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4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外源单宁酶对绿茶品质成分的酶解特性、酶解条件优化及其酶解液在微滤澄清工艺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根据绿茶粗滤液中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添加相应活性单位的外源单宁酶,在40℃酶解2 h,主要苦味成分酯型儿茶素能够有效地降解为简单儿茶素,达到提取物的无苦味,并且酶解液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品质成分的得率依次增加5.56%,6.18%,11.17%,3.53%.微滤澄清工艺对外源单宁酶加工无苦味茶叶提取物在工效、产品得率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作为外源单宁酶加工无苦味茶叶提取物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肖文军  刘仲华 《中国茶叶》2008,30(11):10-11
二、膜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展望 1.纳滤膜将成为茶叶深加工中重要的浓缩手段由于反渗透膜几乎截留所有分子与离子,操作时要求压力较高,膜通量受到限制,相对来说设备投资成本和维修费用较高;而纳滤膜的孔径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可以较好地截留有机物而让无机盐通过,所以纳滤浓缩相对于反渗透浓缩具有投资少、能耗低的优点。在茶饮料、速溶茶以及某些功能性成分提取物的加工中,离子富集大,影响产品色泽、口感与保健功效,用纳滤膜进行浓缩,既可达到浓缩的目的,又可有效去除金属离子;因此,在茶叶深加工中,纳滤膜浓缩较反渗透膜浓缩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苦丁茶饮料加工技术的研究Ⅱ.灭菌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苦丁茶饮料的最佳灭菌方法,采用辐射、间歇、121℃,115℃,108℃等方法对苦丁茶饮料灭菌,并对各处理进行微生物培养、测定物理性状和相对沉淀量。结果表明,115℃和121℃灭菌都能彻底杀死苦丁茶饮料中的细菌和真菌,且前者对饮料品质影响较小。苦丁茶饮料灭菌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茶汤的亮度、透光率逐渐降低,色泽不断加深,OD420逐渐增大,PH值逐渐降低,形成的相对沉淀量也逐渐增多,其数值在1个月左右发生一次极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绿茶浸提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成品绿茶为研究对象,从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茶叶级别和用水量4个因子发,对浸提过程中茶沁有效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等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膜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0.1μm微波膜对茶水提离心上清液进行微波处理,探讨了微滤温度对干物率、咖啡碱、各儿茶素组分以及微滤处理对产品冷溶性的影响。同时,选用不同的超滤膜对儿茶素粗提液进行超滤处理,比较分了超滤处理对儿茶素各组分比值和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滤滤出液的干物率、咖啡碱及各儿茶素组分含量随微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产品的各项冷溶性指标明显好于对照样产品;选用超滤膜-1可获得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比值较小的产品,适用超滤膜-2可获得比值较大的产品;超滤膜-12比超滤膜-2能更有效地去除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  相似文献   
6.
常绿阔叶树种是森林的主要植物种类,具有含水率高的特点。选择石栎Lithocarpus glaper、拟赤杨Alniphyllum tortunei、冬青Ilex chinensis、樟树Cinnamomum philippinense、木荷Schima superba、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山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甜槠Castanopsis eyrei、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油茶Camellia oleifera 10种常绿阔叶树种,采集不同树种的树叶、树枝和树皮,烘干粉碎后在室内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以不同树种器官的含水率、热值、燃点、木质素、粗纤维、粗灰分、粗脂肪7个指标作为评价因素,对10个树种的抗火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火性强的是冬青;抗火性较强的有3种,由强到弱依次是油茶、山杜英、拟赤杨;抗火性一般的有2种,由强到弱依次是苦槠、石栎;抗火性较弱的有4种,由强到弱依次是木荷、樟树、甜槠、罗浮栲。研究结果能为防火树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休眠是通过植物体内相应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使植物芽停止生长,以适应外界低温、短日照等不良环境条件的结果。茶芽打破休眠的早晚,密切关系到茶树经济生产的效益。为进一步掌握茶树芽休眠与解除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克隆了可能与黄金茶发芽早相关的转录因子(dormancy associated MADS-box CsDAM2),并在烟草中过表达CsDAM2,对CsDAM2转基因烟草和野生型烟草进行低温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同野生型烟草比较,转基因烟草电导率增加幅度小,并且叶绿素荧光值降低率低,说明在抗寒性能上,转基因烟草具有显著优势,进而一定程度上证实了 CsDAM2具有提髙茶树抗寒性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茶树芽休眠与解除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东主要品种(品系)工夫红茶适制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培育的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品系)进行工夫红茶适制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品种(品系)优势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具有较高的水浸出物和氨基酸含量,揭示了各个品种(品系)的特点,为今后优异红茶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与抗氧化剂,在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茶树紫芽作为一种高花青素含量的特异性茶树资源,其创新利用研究逐渐深入,特色紫芽茶树品种的选育和高花青素茶叶产品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茶树紫芽花青素的结构性质、代谢途径、提取工艺和功能作用等,以期为茶叶紫芽花青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氨基酸叶面肥喷施茶树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华南理工大学宁正祥教授研制的氨基酸系列叶面肥已经被农业部登记为部颁农肥临字 36 6号 ,在广东、广西等果树、蔬菜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2 0 0 1~ 2 0 0 2年 ,我们应用其中的活性氨基酸和基因启动肽在茶树上进行了田间小区对比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 ,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田间小区对比试验1 .1 .1 试验时间与地点第一次试验于 2 0 0 1年 4月 1日~ 1 5日在湖南农业大学茶叶试验场群体品种茶园。第二次试验于 2 0 0 2年 3月 1 4日~ 2 9日在湖南农业大学茶叶试验场碧香早茶园。1 .1 .2 区组设计设 A:活性氨基酸 (每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