇
林业   813篇
农学   820篇
基础科学   93篇
  636篇
综合类   2709篇
农作物   556篇
水产渔业   528篇
畜牧兽医   736篇
园艺   305篇
植物保护   95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423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species Pseudogymnoascus is known as a psychrophilic pathogenic fungus with a ubiquitous distribution in Antarctica. Meanwhile, the study of its secondary metabolites is infrequent. Systematic research of the metabolites of the fungus Pseudogymnoascus sp. HSX2#-11, guided by the method of molecular networking,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one novel polyketide, pseudophenone A (1), along with six known analogs (2–7). The structure of the new compound was elucidated by extensive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Pseudophenone A (1) is a dimer of diphenyl ketone and diphenyl ether, and there is only one analog of 1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Compounds 1 and 2 exhibite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a panel of strain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o use molecular networking to study the metabolic profiles of Antarctica fungi.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起源、新型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阐述。对其遗传性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从国内分布的地理位置、种质资源发展所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为野生大豆资源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野生食用菌历史,奠定了云南野生食用菌的重要地位与属性,云南也逐渐将野生食用菌资源纳入到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范畴,并成为云南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结合云南的野生食用菌栽培及旅游模式开发的现状,发现云南在野生食用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探索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云南野生食用菌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温湿度二因素回归最优设计,研究贵烟4号变黄阶段烘烤环境与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温度32℃~42℃、相对湿度75%~95%范围内,随着变黄温湿度的逐渐升高,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评吸得分均表现出先逐渐增加而后又下降的趋势;在控制变黄温度约37℃~38℃,相对湿度84%~90%即干湿差约1.5℃~2℃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评吸得分较高;分析结果还表明,烤后烟叶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与香吃味评吸得分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大枫子与马钱上的叶斑类真菌病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1986~1989年在泰国大枫子、海南大枫子和印度马钱上发现的9种叶斑类真菌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及病情、分布。9种病原菌中,大枫子褐斑病菌(Ascochyta hydnocarpi S.M.Lin et P.K.Chi)、马钱叶枯病菌(Didymosphaeria strychnoris S.M.Lin et P.K.Chi)、马钱叶斑病菌(Microsphaeropsis strychoris S.M.Lin et P.K.Chi)和马钱轮纹褐斑病菌(Mycosphaerella strychnoris S.M.Lin et P.K.Cki)是新种。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对棉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显著降低了棉花枯萎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极显著地提高了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野大麦人工栽培驯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电导法测定林木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林木种子电导法测定条件和测定电导率或相对电导率,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电导率或相对电导率与种子活力指数的相关方程,找出了电导法测定林木种子活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蚕微粒子虫及其近缘种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我国寄生于家蚕及二点螟的微粒子虫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形态及其对多种昆虫的致病性。后者极似家蚕微粒子虫,但在超微构造和致病性上有明显区别,定为新种。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谷子在—13.9Pa的负压下发芽率只有24.0%,在—16.73Pa时发芽率为16.3%。用0.5%的NM—1号抗旱剂包衣后,在—16.73Pa的负压下发芽率可达65.6%,比对照提高49.3%。同0.5%的NM—1抗旱剂在大豆现蕾期喷施叶面1次,相对收获株率为115.38%,相对千粒量为107.7%,增产率为40,27%。玉米在6叶期喷施0.5%的抗旱剂后,饱和亏减少4.09g,是对照的43.81%;干物质积累比对照快67.19%,蒸腾系数减少8.36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