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26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170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香樟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香樟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香樟生长适应性较强,27 a树高平均可达15.80 m,胸径可达35.1 cm,材积可达0.6790 m3;香樟造林初期生长相对较缓慢,在10 a~12 a时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到达峰值,之后开始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年生长量;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呈持续增长趋势,27a时,仍维持较快的增长速度;Logistic曲线对香樟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动态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35.4356/(1+11.59×e-0.1942x),y=16.429/(1+12.6749×e-0.1906x),y=0.9639/(1+107.5×e-0.2043x)。  相似文献   
2.
樟树叶水浸液对钉螺过氧化物酶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0.1%浓度梯度的新鲜樟树叶的水浸液处理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寄主———钉螺,设清水饲养为对照。结果表明:樟树叶水浸液处理4~5d后可达到100%的杀灭钉螺效果。采用聚丙稀酰胺电泳技术分离经浓度为1%~0.1%的樟树新鲜叶水浸液处理钉螺样品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经处理24h时样品的酶活高于对照组,而处理48h样品的酶活则大大减弱。由此在微观领域探究了樟树化感作用导致钉螺的病理变化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杀伤钉螺的机理,获得强他感作用植物樟树灭螺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内部沸腾强化肉桂皮中肉桂醛的提取工艺及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少量乙醇溶液润湿肉桂皮,然后加入热水,使渗透到肉桂皮微孔内的乙醇溶液沸腾,强化提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肉桂醛提取得率为2.43%,高于传统水提法。提取一次所需时间仅为1~5 m in,达到或者超过微波等非常规手段强化的效果。通过对热水温度的影响分析,发现内部沸腾时,提取速率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是由于孔内沸腾时产生对流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芳樟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芳樟工业原料林良种茎尖的离体培养和繁殖 ,探讨芳樟茎尖诱导、分化、不定芽生长分化、生根的适宜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 :适宜芳樟茎尖诱导培养基为MS +6 -BAa~ 2amg .L-1+NAAbmg .L-1,诱导率达 70 %以上 ,适宜分化丛生芽的理想培养基为改良MS +6 -BAa′~ 2a′mg .L-1+NAA0~ 2bmg .L-1+GA0~cmg .L-1芽年增殖系数达4 5 12 以上 ,有效芽苗率达 80 %以上 ,适合生根培养基为 1/2改良MS +NAAb′mg .L-1+IBA0~b′mg .L-1或 1/2改良MS +IBAb′mg .L-1+NAA0~b′mg .L-1,或R +IBAc2 mg .L-1+NAAc1 mg .L-1生根率达 98%以上。移栽土壤基质以黄心土加沙(10∶1)理想 ,移栽成活率可达 85 %以上  相似文献   
5.
研究樟树林地和无林地土壤中PAHs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并对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PAHs主要积累在0~30 cm的表土层,并随土层加深而明显减少,各土层中以高环的PAHs组分为主,PAHs主要源于燃烧源;樟树林地土壤中PAHs含量明显低于无林地,无林地表土层中PAHs含量是樟树林地表土层的1.1倍;对两种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得知樟树林地土壤PAHs超标5种,无林地土壤不仅超标8种,且超标倍数明显大于樟树林地,樟树林地土壤的PAHs污染程度小于无林地.  相似文献   
6.
通过定性因素和定量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对肉桂枝枯病进行评估,其属于中度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建议加强肉桂产地疫情的监测,防止病害的自然传播。将肉桂枝枯病的传播媒介肉桂泡盾盲蝽列为地方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加强检疫监管,防止人为传播。  相似文献   
7.
肉桂病虫害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列出了福建省华安县肉桂主要病虫害种类10种,并概述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银木的光合与水分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木(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 Hand.Mazz.)系樟科樟属的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14℃,降水量800 mm以上的四川、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湖南等地区,是自然分布最北面的樟科植物.该树种系典型的北亚热带树种,对水、热条件的要求低于其它樟科植物,既能耐-10℃的低温,又能耐干旱[1].银木树皮灰色、光滑,叶近革质,互生,椭圆状、倒圆状披针形,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和较高的开发价值,在湖南、四川等地已人工栽培多年,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行道树.  相似文献   
9.
肉桂藻斑病是一种在福建省华安县肉桂林中发生十分严重的病害,是由寄生性红锈藻Cephaleuros virescens引起。从3月上旬至10月上旬病原以游动孢子随气流和雨水传播侵染,以孢子囊在病叶上越冬。该病属于单循环病害。在病原侵染初期分别用1%波尔多液、50%托布津和50%多菌灵做防治试验,防治效果分别为66.2%、45,9%和33.8%。  相似文献   
10.
肉桂双瓣卷蛾种群动态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宝荣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10-13,31
通过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肉桂双瓣卷蛾的种群动态。该虫的发生、消长猖獗成灾与温度、湿度、林分结构和组成、林龄及天敌等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提出了采取预防为主,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导,科学地采取生物、人工、化学防治和保护利用天敌等的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