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林业   149篇
农学   166篇
基础科学   246篇
  117篇
综合类   1342篇
农作物   216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1006篇
园艺   218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Pang et Wang是控制稻飞虱种群暴发的主要寄生性天敌之一,高温是制约其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为了解35℃高温驯化获得的稻虱缨小蜂耐热品系(NR品系)的生防潜力,对不同温度下该品系的发育历期、有效积温、寄主卵选择、产卵量以及极端高温胁迫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与未经高温驯化的稻虱缨小蜂品系(HZ品系)相比,20℃时,NR品系雄蜂的发育速率显著高于HZ品系,这一差异主要表现在卵-幼虫中期和蛹期的发育时间明显缩短。NR品系在高温下能维持正常的产卵能力,35℃下NR品系产卵量仍能达到18.80粒/雌。NR品系有更强的耐极端温度的能力,50℃下NR品系雄蜂的热击倒时间为15.19 min,比HZ品系雄蜂长3.03 min。补充不同营养对NR品系的产卵量存在影响,35℃条件下补充10%蔗糖既能延长其寿命,也能提高产卵量。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驯化得到的稻虱缨小蜂品系在35℃高温环境中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寄生能力,具备适应稻田夏季高温环境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产卵选择性及其是否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本研究以玉米和小麦作为测试寄主,比较分析了草地贪夜蛾对两种作物不同部位的产卵选择性,并利用两性生命表方法研究了取食小麦、玉米对其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更喜欢在玉米上产卵,其在玉米、小麦叶片、玉米和小麦茎秆上的产卵量存在显著差异(df=102,F=15.593,P<0.05),以玉米叶片背面卵块数量(7.11±1.55)块/笼最高;草地贪夜蛾取食小麦可以完成生活史,但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和世代存活率低于取食玉米。取食玉米的幼虫发育历期为(16.31±0.15)d,显著高于取食小麦的(14.66±0.12)d,蛹期、蛹重、产卵前期、成虫寿命和世代周期无显著差异。取食小麦羽化出的雌虫寿命、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取食玉米,分别为(16.39±0.40)d、(976.31±57.21)粒和(14.64±0.32)d、(831.57±30.55)粒。生命表参数显示取食玉米的净增殖率为363.14,显著高于小麦的258.63,但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平均世代周期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草地贪夜蛾在小麦上的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丝兰提取物作为脲酶抑制剂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在肉牛日粮中添加丝兰提取物进行育肥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比未添加丝兰提取物的日增重对照组多增重204.84g,提高44.34%,经t值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2组(丝兰提取物+磷酸脲)日增重比对照组多增重312.74g,提高67.69%,经t值检验,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2组比试验1组日增重多增重107.9g,提高16.18%,经t值检验,两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饲料中添加丝兰提取物结合磷酸脲对肉牛增重效果更显著,优于单纯添加丝兰提取物。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四川局部地区油菜根肿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油菜安全生产。以油菜菌核病和根肿病为防治对象,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利用其筛选的有益生防菌,选择双低和高芥酸油菜品种国豪油8号和绵油309,对其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分别在无和有根肿病史的水旱轮作地,开展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益生防菌包衣处理的菌核病发病率均低于没有包衣处理;包衣处理的不同品种产量均高于没有包衣处理,但品种间有差异;包衣处理过的高芥酸油菜品种绵油309的产量高于包衣处理过的双低油菜品种国豪油8号;在有根肿病史试验田种植的菌核病发病率低于无根肿病史试验田,产量高于无根肿病史试验田。包衣处理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黑皮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的光合光响应模型,为其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同源四倍体及其原二倍体黑皮冬瓜为试验材料,对8种经典的光合光响应模型适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能够表现出光抑制情况,但在拟合过程中出现暗呼吸速率为正值、光补偿点为负值及无法解释当光强达到饱和后光合速率快速下降的问题;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指数函数Ⅰ、指数函数Ⅱ无法直接求取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结合常用的光饱和点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光饱和点与实测值均存在较大的偏差,且指数函数Ⅱ在计算光饱和点时表现出明显的人为性,也无法拟合光抑制情况,但4种模型拟合得到的光补偿点均与实测值相差不大;指数修正模型因系数β为负值,无法求取四倍体黑皮冬瓜材料的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且拟合得到的四倍体黑皮冬瓜的光补偿点明显低于实测值;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计算得到的暗呼吸速率及二倍体黑皮冬瓜的光饱和点明显低于实测值,但获得的四倍体及其二倍体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实测值最接近,说明其在拟合最大净光合速率上有优势;整体上分段函数计算得到的黑皮冬瓜的各光合参数与实测值最为接近,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也能很好的拟合发生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曲线。分段函数拟合同源四倍体及其原二倍体黑皮冬瓜光合光响应曲线效果较其他模型效果好,分段函数模型为黑皮冬瓜最适合的光合光响应模型。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蔬菜采后体内多环芳烃(PAHs)对人体的危害风险,以豇豆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洗洁精、食盐、米酒、米醋、植物油及清水分别对豇豆豆荚进行浸洗,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豇豆采后体内PAHs的含量,并筛选出豇豆体内PAHs的最佳净化方法。结果表明,米酒和米醋处理对豇豆体内PAHs的去除效果基本一致,其中米酒处理组的∑PAHs(美国环保局公布的优先监测的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总和)降低68.92%,米醋处理组的∑PAHs降低73.88%,且对萘、二苯并(a,h)蒽和茚并(1,2,3-c,d)芘等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清水浸洗可有效降低豇豆体内的茚并(1,2,3-c,d)芘含量,但会使菲的含量增加;食盐处理使∑PAHs增加了77.15%,主要表现在增加了2、3环PAHs在豇豆体内的积累;植物油处理可降低个别PAHs单体含量,但会引入其他PAHs单体,同时增加∑PAHs含量。毒性当量计算结果表明,米酒能有效降低豇豆体内的PAHs毒性,同时食盐处理也使豇豆体内的PAHs毒性当量降低。米酒和米醋能有效降低豇豆体内∑PAHs和二苯并(a,h)蒽的含量及其毒性当量。  相似文献   
7.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M9905株VP1、VP2基因分别或同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DUAL中,然后转化到DHIOBAC感受态细胞中与Bacmid杆状病毒穿梭载体进行转座重组,最后将重组子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分别或同时含VP1、VP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VP1、rBacVP2及rBacVP1—2。PCR扩增结果证实VP1、VP2基因重组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SDS-PAGE电泳分析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VP1、VP2基因在重组病毒中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凤城市红旗镇三义庙村彭家堡村民组大作土地文章,发展多种经营致富,使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该组共有47户,181口人,耕地26.7公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们不满足看摊守业,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搞荒山造林,栽种果树和发展蔬菜大棚生产。从1993年开始,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当地品种公鸡(笨鸡、土鸡)以其无污染、味道鲜美,成为市场上俏销、倍受消费者青睐的绿色食品。辽宁省凤城市农民广辟蹊径巧致富,利用山多、林多、草多、果园多等自然资源优势,将在农家饲养的当地公鸡移至山上放养,既提高了笨公鸡品位,又降低了饲养成本,每只鸡获利15~20元,经济效益显著,成为凤城市农村致富的新兴产业。  一、品种选择 家鸡山养要选择当地品种公鸡。辽宁凤城市选择当地芦花公鸡或庄河大骨鸡公鸡进行山养。雏鸡来源,一是用种蛋孵化;二是购买当地混合雏鸡。…  相似文献   
10.
据国外报道,小苏打可以替代饲料中的食盐,提高鸡的产蛋率,为了证实其作用,我们进行了试试。一、材料和方法 1.选用51周龄的肉用产蛋种母鸡1000只。 2.将母鸡分为两组,Ⅰ组为试验组600只,Ⅱ组为对照组400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