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晨  陈明 《农业工程学报》2024,40(11):168-177
针对水下底栖生物检测模型参数量过多,计算量过大,同时水下环境复杂容易造成错检和漏检,影响模型在水下底栖生物检测任务中的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水下底栖生物轻量化检测算法YOLOv7-RFPCW。对YOLOv7网络重新设计轻量级网络结构,降低了特征提取网络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减少模型体积。设计了P-ELAN和P-ELAN-W模块,进一步轻量化特征提取网络;针对水下图像颜色失真,目标的空间位置不准确的问题,采用CBAM注意力模块加强特征融合,减少信息丢失,以更好地适应特殊的水下环境;针对水下目标容易出现形状变形的问题,使用WIOU-V3损失函数替换默认的CIOU损失函数,提高水下底栖生物检测的鲁棒性。试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模型YOLOv7-RFPCW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减少了75.9%和30.7%,模型体积减小了75.3%,精度提升了1.9个百分点。这一综合性的提升兼顾了轻量化和精度,为在水下环境中部署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验证了所提出的改进算法能胜任水下底栖生物检测任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黑石礁近岸底质泥沙粒度、底质的pH、ORP、盐度和中小型生物数量与种类、进行调查分析,在低潮时对不同海岸位置进行平行采样,采样地点分为:砾石、基岩、细沙和泥沙四种不同的底质类型。结果表明,粒度方面在63-120μm粒径范围内泥沙底底质31.95%较高,砂砾和基岩均在>1700μm的粒径范围内较高。在不同站位不同的底质情况各种生物群落在大小、结构、数量上都存在差异性变化。后生动物的分布在砂砾处最多其优势种为线虫,其次是基岩区域其优势种也为线虫,只有在泥质底中数量较少;底栖硅藻泥底中数量最多,其优势种为直链藻属。细沙底的硅藻数量最少但种类数较多;  相似文献   
3.
底栖生物对黄颡鱼养殖水体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底栖生物不同生物量对黄颡鱼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以黄颡鱼夏花培育水体为试验水体,以三角帆蚌、螺蛳作为净水生物,每种底栖生物分别设3个不同生物量,三角帆蚌的生物量为3 600 g/m3、7 200 g/m3、10 800 g/m3;螺蛳生物量为285 g/m3、428 g/m3、571 g/m3.每周取样1次测定总氮、总磷和COD,每6 d取样1次测定氨态氮和亚硝态氮.处理60 d后测定黄颡鱼的成活率和增重率.结果表明,三角帆蚌的净水效果较螺蛳好,生物量在7 200 g/m3时,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好,对总氮、总磷、氨氮、亚硝态氮及COD的去除率分别为38%、37%、40%、54%、30%,并且黄颡鱼的成活率和增重率也最高.螺蛳生物量428 g/m3时,对总氮、亚硝态氮、COD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因此,在黄颡鱼养殖水体中每立方米放养12只三角帆蚌(生物量7 200 g/m3),能够有效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并提高黄颡鱼的成活率和增重率.  相似文献   
4.
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报道了江苏省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以及数量分布规律,调查结果表明,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105种,其中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鱼类是构成该区域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三者约占总种数的93.33%.底栖生物年平均生物量为0.3285 g·m -2,夏季高于春季;平均栖息密度0.5460 ind·m -2,也是夏季高于春季,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组成均以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优势,北部海域生物量高于南部海域.按照生态特征调查海域的底栖生物可以分为5个群落,各群落有自己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5.
<正> 北海是海洋鱼类资源研究最早的海区,一个世纪前就进行了调查,积累的资料可谓世界上最丰富的了.现在怎样进行调查,不禁引人兴趣.我作为来英国进修的访问者,在洛斯托夫特渔业研究所搞研究工作,得有机会随该所四艘调查船中最大的西路朗娜号去北海进行底鱼调查. 西路朗娜号造于1970年,1594总吨,长238英  相似文献   
6.
2003年-2004年对胶州湾B2站小型底栖生物进行了7个航次的调查,结果表明B2站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是1889±609 ind.10cm-2,其中5月丰度值最高,为2721.5±776.7 ind.10cm-2,最低值出现在2003年9月,其丰度为1094.2 ±497.4 ind.10cm-2;平均生物量和生产量分别为1292.3±534.4μg dwt?10cm-2和11630.4±4809.5μg dwt?10cm-2?a-1。One-Way ANOVA分析表明,B2站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共鉴定出17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其中线虫占绝对优势,其平均丰度是1801.82 ind.10cm-2,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95.4%。小型底栖生物数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小型底栖生物数量发生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0-2cm表层Chl-a含量。  相似文献   
7.
水葫芦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水葫芦也叫水浮莲、凤眠莲、水荷花等,由于其对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阻碍船只的来往。不仅如此,水葫芦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水葫芦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  相似文献   
8.
一、早干塘 一般在每年1月份干塘,干塘后池边清淤修岸。晒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7~10天为宜,稍硬即可,这样减少对塘中水草和底栖生物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莲藕池中有许多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生物、池中杂草等.可为鱼类提供饵料.而鱼类的粪便和残饵可为莲藕提供肥料.鱼类活动松动土壤,为莲藕生长提供良好的土质条件。由于荷叶遮荫挡光.藕池环境中光照度较弱.适宜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生长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大连沿海区域几种底栖生物对重金属的耐受力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沿海地区底栖生物──长海县自然保护区底栖生物,魁蚶、栉孔扇贝、紫贻贝,在离子态重金属铜、镉、锌的低浓度溶液中,通过半致死量、半致死时间实验,观察实验生物对重金属长时间的积累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