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梦香 《中国饲料》2023,1(7):72-78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百草霜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AS V”)幼鱼生长、肠道结构、消化酶和非特异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将1440尾异育银鲫“中科5号”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120尾鱼,其中3组分别投喂百草霜添加量为0.2%(A组)、0.4%(B组)、0.8%(C组)的试验组,另外1组投喂百草霜添加量为0%(D组)的对照组,进行为期7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四组中,C组生长最快,增重率较D组提高了15.49%(P < 0.05)|日增重A组和C组较D组分别提高了10.14%和15.99%(P < 0.05),C组为各组的最大值|A组肥满度和脏体指数显著高于D组(P < 0.05)|各试验组饲料系数比D组降低了9.02% ~ 20.90%。C组肠道结构完整,杯状细胞含量最多,肠绒毛排列整齐且高度最大(P < 0.05),褶皱个数最多。消化酶活性显示:C组淀粉酶(AMS)活性比D组提高了48.16%,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 < 0.05)|C组脂肪酶(LPS)活性较D组提高了24.97%(P < 0.05)|各试验组肠道胰蛋白酶(TRY)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随着百草霜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C组TRY活性最高,比D组提高了126.48%(P < 0.05)。非特异免疫酶活性显示:各试验组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随着百草霜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且差异显著(P < 0.05),但C组与D组(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 0.05)|各试验组肝脏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着百草霜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差异不显著(P > 0.05),C组比D组提高了12.78%(P < 0.05)|各试验组肝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随着百草霜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C组为各组最大值且较D组提高了62.58%(P < 0.05)|各试验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D组均有所提高,其中C组为各组最大值(P < 0.05)比D组提升了20.08%。在饲料中添加0.8%百草霜可有效提升异育银鲫“中科5号”幼鱼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组织结构,提升消化酶活性,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饲料系数,增强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百草霜|异育银鲫 “中科5号”|生长性能|消化酶|非特异免疫酶  相似文献   

2.
胡兵 《中国饲料》2021,1(11):78-83
为探讨饲料蛋白质水平与加工工艺(膨化饲料和颗粒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营养组成以及体色的影响,本试验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分别制备蛋白质水平为41%、43%和46%的3种膨化饲料和3种颗粒饲料,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第30天后,无论是饲喂颗粒饲料还是膨化饲料,饲料43%和46%蛋白质处理组对虾的增重率均显著高于41%蛋白质处理组(P < 0.05)。在第60天时,在41%和43%蛋白质水平下,膨化饲料组对虾的增重率均显著高于颗粒饲料组(P < 0.05)。无论是在膨化饲料还是颗粒饲料的条件下,饲喂46%蛋白质对虾的肥满度均显著高于41%蛋白质处理组(P < 0.05)。无论是饲喂颗粒饲料还是膨化饲料,43%和46%饲料蛋白质处理组对虾的体粗蛋白质含量和体表a*值均显著高于41%蛋白质处理组(P < 0.05)|同时,在41%和43%饲料蛋白质处理条件下,膨化饲料组对虾的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颗粒饲料组(P < 0.05)|在不同蛋白质水平下,颗粒饲料处理组对虾体表a*值显著高于膨化饲料处理组(P < 0.05)|当饲喂颗粒饲料时,43%和46%饲料蛋白质处理组的L*值显著高于41%蛋白质处理组(P < 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相比于饲料中41%的蛋白质水平, 43%和46%的蛋白质可促进凡纳滨对虾幼体的生长,增加体蛋白质含量,改善对虾体表的色泽。同时,在蛋白质水平为41%和43%时,膨化饲料可促进对虾生长和体蛋白的沉积,其效果优于颗粒饲料,但其对对虾体表色泽的提升效果欠佳。 [关键词] 蛋白质|加工工艺|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体色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使用猪肉粉部分替代鱼粉或鸡肉粉对全养殖周期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的影响。以含20%秘鲁日本级鱼粉和22.6%鸡肉粉为对照组(标记为C),使用猪肉粉8%、16%分别替代鱼粉(分别标记为FM8、FM16)或鸡肉粉(分别标记为PM8、PM16),按照等氮等能原则制作5组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将2500尾初始体重55 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5组,饲养186 d,期间取样3次,养殖阶段分为60 d(D60)、122 d(D122)、186 d(D186)。结果表明,整个养殖周期,各实验组较对照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方面,FM8在D 60养殖阶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利用方面,各实验组较对照组饲料系数在D60和D122养殖阶段无显著差异(P>0.05);在D186阶段随猪肉粉使用水平升高,饲料系数提高,FM16和PM16组显著高于C组和FM8组(P<0.05)。替代后,全养殖周期,C组大口黑鲈肥满度均高于其他各组,在D186阶段,FM16组和PM16大口黑鲈肥满度显著低于C组(P<0.05);各组...  相似文献   

4.
袁勇  李玉  李强  潘晓荣 《中国饲料》2023,(14):118-121
文章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中DDGS替代玉米对奶牛泌乳性能、乳品质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取80头品种、胎次相同,产奶量、泌乳天数接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D0组)根据全混合日粮调配奶牛基础日粮,试验1(D10组)、2(D20组)、3组(D30组)分别采用10%、20%、30%?DDGS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原料,试验为期60?d。结果表明:(1)D20组、D30组总产奶量显著高于D0组、D10组(P <0.05),D20组、D30组平均日产奶量显著高于D0组、D10组(P <0.05),D20组料奶比显著低于D0组(P <0.05)。(2)D20组、D30组乳脂率显著高于D0组、D10组(P <0.05),D20组、D30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D0组(P <0.05),D20组、D30组总固形物显著高于D0组(P <0.05)。(3)D10组、D20组、D30组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D0组(P <0.05),D20组、D30组乙酸占比显著高于D0组、D10组(P <0.05),D20组、D30组丙酸占比显...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叶黄素、胡萝卜素阿卜酯、辣椒红素四种增色剂对锦鲤生长、形体、体色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1050尾体重(19.28±0.51)g单色红锦鲤随机分为1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试验鱼,每种增色剂设3个梯度(50、100.200 nag/kg),另设虾青素400 mg/kg组和不加增色剂的对照组,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四种增色剂对锦鲤的生长、体色、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锦鲤形体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增色剂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抗氧化能力均低于对照组;(3)锦鲤体表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排序为:辣椒红素200 mg/kg组>辣椒红素100 mg/kg组>胡萝卜素阿卜酯100 mg/kg组>叶黄素200nag/kg组>其他增色剂组>对照组.因辣椒红素的增色效果较好,且其价格低廉,故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将辣椒红素作为锦鲤增红的最佳增色剂,其在饲料中的最佳添加量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6.
李兆河 《中国饲料》2022,1(10):76-79
文章旨在探讨饲料添加不同浓度的低聚异麦芽糖对锦鲤生长性能、血液参数及抗氧化性的影响。试验挑选体质健壮、规格一致的240尾锦鲤,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第一组饲喂基础饲料(CK组),第二组饲喂低聚异麦芽糖(IMO)添加量0.2%的饲料(T1组),第三组饲喂IMO添加量0.4%的饲料(T2组),第四组饲喂IMO添加量0.6%的饲料(T3组),试验共8周。结果显示,T2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最高,显著高于CK组(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各试验组血液免疫及抗氧化指标均表现不同程度增高,T2组增加幅度最大|其中各试验组过氧化物酶(CA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T3组溶菌酶(LYS)活性、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补体C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组酸性磷酸酶活性(ACP)、补体C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丙二醛(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T2与CK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本试验研究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低聚异麦芽糖具有提高锦鲤生长性能,改善血液免疫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其中低聚异麦芽糖添加量为0.4%时效果最佳。 [关键词]低聚异麦芽糖|锦鲤|生长|免疫|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7.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含量水平粗脂肪对禾花鲤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机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究饲料中最适粗脂肪水平。试验选用均重为(4.41±0.01)g的禾花鲤525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配制粗脂肪水平为6%、8%、10%、12%和14%的五种等氮不等能饲料。养殖周期63天。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粗脂肪水平的升高,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P<0.05),10%、12%、14%组显著低于6%组;蛋白质效率呈上升趋势(P<0.05),12%、14%组的显著高于6%;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肥满度呈上升趋势(P<0.05),14%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脏体比、肝体比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粗脂肪水平增高,全鱼鱼体粗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12%、14%组显著高于其他组;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14%显著低于其他组;全鱼粗蛋白、灰分含量无显著变化。随着饲料中粗脂肪的增加,鱼体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呈下降趋势(P<0.05),6%组显著高于其他组,白蛋白/球蛋白呈先上升...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柴胡及其提取物对锦鲤幼鱼生长、生理生化、肝脏抗氧化及抗菌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21.0±0.5) g的锦鲤幼鱼36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锦鲤幼鱼。K组、C组和T组锦鲤幼鱼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基础饲料+5‰柴胡生粉和基础饲料+5‰柴胡提取物。试验期14 d。结果显示,锦鲤幼鱼血清中,14 d时,C组的溶菌酶(LZM)和C组、T组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0 d,并显著高于K组(P<0.05)。锦鲤幼鱼肝脏中,14 d时C组的LZM、酸性磷酸酶(ACP)和T组的AKP活性显著高于0 d (P<0.05)。14 d时,C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0 d (P<0.05),丙二醛(MDA)含量低于0、7 d。攻毒试验中,24 h内K组锦鲤幼鱼的死亡率为41.7%;C组死亡率为18.3%,保护率为56%;T组死亡率为21.7%,保护率为48%。C组锦鲤幼鱼血清中48 h的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显著高于24、96 h (P<0.05);C组、T组48 h的免疫球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饲料脂肪水平(3%、6%、9%、12%、15%、18%)对大规格松浦镜鲤越冬前后生长、体成分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前期进行完大规格松浦镜鲤对饲料脂肪适宜需要量的研究试验后,在每一个网箱中保留规格齐整,质量为(609.70±49.93)g的20尾大规格鲤鱼进行越冬试验,共18个网箱(2.0 m×2.0 m×2.0 m),时间为2019年10月31日至2020年4月28日。越冬期间水温3 ~ 8 ℃。结果表明:6%脂肪组的质量损失率显著低于3%组及18%组(P < 0.05)。各脂肪组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 > 0.05)。越冬后,18%脂肪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3%、6%和12%脂肪组(P < 0.05),各组间肝体比下降比无显著差异(P > 0.05),以6%脂肪组为最低。6%脂肪组越冬后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显著高于15%组和18%组,且其下降率为最低,显著低于3%组和18%组(P < 0.05)。3%脂肪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 < 0.05),6%组和9%组的肌肉粗脂肪下降比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 < 0.05)。越冬后18%脂肪组的肝胰脏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除15%组外的其余各组(P < 0.05),其下降比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 < 0.05)。3%组肌肉水分含量为最高,显著高于6%组(P < 0.05),且其水分增加比亦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 < 0.05)。脂肪合成相关的脂肪酸合成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及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的基因表达量均以6%组为最高,其中脂肪酸合成酶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 < 0.05),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3%、15%及18%组(P < 0.05)。脂肪分解相关的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的基因表达量3%组和6%组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 < 0.05)。越冬试验发现,6%脂肪组能够使体质量损失率及肥满度降低比最小化,在越冬后保持了较高的肌肉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使鱼体自身内源脂肪合成能力增强而分解能力减弱,更利于维持体质,便于越冬后机体代谢能力的恢复。 [关键词] 越冬|饲料脂肪|松浦镜鲤|体质量损失率|脂代谢  相似文献   

10.
刘祥  易新文  胡毅  钟蕾 《中国饲料》2023,1(3):95-103
为精确斑点叉尾鮰蛋白需求量及其饲料中喷浆玉米皮的添加量,试验以初始体重(50.0±0.2)g的斑点叉尾鮰作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上添加0%(对照组,CON组)、3%(CG3组)、6%(CG6组)和9%(CG9组)的喷浆玉米皮配制成蛋白含量依次为34%、35%、33%、32%的四种饲料,研究其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体色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试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各组间斑点叉尾鮰增重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CG3、CG6、CG9组斑点叉尾鮰腹脂率显著降低(P <0.05),但CG3、CG6、CG9组斑点叉尾鮰背部肌肉b*值均显著提高(P <0.05);CON、CG3组斑点叉尾鮰肠道肌层厚度显著高于CG6、CG9组(P <0.05);各组间斑点叉尾鮰肠道优势菌门均为梭杆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与对照组相比,CG9组使斑点叉尾鮰肠道梭杆菌门、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下降,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上升。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喷浆玉米皮低于9%(粗蛋白质水平32%)时不影响班点叉...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不同水平抗菌肽对大口黑鲈生长代谢的影响,试验以不含抗菌肽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50 mg/kg(D1组),100 mg/kg(D2组),150 mg/kg(D3组),200 mg/kg(D4组)抗菌肽为试验组,在养殖水箱中饲喂初始平均体质量(12.49±0.2)g的大口黑鲈幼鱼,养殖8周后测定试验鱼的生长性能、饲料表观消化率、鱼体成分、营养代谢等相关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和体组成方面,各组试验鱼增重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与对照组相比,D4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升高6.58%(P <0.05);D3和D4组饲料转化率分别显著升高9.4%和10.8%(P <0.05);各组试验鱼全鱼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均无显著差异(P> 0.05),D3组脏体比比对照组显著升高9.4%(P <0.05);(2)消化吸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D2和D3组前肠钠钾ATP酶活性分别显著升高32.35%和39.04%(P <0.05),前肠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显著升高12.09%和10.05%(P <0.05),肝脏溶菌...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蝉花菌质对大黄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能力、血清免疫能力、肠道形态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大黄鱼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将初始体重为(273.07±14.90) g的180尾大黄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网箱,每个网箱20尾。3组试验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IC0组,作为对照组)、基础饲料+2%蝉花菌质(IC2组)、基础饲料+6%蝉花菌质(IC6组)。养殖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1)IC6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显著高于IC0组(P<0.05);IC2组的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显著高于IC0和IC6组(P<0.05);各组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2)与IC0组相比,IC2组肌肉和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IC6组肌肉和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水分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IC0组相比,IC6组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 <0.05);IC2...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研究饲料添加不同水平赖氨酸对鳜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及生化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2.75±0.08)g的鳜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赖氨酸水平D1组(1.52)(%干重,下同)、D2组(1.88)、D3组(2.16)、D4组(2.58)、D5组(3.02)、D6组(3.49)的等氮等能饲料。结果表明,饲料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可提高鳜幼鱼的终末体重、日增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在终末体重上,D4组显著高于D1组、D2组、D3组(P<0.05)。日增重D4组显著高于D1组、D2组、D3组和D6组(P<0.05),D5组和D6组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D4组显著高于D1组、D2组、D3组(P<0.05)。饲料系数D4组显著低于D1组、D2组、D3组差异显著(P<0.05)。不同赖氨酸水平对鱼体蛋白质、脂肪、水分无显著影响(P>0.05),鱼体中灰分水平随各组赖氨酸水平增加有升高趋势,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鳜幼鱼饲料中赖氨酸水平为2.90%,占饲料蛋白质的5.58%,生长和饲料利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鳜幼鱼|赖氨酸|生长|饲料利用|生化组成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木薯淀粉水平对全养殖周期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的影响。使用木薯淀粉8%、11%、15%制作3组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将2250尾初始体重46 g的大口黑鲈按照木薯淀粉水平随机分为3组,饲养192 d,期间取样3次,养殖阶段分为63 d(D63)、134 d(D134)、192 d(D192)。结果表明,整个养殖周期,15%木薯淀粉组大口黑鲈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低,其中在D63和D192养殖阶段,显著低于8%木薯淀粉组(P<0.05);11%木薯淀粉组在D63和D134养殖阶段,生长表现与8%木薯淀粉无显著差异(P>0.05),在D192养殖阶段,11%木薯淀粉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8%木薯淀粉组(P<0.05)。整个养殖周期,随着木薯淀粉水平的提高,大口黑鲈饲料系数升高,大口黑鲈脏体比、肝体比和白肝比例升高。综合大口黑鲈生长、饲料利用等指标,建议350 g以内和350 g以上的大口黑鲈饲料中木薯淀粉的使用量分别不超过11%(饲料淀粉含量11.48%)和8%(饲料淀粉含量9.43%)。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黑水虻幼虫干虫、虫粉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选取初体重为(6.87±0.62)g的乌鳢幼鱼13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分别用黑水虻幼虫干虫(BSF,粗蛋白33.30%、粗脂肪39.20%)、黑水虻幼虫虫粉(DBSF,粗蛋白53.00%、粗脂肪11.80%)替代基础饲料(鱼粉含量40%)50%的鱼粉。试验包括鱼粉组(D0组)、干虫组(D1组)和虫粉组(D2组)三种硬颗粒缓沉性饲料,开展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黑水虻干虫和虫粉替代50%鱼粉对乌鳢生长性能、饵料系数和成活率等无显著性影响(P>0.05)。与鱼粉组(D0组)相比,黑水虻干虫对乌鳢的摄食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P<0.05),脏体比显著提高(P<0.05)。黑水虻干虫和虫粉替代试验饲料50%鱼粉对鱼体和肌肉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干虫组(D1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肌肉粗脂肪显著高于鱼粉组(P<0.05)。替代50%鱼粉后干虫组(D1组)和虫粉组(D2组)肌肉部分必需氨基酸含...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草鱼实用配方中脂肪的适宜含量,试验以草鱼实用配方配制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2%、3%、4%和5%的豆油,制成6种试验饲料。试验选取初始体质量(104.0±7.7)g的草鱼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养殖周期60 d。结果 表明:(1)在饲料脂肪水平为5.72%~7.65%时,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未添加脂肪组(P <0.05),饲料系数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2)在饲料脂肪含量为6.48%时,草鱼增加单位体质量所消耗的饲料蛋白质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3)草鱼肝胰脏组织切片显微观察显示,6组草鱼肝胰脏细胞均排列整齐、大小均一、细胞膜分界明显,总体较健康,但有随饲料脂肪水平提高,细胞质中白色部分增多现象。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比较生长和饲料利用率,草鱼幼鱼饲料脂肪最适含量为6.3%~6.5%。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虾青素对秀丽白虾亲虾抗氧化、繁殖及免疫能力的作用。试验选取3种等氮等脂饲料,通过加入加丽素红(含虾青素),使饲料内虾青素含量分别达到5%、10%、15%,依次标记为低、中、高3种含量组。试验选择雌雄亲虾各90尾,随机分配到18个培育池,每池10尾雌(雄)虾,试验为期10周。结果表明:(1)低含量组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低于其余2组(P <0.05),高含量组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其余2组(P <0.05)。(2)3组亲虾性腺指数、产卵数量等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中含量组雌虾卵黄蛋白含量高于高含量组(P <0.05),与低含量组无显著差异(P> 0.05)。(3)高含量组溶菌酶活性、转化生长因子含量高于其余2组(P <0.05),低含量组核因子含量低于其余2组(P <0.05),高含量组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低于其余2组,白介素含量随虾青素含量增加而提升(P <0.05),3组无显著差异(P <0.05)。综上所述,使用合理含量的虾青素饲料可提升亲虾的抗氧化与免疫力,提升卵黄蛋白含量,从而提升亲虾的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吕云云 《中国饲料》2022,1(15):123-137
为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皱纹盘鲍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以(1.28±0.26)g皱纹盘鲍为研究对象,设置五组养殖试验,其投喂频率分别是2次/d、1次/d、投喂1 d停喂1 d、投喂2 d停喂1 d、投喂3 d停喂1 d ,标记为A、B、C、D、E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粒鲍鱼。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1)成活率以B、E组最高,与A、D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显著高于C组(P < 0.05)。B组增重率(45.83%)和终末平均体重(1.87 g)最高,较C组分别提高了4.68个百分点、0.06 g(P < 0.05),和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2)C组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 0.05),A、B、E组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 < 0.05),B组粗蛋白质含量较C组和D组分别提高了0.53个百分点和0.51个百分点(P < 0.05),与其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3)胃蛋白酶活性以C组(12.09 U/mg prot)最高,较A、B、E组分别提高了0.48、0.41、0.12 U/mg prot(P < 0.05),C、D、E组的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 0.05)。综上所述,1次/d的投喂频率,皱纹盘鲍的生长性能最佳,但投喂3 d停喂1 d组的生长性能与其无显著性差异,生产上为节约养殖成本,可采取投喂3 d停喂1 d的投喂频率,该结果可为皱纹盘鲍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投喂频率|皱纹盘鲍|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饲料中不同浮萍添加水平对大正三色锦鲤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以及消化能力的影响。配制浮萍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3%、6%、9%、13%、14%的6种等蛋白(38.6%)饲料,饲养初重为(42.19±1.32)g大正三色锦鲤8周,分别记为Diet 1(0/13)、Diet 2(3/10)、Diet 3(6/7)、Diet 4(9/4)、Diet 5(13/1)、及Diet 6(14/0)6组。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10尾鱼。结果表明:(1)饲料中浮萍替代菜粕的量在13%时,大正三色锦鲤的抗氧化能力最强,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较对照组提高41.99%、20.85%(P0.05)。(2)Diet 5(13/1)组锦鲤的免疫能力提高并达到最佳状态,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与碱性磷酸酶(AKP)较对照组提高66.61%、73.27%(P0.05)。(3)浮萍添加量在13%时,大正三色锦鲤各项消化酶活性达到最佳,前肠蛋白酶活性与脂肪酶活性较对照组提高了38.18%、58.22%(P0.05)。因此,建议在饲料中添加13%的浮萍。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青贮玉米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初始体重[(338.50±25.28)kg]和日龄接近的西门塔尔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其中,对照组(CON组)饲喂玉米秸秆常规粗饲料,其余3组分别用33.3%、66.6%、100%的青贮玉米等量替代玉米秸秆,分别记为SC33.3%组、SC66.6%组、SC100%组,试验为期45?d。结果显示:(1)SC33.3%组、SC66.6%组、SC100%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ON组(P <0.05),SC66.6%组肉牛的料重比显著低于CON组(P <0.05);(2)SC66.6%组肉牛血清中球蛋白浓度显著高于CON组(P <0.05),SC33.3%组、SC66.6%组、SC100%组肉牛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CON组(P <0.05),SC66.6%组、SC100%组肉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浓度显著低于CON组、SC33.3%组(P <0.05);(3)SC66.6%组、SC100%组牛肉亮度L*显著低于CON组(P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