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54篇
  免费   1506篇
  国内免费   4865篇
林业   1368篇
农学   11231篇
基础科学   7420篇
  5052篇
综合类   61101篇
农作物   15029篇
水产渔业   1097篇
畜牧兽医   8319篇
园艺   2197篇
植物保护   3411篇
  2024年   516篇
  2023年   1725篇
  2022年   1731篇
  2021年   2077篇
  2020年   2052篇
  2019年   2481篇
  2018年   1255篇
  2017年   2346篇
  2016年   2839篇
  2015年   2751篇
  2014年   5107篇
  2013年   5264篇
  2012年   6754篇
  2011年   6974篇
  2010年   6426篇
  2009年   6951篇
  2008年   6948篇
  2007年   6561篇
  2006年   5984篇
  2005年   5502篇
  2004年   3968篇
  2003年   2970篇
  2002年   2706篇
  2001年   2720篇
  2000年   2480篇
  1999年   2172篇
  1998年   2101篇
  1997年   2097篇
  1996年   1990篇
  1995年   1821篇
  1994年   1686篇
  1993年   1441篇
  1992年   1430篇
  1991年   1371篇
  1990年   1122篇
  1989年   1120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139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2篇
  1965年   58篇
  1958年   22篇
  1957年   94篇
  1956年   21篇
  1953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杜振东 《中国稻米》2021,27(4):137-140
京西稻是清康熙、雍正、乾隆等亲自选育的优良品种,在与紫禁城并重的“三山五园”政治中心内外种植,具有多重价值属性,属于皇家御稻。从2000年起,基于北京水资源匮乏等原因,京西稻种植面积大幅度降至134 hm2左右,处于濒危状态。在保护传承过程中,京西稻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录。在新修订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又将京西稻列入遗产保护目录。在海淀区,京西稻已经深入公园、学校、社区、酒店等地,在教育文化中发挥着农业以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耐低温耐低氧萌发野败不育系赣野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野A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将东乡野生稻的耐冷性和耐低氧萌发能力导入抗稻瘟病保持系赣香B后再与赣香A测交和回交育成的野败型三系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败育彻底,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较强,具有较强的耐冷性和耐低氧萌发能力,在直播杂交稻育种中应用前景广阔。2019年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甜樱桃味美、营养价值高并含有褪黑素。硒元素是人体必需元素,也是植物有益元素,在提高作物产量、品质、抗逆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富硒高褪黑素甜樱桃将备受消费者的青睐,也是育种科学研究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褪黑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代谢途径尚未全面清晰,硒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和贮存也未完全明确。本文从甜樱桃的营养、观赏和应用方面明确了甜樱桃具有的价值;从富硒水果的价值、硒对甜樱桃品质及褪黑素的影响方面进行探讨,生产富硒甜樱桃较为容易,而要达到高褪黑素水平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植物体内褪黑素合成途径、甜樱桃褪黑素合成途径、硒对甜樱桃褪黑素合成途径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索,明确植物体内褪黑素合成途径具有多样性,硒调控植物体内褪黑素含量具有复杂性,为硒调控甜樱桃褪黑素含量提供一定的理论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直链/支链淀粉比例对断奶羔羊瘤胃细菌、瘤胃发酵及其上皮乳头形态特征等的影响,为羔羊饲粮配制提供数据支持。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27只体重相近的健康湘东黑山羊断奶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9头),分别饲喂直链/支链淀粉比例为0.263、0.611及1.833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共35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除瘤胃液中性木聚糖酶活性、瘤胃上皮乳头宽度及瘤胃固相内容物栖瘤胃普雷沃氏菌的数量外,瘤胃液其他酶活性、瘤胃上皮乳头高度与表面积、瘤胃发酵特性及瘤胃内容物细菌组成不受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例的影响(P0.05)。当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例提高至1.833时可显著提高断奶羔羊瘤胃液中性木聚糖酶活性(P=0.009)及瘤胃上皮乳头宽度(P=0.010),显著降低瘤胃固相内容物栖瘤胃普雷沃氏菌的数量(P=0.010)。结果提示,适当提高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例有益于断奶羔羊瘤胃微生物酶活性与瘤胃乳头发育。根据本研究结果,断奶黑山羊饲粮中直链/支链淀粉比例为0.611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詹斌 《种子世界》2021,(9):0084-0086
近年来,高油酸花生日益引起种植户广泛关注,已经成为花生产业发展的热点品种。高油酸花生的价值体现在其较高的油酸含量,只有保证高油酸花生的纯度,才能发挥其品质与营养价值优势。为此,围绕高油酸花生防杂保纯,现提出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对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高油酸花生的特性,并提出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以及适时收获等要点,以为相关栽培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宁乡市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紧扣保障粮食安全要求,探索通过采取良田良制并举、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集成关键技术,开展“早专晚优”水稻“四高”种植模式示范,取得良好成效,为利用农业栽培技术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种粮效益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水稻病程相关蛋白质OsPR1A的表达受上游抗病基因Xa21调控,接菌后早期启动Xa21介导的OsPR1A较高水平表达对水稻抵抗白叶枯病菌至关重要。同时OsPR1A也受到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诱导表达。对于OsPR1A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作为抗性反应发生的标志基因佐证其他基因或途径在抗性中的作用,缺乏直接的证据证实OsPR1A本身的生物学功能。【目的】通过获得OsPR1a-OX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调查其表型及农艺性状,并明确OsPR1A蛋白质表达与抗性的关系,为鉴定OsPR1A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OsPR1a-OX转化载体转入到水稻受体4021中,利用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筛选并鉴定OsPR1A超表达阳性纯合株系。在成熟期,调查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及农艺性状(株高、穗长、分蘖数、结实率和籽粒大小等)。在31℃条件下,将生长2周的水稻幼苗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并在接菌0、2、4、6、8、10和12 d时测量病斑长度。在接菌0、4和6 d时,收集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水稻叶片,提取蛋白质,利用WB技术检测OsPR1A的表达特征。【结果】构建了OsPR1a-OX转化载体,并转入到受体4021中,筛选并鉴定到2个OsPR1A超表达转基因纯合株系(#704和#709)。调查了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成熟期的表型及农艺性状,与对照4021相比,#704和#709的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数减少、结实率降低,但籽粒稍大,可能与结实率低有关。在31℃条件下,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病斑长度与对照4021相比明显缩短,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菌0、4和6 d的材料中,超表达转基因植株#704和#709中OsPR1A始终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丰度,从而提高了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论】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超表达OsPR1A影响到水稻的正常发育过程;超表达OsPR1A后增强了Xa21介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秸秆如何高效利用仍然是当前农业种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水稻秸秆进行综合利用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就目前山区丘陵地区的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在水稻常规施肥条件下,喷施腐植酸水溶肥料对水稻长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喷施腐植酸水溶肥料能提高茎叶强度,起到防倒伏的作用,对水稻产量也有一定提高,喷施3次腐植酸水溶肥料水稻较对照增产6.7%以上。  相似文献   
10.
江珊 《花卉》2020,(11):10-13
杜鹃花科除了杜鹃花属,大部分属的花朵为钟状、坛状、圆柱状,下垂的花朵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小铃铛、又或是一串串风铃挂在枝头,小巧精致的模样仙气十足,惹人喜爱。杜鹃花科铃铛专辑写到最后一辑,让我们看看还有哪些迷人的小铃铛:1.青姬木Andromeda polifolia青姬木属。常绿灌木,植株高30~45厘米。多分枝。叶窄,革质,绿色,有光泽,脉深凹。花簇生于枝顶端,坛状,粉红色。产北半球温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