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1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740篇
林业   495篇
农学   549篇
基础科学   219篇
  900篇
综合类   4706篇
农作物   404篇
水产渔业   396篇
畜牧兽医   1960篇
园艺   451篇
植物保护   23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910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593篇
  2007年   524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253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能侵染多种茄科植物,它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为了开发能在田间快速检测马铃薯晚疫病病原的方法,利用P. infestans T30-4基因组测序数据的contig 1.18131,设计qPCR和LAMP引物,优化扩增条件后得到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最后通过检测田间收获薯块,比较形态学传统方法、qPCR及LAMP的差异。特异性检测结果发现,qPCR和LAMP仅在含有P. infestans DNA模板的体系有阳性扩增,在寄主和其他微生物DNA中均无扩增;在优化的条件下,qPCR和LAMP的检测下限可达1×10 -6ng/μL,在有寄主和其他微生物DNA存在的条件下,引物的灵敏度没有显著差异。利用两种快速方法对在大理、丽江及昆明3个地区田间收获薯块上检测发现,qPCR和LAMP方法得到的检出率差异极为不显著(P=0.420),两种快速检测方法和形态学鉴定方法检出率差异极显著(P=0.009)。在大理、丽江及昆明3个地区的薯块中,两种分子检测方法检出率均比形态学方法高。其中,qPCR检测方法比形态学方法分别提高了12.00%、2.00%、8.70%;LAMP检测方法比形态学方法分别提高了11.30%、2.00%、8.70%。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中药渣有机肥栽培的芦荟中Cu、Zn元素的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芦荟叶片中Cu、Zn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中药渣栽培的芦荟样品中,芦荟嫩叶中Zn元素含量叶尖大于底部,芦荟老叶中Zn含量叶尖亦大于底部;芦荟嫩叶中Cu元素含量则是底部大于叶尖,芦荟老叶中Cu元素含量叶尖与底部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
马兵 《中国种业》2020,(7):74-75
铜麦6号是半冬性品种,株型半紧凑,田间长势好,在旱地、盐碱地、水地均可种植。对品种选育、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旱薄、抗盐碱地的小麦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以湘西州2000年和2015年两个年份采集的土壤样品有效铜数据为研究对象,其中2000年土壤样品为446个,2015年为1 242个,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湘西州烟区土壤有效铜的描述性统计特征、时空变异格局。结果表明,从基本统计特征和分布频率来看,15年间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铜含量均值由1.05 mg/kg上升到1.89 mg/kg,上升幅度达80%,不同等级的土壤样品有效铜分布频率变化较大,与2000年相比,2015年土壤有效铜适宜等级的样品比例减少了32.35个百分点。同时,极低、低、高和极高等级的样品比例分别增加了1.93、1.49、12.00和16.93个百分点,表明烟区土壤有效铜含量增加的同时,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从时空变异来看,15年间,土壤有效铜块金效应增大,随机性因素对土壤有效铜空间变异影响增强,土壤有效铜分形维数减小,表明有效铜呈现出更多较大尺度上的变异特点。从时空分布的变化来看,2015年土壤有效铜含量高和极高等级的面积增加明显,分别增加了33.94%和10.94%;而适宜等级则大幅下降,比2000年下降了45.01%。  相似文献   
5.
王字4号是四川新胜茶场选出的甜橙(CitrusSinensis)优良单株,具果大、质优、少核、晚熟、较耐低温等综合优良性状。特别是单胚率高而稳定,1990—1992年镜检,单胚率分别为98.15%、95.6%、97.7%。  相似文献   
6.
杂交高粱种子的生产取决于胞质核雄性不育性(CMS)的利用。目前广泛采用的高粱CMS资源是来自milo或雄性不育诱导的milo胞质组。载有该胞质的品系的育性恢复急需通过两个基因的互补作用机制来实现;1989年Sehertz等人研究了大量的高粱品系,  相似文献   
7.
对粗蛋白质消化率来说,不同铜源对其未见显著影响(p<0.05,表4)。但不同形式的铜在仔猪日粮中的表观消化率差异极显著(p<0.05),其中有机铜加硫酸铜组以及碱式氯化铜组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硫酸铜组最低。这可能是因为以有机或碱式氯化铜形式存在的铜改变或改善了铜的吸收途径,从而提高了铜的表观消化吸收率。但是同时添加有机铜和碱式氯化铜的混合组却降低了铜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硝酸—高氯酸的湿灰化前处理方法处理饲料样品,测定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铜和铁的含量,同时采用干灰化法(国标法)检验测定结果,并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结果表明,湿灰化法可以达到国标干灰化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两种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证明在测定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铜和铁含量时硝酸-高氯酸湿灰化法可以代替国标法。  相似文献   
9.
余商 《油气储运》2009,(12):10-10
近日,欧盟发布欧盟委员会法规(EC)No1253/2008,规定允许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鸡的增肥,其最大用量为每千克饲料(含水量为12%)中铜元素含量为25毫克,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长试验、免疫放射分析和定量PCR方法,观察了生长猪血液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及其结合蛋白(IGFBP3)数量的变化和IGF—Ⅰ基因在肝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每1kg饲料中添加125-250mg铜,能够上调IGF-Ⅰ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促进生长猪循环血液中IGF—Ⅰ浓度的增加。试验结果证实,铜是通过促进生长激素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相关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来发挥促生长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