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境因素对芸苔链格孢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在0—35℃下均可萌发,最适温度15—20℃。菌丝在0—30℃下均能生长,最适温度20—25℃;孢子及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该菌对湿度要求较严格,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孢子才能萌发,最适相对湿度为98%;病菌在相对湿度达93%时可以侵染,98%以上最适。脱落后孢子曝露在室内(相对湿度约63%)经1小时萌发率下降32.4%,4小时下降80%。耐旱能力较差。一般情况下紫外光能促进该菌产孢,但是对某些菌系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过长的紫外光照射对该菌产孢不利,照射160分钟孢子萌发率下降近80%。麦芽糖、蔗糖为该菌的最佳碳源;硝态氮、有机氮是该菌的良好氮源。pH值为4—6时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强酸、强碱对分生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种杀真菌剂在一定浓度范围为(氯硝胺在100×10 ̄(-6),孟加拉红在500×10 ̄(-6)和柯赛得在2000×10 ̄(-6)内)对金龟子绿僵菌的菌落形成没有明显影响,而柯赛得(含50%氢氧化铜)和孟加拉红分别在100×10 ̄(-6)和500×10 ̄(-6)浓度时显著地增加金龟子绿僵菌的产孢量,柯赛得还具有缩短产孢时间的作用。氯硝胺在1~100×10 ̄(-6)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增加,对产孢能力和菌落大小的抑制作用加强。柯赛得和孟加拉红随浓度的增加对菌落的抑制作用也有所加强,但没有像氯硝胺的抑制作用那么强。  相似文献   
3.
Four components of partial resistance toPhytophthora infestans were measured after inoculation in the greenhouse and in the field ofSolanum arnezii x hondelmannii, S. berthaultii, S. circaeifolium, S. leptophyes, S. microdontum, S. sparsipilum, S. sucrense andS. vernei, and four hybrid progenies ofS. microdontum withS. tuberosum. The four components were infection efficiency, lesion growth rate, generation time and sporulation capacity.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resistance ratings derived from field experiments, and with observations made on the potato cultivars Bintje, Bildstar, Libertas and Pimpernel. Genetic variation for all components was found, whil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components of partial resistance appeared to vary between the species. InS. microdontum, generation time, infection efficiency and lesion growth rate, and inS. tuberosum infection efficiency, lesion growth rate and sporulation capacity appeared positively associated, but in other species no such association was found. A strong hypersensitive reaction, the expression of which appeared to depend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as found inS. microdontum. ForS. berthaultii, infection efficiency appeared to be the main resistance component.Abbreviations ADPC area under the disease progress curve - IE infection efficiency - LGR lesion growth rate - GT generation time - SC sporulation capacity  相似文献   
4.
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础地理分布广泛,昆虫寄主多样,能侵染多种昆虫,包括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近年来国外有关其生物学、分类、生化和应用的研究报道显著增多,但国内研究较少。虽然该菌寄主广泛,但国内外对其研究主要作为粉虱、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微生物防治因子。在自然界致病的鳞翅目幼虫虫尸上分离到1株玫烟色拟青霉,其对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有较高毒力。本试验利用惰性载体辅以农(副)产品为材料,对其在不同载体上生长、产孢量及对分生孢子存活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于开发和利用这一生物防治资源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中报道了关于稻叶瘟病斑田间产孢若干问题的初步定量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扩展型、中间型、停滞型病斑的产孢潜能比值约为100:30~40:5;病斑日龄(x)与病斑产孢潜能(y)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y=1.04-|ln(0.5x+1.8)-1.57|,气温(t)与病斑相对产孢量(y)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令x=4×(t-10),则y=sin(0.317857x+0.008125x~2+0.000067x~3);空气相对湿度(x)与病斑相对产孢量(y)的关系可表达为y=-1004+11.04x(x≥91%);依据保温保温时间(x)来推算叶温病斑相对产孢量(y)的计算式为:y=-12.96+4.42x(24>x>4)。上述研究结果为组建以田间病斑产孢为重要子模型的稻叶瘟流行模拟模型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和田间观察试验,对玉米小班病的重要流行环节——病斑产孢、孢子飞散、杀菌剂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饱和湿度下病斑上孢子梗产生较快;保湿10 h病斑很少产孢,25 h后大量产孢,到35 h后产孢基本不再增加;在直射光下病斑不产孢,在散射光下产孢量大于在黑暗条件下产孢量;病斑产孢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6℃,5℃以下、35℃以上不能产孢。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单株病斑产孢量有所减少。孢子飞散白天多于夜间。阿米西达、代森锰锌(新万生、大生)、炭疽福美、福美双、百菌清等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菌毒力较强,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唑醇、甲霜灵等药剂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7.
人工培养条件下稻曲病菌厚垣孢子产生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稻曲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不同营养条件(碳源和氮源)、不同pH值、不同温度和光照及不同代数的菌株在PSA上产孢能力的研究,初步明确,PSA是适宜的产孢培养基;2~3代菌株最易产孢;NH4CI和KNO3对厚垣孢子产生有一定的作用;适宜产孢的温度为15~25℃,但15℃和20℃培养时间较长;培养基适宜的pH值是5~7,以pH6为最佳;光照对厚垣孢子的产生数量及时间都有很大的影响,光暗交替是适宜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8.
绿色木霉TR-8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绿色木霉菌TR-8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拮抗菌。研究发现TR-8菌株在PDA培养基、查彼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较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最快,3种培养基对孢子产生影响不大。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影响显著,30℃时菌丝生长最快,25℃时产孢量最大。TR-8菌株在pH值2~10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5~6时菌丝生长最快,pH值为7时孢子产生量最大。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葡萄糖和麦芽糖为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天冬酰胺是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最佳氮源。不同维生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作用不同,烟酸对菌丝生长最有利。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Mn有利于孢子产生。镰刀菌的菌丝提取物对TR-8的孢子产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蔬菜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高致病力真菌生物农药,以3龄小菜蛾幼虫为供试虫源,测定了25株虫生真菌菌株对小菜蛾的致病力,从中筛选出1株对小菜蛾幼虫有较高致病力的菌株CQM125。生测结果显示,在20℃、1.0×108孢子mL 1菌株CQM125菌液处理小菜蛾幼虫的LT50为3.97 d;25℃、5.0×107孢子mL 1菌液的LT50为2.44 d;在25℃下,第7 d的LC50为2.31×104孢子mL 1;接种处理后,20℃、8 d的小菜蛾死亡率为84.22%,对小菜蛾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依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rDNA ITS序列分析将菌株CQM125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该菌株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产孢培养基为PPDA,其中葡萄糖2%,蛋白胨0.5%;最适产孢温度30℃,最适产孢pH值为6.0;最适光照条件为前6 d黑暗,后8 d光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和田间观察试验,对高粱炭疽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分生孢子盘产孢、孢子飞散传播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保湿时间、温度和光照条件与高粱炭疽病分生孢子盘产孢量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即保湿时间越长,产孢量越多,其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165×EXP{-3.326 764×EXP〔-0.302 4(x-3)〕}(r=0.99);温度与产孢量间的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226×Sin2(-0.619 048x+0.157 738 0x2-0.000 744 0x3)(r=0.91);在散射光条件下的产孢能力与在黑暗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昼夜孢子的释放量没有明显差异;植株上孢子的垂直分布情况有显著规律性,从顶叶至底叶孢子的分布呈递增趋势,病斑的田间分布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