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2005年ETM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3S"技术,借助于ERDAS 9.2和ArcGIS 10.5软件,结合野外调查研究,对研究区的森林覆盖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该地区地貌类型图、土地利用类型图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ETM遥感影像应用于巴宜区森林覆盖统计监测的最佳波段组合和融合处理技术,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森林覆盖信息,并对分类结果与相应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相比较。结果表明,监督分类校正结果显示2005年巴宜区的森林覆盖率约为42.61%,监督分类对林地统计结果与土地利用类型图统计结果相比较,两者仅相差3.83百分点,分类精度达89.27%。利用遥感技术及地理信息系技术对森林资源的统计分析,可为森林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3.
西热,女,1992年出生,藏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2012年至今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大队从事警犬工作。2017年被西藏自治区评为"全区优秀辅警",2018年被林芝市公安局评为"二级优秀警务辅助人员",2019年、2021年两次被西藏自治区公安厅评为"优秀警务辅助人员"。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西藏高原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基于2010、2015及2020年共3期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获得30 m网格土地利用变化空间信息,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林芝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2010—2020年林芝市草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等4类用地稍有减少,而耕地呈现波动增加的态势,建设用地显著增加至了原来的2.66倍。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尼洋河、帕隆藏布河谷平地。建设用地动态度一直处于最高水平,呈现出逐年扩张的态势;耕地的变化动态度次之,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全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012%/a;县(区)域尺度上,巴宜区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高;乡(镇)域尺度上,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高,其次是巴宜区更张门巴民族乡和巴宜区林芝镇。人口密度变化、粮食产量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变化、城镇化率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和海拔等7个因子显著影响林芝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发生的变化是多个自然和社会经济因子同时作用的结果,各个因子相互作用后解释力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青藏高原高山峡谷地区土地利用程度空间分异特性,为当地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10年和2020年2期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获取30 m网格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林芝市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及其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林芝市较强和强土地利用程度网格单元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区域和雅鲁藏布江、尼洋河宽河谷流域,弱和较弱土地利用程度网格单元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区域。2010—2020年,林芝市土地利用程度呈现出由中等和较强等级向强等级转变的态势。林芝市土地利用程度具有较显著的全域空间正相关性,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且集聚的趋势平稳。局域空间自相关特征为市域东北部和西北部为低—低集聚区,市域低海拔和雅鲁藏布江、尼洋河宽河谷地区为高—高集聚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增加)空间上整体集聚,局域特征以尼洋河宽河谷流域、其他人口活动密集地区和低海拔区为高—高集聚,而低—高集聚区分布在高—高集聚区外围。【结论】林芝市土地利用程度逐渐增强,土地利用程度及其变化都不是随机分布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高的区域彼此相邻,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低的区域彼此相邻。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9,(12):94-95
为促进西藏林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从发展规划和思路、产业基础和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培育和品牌建设方面提出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7.
8.
依据林芝市586户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描述了农民工落户意愿的现状,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有关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林芝务工的农民工整体落户意愿较强。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工有较强的落户意愿;工资、集体消费比重、生活习惯、市民交流和政策认知对农民工落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对于汉族,藏族农民工落户意愿较弱。因而,通过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完善职业教育体制、构建农民工与市民交流平台、妥善解决农民工落户的异质性问题,可以在有效增加城镇人口的同时促进西藏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林芝市巨柏、喜马拉雅红豆杉、墨脱虾脊兰和茎花石豆兰等4个极小野生植物种群的现状,对目前的保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其保护拯救的必要性,阐述4个极小种群保护的技术思路。提出就地保护、种苗繁育、近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引种和离体保护等保护措施及对策,并对拯救保护的具体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作逐一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