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篇
  12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海 《饲料工业》2004,25(11):7-9
分析了饲料厂配料工艺流程,论述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及微机在饲料厂配料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结合配料工艺流程中的一个控制部分,提出了用PLC进行控制、用微机实现管理的设计思路及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膨润土矿的分类及结构特点,说明了膨润土矿经高、精、细加工后,将扩大其应用领域。并具体对钠基、提纯、白炭黑等膨润土产品在各行业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Two strains of bacteria (Burkholderia sp., strain FeGL01, and Burkholderia caribiensis, strain FeGL03) were isolated from a Brazilian high phosphorus iron ore. The capacity of both strains to solubilize hydroxyapatite, Ca5(PO4)3(OH), was assessed in plate and batch cultures. In batch cultures, the concentration of solution-P showed two kinetics: an initial one, characterized by a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kinetics and a second one, characterized by oscillatory kinetic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se oscillations, phosphatic residues in the spent broth were collected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oscillations,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dispersive X-ray chemical microanalyses (EDX)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From these studies, it was found that drops in P concentration were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an intermediate phosphate in the residues, identified as brushite, CaHPO4·2H2O. Later increase of available P in the solution was found to be a consequence of re-dissolution of brushite crystals previously formed. Re-crystallization of brushite was also detected in plate cultures after 12-14 days of incubation  相似文献   
4.
兴安落叶松容器苗的测土施肥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各苗圃的地力下降和营养不均衡状况,进行了测土施肥试验。以兴安落叶松容器苗作为样材,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分别对新播容器苗和芽移容器苗进行测土施肥。结果表明:在该立地条件下,新播苗肥料的最佳配比为1∶14,最佳施肥量为磷酸二铵45.5g/m2;芽移苗肥料的最佳配比为1∶23,最佳施肥量为尿素6.5g/m2、磷酸二铵39.0g/m2,使苗木当年达到出圃标准。  相似文献   
5.
在外业调查基础上,对黑河地区公别拉流域内的露天金矿剥离物植被自然恢复和演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植被恢复的速度受时间和剥离物组成共同影响,其中剥离物中土和沙砾比例是影响的主要因素。植被演替中优势种随时间变化而不同,前期以多肉植物为主,后期菊科植物成为优势种。针对植被演替规律和剥离物特性提出快速恢复植被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活化钾矿的钾释放动力学模型.【方法】采用活化剂对非水溶性钾矿(钾长石、富钾页岩)进行活化,通过阳离子盐溶液(NH+4、Na+)连续振荡浸提,分析阳离子盐溶液对活化钾矿动态释钾过程的影响,研究活化钾矿的钾释放动力学模型.【结果和结论】各浸提剂浸提钾矿的释放曲线均表现出前期快速,之后缓慢释放的变化趋势.浸提剂浸提钾长石、活化钾长石钾的初始释放量顺序为:NH4ClNa ClH2O,累积释放量顺序为:Na ClNH4Cl≈H2O;富钾页岩、活化页岩的整个动态释钾过程均表现为:H2ONa ClNH4Cl.分别用双常数模型、一级动力学模型、扩散模型和Elovich模型对钾矿及其活化钾矿累积释钾量进行拟合,钾长石、活化钾长石的最优动力学模型是Elovich模型或双常数模型;富钾页岩、活化页岩的最优动力学模型是Elovich模型.钾长石、活化钾长石的一级动力学模型在2种浸提剂NH4Cl和Na Cl间的拟合性无明显差异;NH4Cl浸提的动力学模型拟合性均优于Na Cl.活化钾矿的钾初始释放速率、平均释放速率以及最大平衡释放量均有显著提高.初始释放速率的增大是活化钾矿的钾最大平衡释放量增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了最佳的奶牛精饲料发酵工艺,以四种微生物发酵菌剂对奶牛精饲料进行了发酵,分析了菌种配比、饲料发酵过程中水添加量和发酵温度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较好菌种配比为细菌1.5 mg/kg,酵母菌0.5 mg/kg,嗜酸乳杆菌1.5 mg/kg,费氏丙酸菌1.5mg/kg;最佳水添加量为600 mL/kg~650 mL/kg,最佳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时间为10d~12 d.发酵成熟后的奶牛精饲料粗蛋白含量由发酵前的14.69%提高到17.55%,增加了19.47%;pH由7.0降低到3.8;产酸菌数量由原料的5.1×102 cfu/g提高到4.1×106 cfu/g,饲料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达到23.25 g/kg.  相似文献   
8.
The successive approaching and rapid cooling method i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terminal point of melting,the melting rate of pre reducted pellet is carefully measured.Various factors influencing melting rate are studied via orthogonal experiment,and the influences of main factors are carefully studied via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is expounded and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某铁矿及其周边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007—2016年多时相TM/ETM+、OLI影像,分析铁矿及其周边区域植被覆盖度指数(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VC)及植被生长状况指数(vegetation condition index, VCI),评价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特征及铁矿开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矿区环境治理提供决策支持。结果表明,FVC及VCI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及植被生长状况等级不高且铁矿区域几乎无植被生长的实际状况,为研究区生态风险防范提供理论支持。2007—2016年,研究区整体植被覆盖度及植被生长状况呈波动上升趋势,较低植被覆盖度等级和植被生长状况较差等级同时向较好等级发展。FVC及VCI较高等级主要分布在南坡及西南坡。但铁矿面积逐年增大,铁矿开采对其所在区域及周边区域造成了严重的植被退化和生态破坏,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及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发生,应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尾矿细粒化是矿业发展趋势,细粒尾矿的粒径分布对尾矿宏观力学特性及坝体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筛分法和沉降法,对82个尾矿试样进行了颗分试验,建立了细粒尾矿粒径分布的Weibull函数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细粒尾矿粒径呈"细多粗少"的分布规律,这种规律服从Weibull分布,可以用Weibull分布对粒径分布进行描述和外推预测;传统分形模型中假设每级粒度的破碎率为常数与实际情况不符,Weibull分布可以看作对分形模型误差的一种修正;在破碎过程中,粒径的概率密度分布会出现峰值,这个峰值不断向粒径小的方向偏移,最终形成"细多粗少"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有助于磨矿工艺的改进,并可以为土工试验做出科学的级配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