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73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0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作者于2013年6月中旬到澳大利亚的金伯利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发现了8个自然居群,采集到了9份棉种样品。通过考察,不但在原来许多有记录的地点找到了目标野生棉,在没有记载的地点也找到了野生棉。同时,还发现一份新材料,形态上总体类似于似木槿组现有的棉种,但又有明显的区别。现场考察发现,金伯利棉种植株匍匐、多主茎、有肉瘤根,种子有肉脊,借助蚂蚁传播、营养繁殖等生殖方式,躲过火灾,表现出特殊的再生能力,以“示弱”方式维持了种群很强的生存优势。澳大利亚金伯利地区棉花分布广泛,可能还存在新棉种,建议对澳大利亚野生棉进行长期和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3.
广西棉花种质资源考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农业部种植业司的安排 ,组织有关专家于2 0 0 2年 1 0月 9日至 1 1月 7日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进行了棉花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这次考察 ,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 ,工作顺利 ,收获颇丰 ,预计该自治区存有的亚洲棉 ( G.arboreum L.)、陆地棉 ( G.hir-sutum L.)和海岛棉 ( G.barbadense L.)等三个栽培种均收集到了资源材料 ,而且还采集有棉属近缘植物。1背景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热北凉 ,海拔 5 0 0~ 1 80 0 m。年降水量 90 0~ 1 40 0 mm,雨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全年无霜期 2 4 0~ 362天 ,自山区向山谷、由北向南增多。广…  相似文献   
4.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对棉花生长影响及降解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及降解效果,为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代替普通聚乙烯地膜的可行性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采用2种不同配方的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以普通聚乙烯地膜作为对照,分析不同降解地膜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观测增温保墒效果,明确降解性能。结果表明:2种降解地膜对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未产生显著影响,籽棉产量和增温保墒效果与普通地膜基本相同;诱导期为39 d的2018新疆阿拉尔棉花1号降解膜降解率达47.3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茶多糖化学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近年的研究发现茶叶多糖有多种生理作用,非常具有开发前景。它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血栓、降血压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理功能,可作为功能保健食品用于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病人的辅助治疗。本文就茶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纯度测定、分子量测定、化学组成、生理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调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已在国际互联网上的生物数据库(DDBJ、Uni-Prot)注册的茶树多酚氧化酶基因的核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对其组成成分、信号肽、跨膜拓扑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蛋白质二级及三级结构进行预测与推断。结果表明:茶多酚氧化酶不具有信号肽,存在卷曲螺旋,为位于细胞质中的无跨膜的亲水性不稳定蛋白,无规则卷曲是其蛋白质结构的主要结构元件,α-螺旋与β-折叠分散于整个多肽链中,并存在2个结构功能域。  相似文献   
7.
中国棉花转基因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刘方  王坤波  宋国立 《棉花学报》2002,14(4):249-253
近十年来 ,植物基因工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尤其是许多大田作物 (如水稻、玉米、烟草、番茄等 )的转基因产品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本文就中国棉花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主要包括抗虫性改良、抗除草剂性状改良、抗病性改良、抗逆性改良和品质性状改良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棉花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创新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二五期间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南海诸岛、及国外野生棉起源中心实地考察和广泛征集,新收集国内外棉花种质资源1220份,其中陆地棉986份、海岛棉176份、亚洲棉58份,所收集种质均已入国家中期库保存。收集的棉花种质资源分别在河南安阳、海南三亚、新疆阿拉尔进行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鉴定和特性鉴定。通过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重测序等技术对收集到的种质进行了分子鉴定,筛选到大量与纤维品质、抗黄萎病、抗旱、抗草甘膦显著关联的基因。在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基础上,通过辐射诱变、远缘杂交、复合杂交创造出优质、高产、抗逆等优异种质资源。通过展示向全国科研院所及公司发放棉花种质19 191份次。  相似文献   
9.
沱茶生化成分与品质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薄层色谱系统地分析了云南沱茶的生化成分和脂溶性色素成分,并采用感官审评方法评定了沱茶滋味和色泽各项品质因子,对沱茶生化成分、脂溶性色素成分与沱茶滋味和色泽形成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沱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等是构成滋味浓度的特征因子,氨基酸,酚/氨值和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值与配比是构成滋味醇度与爽度的特征因子.(叶绿素b 叶绿酸酯b)/胡萝卜素值和(叶绿素b 叶绿酸酯b)/(脱镁叶绿酸酯a 脱镁叶绿素a)的大小,能较合理地解释沱茶外形色泽、内质汤色、叶底色泽形成的化学实质.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茶叶中甲基化EGCG的分离方法和功能研究进展。茶叶甲基化EGCG分离方法有制备液相色谱(p HPLC)、高速逆流色谱(HSCCC)、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Toyopearl HW-40S中压柱层析等,主要具有抗过敏、保护肝脏、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哮喘、清除自由基等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