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1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Pb2+(0.1、0.25、0.5、1.0、2.5、5.0 mg/L共6个浓度梯度)与Cd2+(0.2、0.4、0.8、1.0、2.5、5.0 mg/L共6个浓度梯度)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并分析了其在幼参体内的富集状况。研究表明,幼参死亡率随暴露时间和Pb2+、Cd2+浓度增加总体呈升高趋势,而附壁率则反之。暴露于两组低浓度Pb2+的幼参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死亡率均随暴露时间和Pb2+浓度增加而显著升高;最高浓度组在72 h时死亡率已达100%,在24 h时其附壁率低至6.7%,与其他浓度组差异均显著(P0.01)。暴露于Cd2+的幼参在72 h后的死亡率比48 h内明显升高,96h时0.8 mg/L浓度组的幼参死亡率即达100%;暴露于Cd2+的幼参附壁率均较低。Pb2+和Cd2+对幼参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61、0.018 mg/L。随着水体中Pb2+和Cd2+浓度的增加,幼参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和累积速率均呈升高趋势,但富集系数呈波动性变化,幼参对Cd2+的富集系数和累积速率均高于Pb2+。结果表明,Cd2+对幼参的急性毒性作用强于Pb2+,且幼参对Cd2+的富集能力明显强于Pb2+。本研究将为阐明刺参在生态环境修复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刺参健康养殖与食用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受寒潮影响,2010年初渤海和北黄海出现了近40年同期最严重的冰情。针对莱州湾近岸海域发生的罕见大面积冰冻情况,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于1月19日和3月5日对冰冻现场和滩涂养殖贝类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冰冻前后水质及滩涂养殖贝类的损害情况,提出了冰冻灾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辛安河起源于高陵水库,沿途经过高陵镇、解甲庄,最后经烟台市莱山区向北流入四十里湾。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得周边海域水质恶化。对此,本文根据2008年辛安河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海水及表层沉积物的多个参数指标的监测结果,运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辛安河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模拟实验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添加3种微生态制剂及碳水化合物作为碳源,研究了其在生物絮团形成与水质调节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其对水中无机氮含量、悬浮物、细菌总数及幼参生长的影响,为阐明生物絮团在刺参工厂化苗种培育中的生态环境调控作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亚硝态氮易于在培育池水体中累积,可高达0.25 mg/L;添加芽孢杆菌后,水中总悬浮物含量和细菌总数均为最高值,且未检测到弧菌和大肠菌群;第20天,仅添加蔗糖组幼参增重与特定生长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复合碳源组和对照组(P0.05),分别为44.34 g和2.19%/d;而添加蔗糖和芽孢杆菌组增重与特定生长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分别为66.60 g和3.01%/d;复合碳源组幼参增重与特定生长率随着玉米淀粉含量增加而逐渐降低,但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以蔗糖为碳源,添加芽孢杆菌形成的生物絮团不仅可以改善水体水质和微生态结构,还可以明显促进幼参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丙烯酸丁酯主要用于生产水溶性涂料和胶粘剂,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丙烯酸丁酯也成为空气和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来源,测定水中丙烯酸丁酯含量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测丙烯酸丁酯的方法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标准《作业环境中丙烯酸丁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水中丙烯酸丁酯的测定方法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2006年2~4月长岛海域、莱州湾沿海、烟台北部沿海均出现石油类污染,海底及沿岸有大小不一的原油块。原油块随水温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大部分会逐渐被生物降解,小部分直接溶入水中。本实验以长岛海域原油块为代表。1目的初步了解原油块随水温、时间变化的溶解情况及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莱州湾盐度分布及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晓静  靳洋 《齐鲁渔业》1998,15(5):46-47
1995~1997年枯水期和丰水期,进行了莱州湾14个站位的盐度监测,结果:1995~1996年莱州湾盐度西低东高,层次分明1997年盐度大幅度升高,仅出现一条盐度30的等值线,这主要是由气候干旱,黄河入海径流不断减少,断流时间逐年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8.
栉孔扇贝对重金属的富集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马元庆  张秀珍  孙玉增  靳洋  刘义豪  孙珊  魏潇 《水产学报》2010,34(10):1572-1578
2009年6-12月在烟台四十里湾某栉孔扇贝养殖区进行现场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对重金属的富集有明显的选择性,对Cd的富集系数高达25 495,对铜富集系数为1 453,对铅的富集系数为258。对镉的富集与其生长周期呈显著正相关,而Cu、Pb随其生长时间的增加在体内的增加趋势并不明显。栉孔扇贝各组织中重金属Cd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闭壳肌中Cd含量仅为内脏团中的1/5。研究发现,栉孔扇贝的主要饵料浮游植物对重金属Cd的富集效率远大于Pb、Cu,滤食浮游植物是栉孔扇贝富集重金属的主要途径。文中还对栉孔扇贝的人体消费标准进行了初步研究,给出了人体消费参考量。  相似文献   
9.
莱州湾海域营养盐现状及年际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2006~2009年莱州湾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09年莱州湾海域5月和8月无机氮受小清河径流影响明显,西部海域显著高于东部海域;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5月受小清河径流影响明显,西部海域高于东部海域,8月影响不明显;5月,53.3%的海域内无机氮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100%的海域内无机氮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8月,34.9%的海域内无机氮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总体偏低,只有5月小清河口海域超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海域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年际变化结果显示,5月有逐步上升的趋势,8月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活性磷酸盐5月变化不明显,8月下降趋势明显;活性硅酸盐5月和8月变化不明显。4年整个海域无机氮污染严重,磷缺乏;平均N/P为164、Si/P为130、Si/N为0.77;净营养盐收支呈磷减少而氮增加的总体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02年莱州湾海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莱州湾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我站于2002年5月31日~6月1日和8月29—30日对其进行了2次常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监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共设20个监测站位(见图1)。监测项目:海水盐度、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油类、砷、汞、温度、pH、溶解氧、浮游生物及底泥硫化物、油类和有机质等。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均按国家海洋监测规范及有关规定进行。评价标准为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和底质污染物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