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前言在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往往要分析因素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寻找主导因子,这种研究过去常采用一元或多元统计法。这些方法不仅要求样本量大,而且要服从典型的概率分布。同时,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灰色性,即部分信息是确知的,部分信息是非确知的。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不但克服了上述不足,而且思路直观易懂,生物学意义简单明了。本文应用关联分析法探讨榆林地区林科所栽植的北京杨、大关杨、合作杨生长量与气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长江流域能源林现状与造林经营技术唐德瑞,李根前,何景峰,王迪海(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森林植物能源是无污染的传统优质再生能源。它分布广,产量高,能更新再生,生产容易,价格低廉,储藏容易,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有着其它能源无法比拟的优点。它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中国沙棘属于阳性树种,因此有些学者将其视为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先锋种群,而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它在自然状态下更新良好。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中国沙棘能够依靠克隆生长所赋予生理整合和觅养行为等特性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自身的繁殖和生存有效性,通过林窗更新和林缘扩散等途径维持种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4.
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回顾无性系无种群动态遗传后果、生理整合作用以及无性系生长格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林草复合系统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林草复合系统效益的研究仍在继续,营造技术发展迅速,理论研究逐步深化。今后应加强生物量与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种间关系作用方式,为林草复合模式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西南桦人工幼林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样地调查资料,分析了西南桦人工幼林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分上层高和平均高与立地腐殖质层厚度、坡位(由山顶到山脚)呈正相关,与土壤紧实度和石含量呈负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林分上层高、平均高与坡位、腐殖质层厚度和土壤石含量之间的方程,为西南桦人工林立地选择和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榆林地区的河北杨基因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搜集。所搜集的资源中包括优树64株,古树5株以及各类形态型、特异型。同时,还开展了基因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文中还就河北杨的生态地理和散生树选优效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利用遮阳网产生的不同光照强度(100%、70%、50%和20%的自然光照),研究了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当光照强度从20%逐渐增加到100%时,种群生长量、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地下克隆器官参数等增幅均呈二次抛物线变化,相对光照强度为50%~70%是其克隆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2)种群生长量、种群及各器官生物量、子株数量及萌蘖根生长量增幅最大时的光强分别为48.0%~61.7%、52.8%~53.6%、55.6%~57.6%,且分株生长量和种群生物量、萌蘖根生长量和子株数量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而营养生长和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权衡关系。(3)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种群以分株比较高大且分布相对密集为特征,生长格局倾向于集团型;在光照强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下,种群以分株比较矮小且分布相对稀疏为特征,生长格局倾向于游击型。当光照强度由低到高变化时,生长格局将由游击型到集团型再到游击型,形成一个觅养对策连续体。  相似文献   
9.
以滇西地区栽培的4个余甘子品种为试材,测定并分析其果实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余甘子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单果果肉重、单果果核重、果核纵径、果核横径9个外观性状及水分、没食子酸、总糖、还原糖、总酸、维生素C、粗纤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个营养成分指标多样性极其丰富,且不同余甘子品种间果实性状差异明显;果实外观性状间及营养成分指标间多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果实外观性状与营养成分指标间相关性较小;4个余甘子品种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分值由高到低顺序为保山3号>保山2号>保山1号>高黎贡山。  相似文献   
10.
采自楚雄州白马河林场云南松母树林的20株母树,分家系播种,测定了20个家系8个指标的田间发芽能力.结果表明:除发芽势外,其余指标在各家系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平均发芽时间、平均发芽系数、发芽指数、峰值、发芽值在各家系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发芽率和日均发芽率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依据这些发芽能力指标,对20个家系进行聚类,其中发芽能力较好的一类包括家系1、2、7.通过研究为了解家系间发芽能力的分化提供依据,为云南松的早期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