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鸭α-干扰素基因疫苗pcDNA-SDIFN-α分别按每只1、3和6μg剂量采用基因枪轰击方式免疫樱桃谷鸭,以PBS、空载体质粒pcDNA 3.1(+)和鸭瘟弱毒疫苗为对照,注射后第15 d给每只鸭人工感染鸭瘟强毒.结果显示,1μg pcDNA-SDIFN-α免疫鸭有3/12死亡,PBS和空载体注射鸭分别有5/12和4/12死亡;3μg和6μg pcDNA-SDIFN-α免疫鸭以及鸭瘟弱毒疫苗免疫鸭100%受到保护.3个剂量pcDNA-SDIFN-α免疫鸭外周血鸭瘟病毒DNA含量显著低于PBS和空载体对照组,而3个pcDNA-SDIFN-aα免疫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基因枪轰击pcDNA-SDIFN-α免疫鸭后能产生一定的抗鸭瘟强毒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成功筛选出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效果较好的中药组方P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21日龄雏鸭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IFN-γ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该组方对鸭只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P1组(预防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y组(阳性对照组)与K组(健康对照组)(P0.05;P0.01),P2组(治疗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极显著高于K组(P0.01);P1组极显著提高鸭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1);P2组显著提高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5);P1组、P2组IL-6 mRNA的表达量有升高的趋势(P0.1)。说明组方P能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分泌IFN-γ及IL-6,提高机体抗病力和免疫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对笼养蛋雏鸭免疫功能及血液中激素指标的影响,将180只1日龄的健康金定蛋雏鸭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维生素E:15.4 IU/kg),第Ⅱ、Ⅲ、Ⅳ、Ⅴ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15、20、40 IU/kg的维生素E.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维生素E对笼养蛋雏鸭T3、T4、生长激素(GH)影响显著(P<0.05),但对血清皮质醇浓度影响不显著(P> 0.05);15 IU/kg维生素E添加组血清G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 IU/kg维生素E添加组血清T3、T4显著升高(P<0.05);以T4、GH估测的维生素E适宜添加量为20.0~20.5 IU/kg.(2)IgA、IgM、IgG、白介素-2含量随着日粮维生素E水平升高有增加的趋势,其中15 IU/kg维生素E添加组IgA、IgM、白介素-2显著升高(P<0.05).(3)饲粮中添加15 IU/kg的维生素E胸腺、法氏囊指数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但脾脏指数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IgA、IgM、白介素-2估测维生素E适宜添加量为18.7~20.5 IU/kg.综合考虑,蛋雏鸭饲粮中维生素E适宜添加量为18.7~20.5 IU/kg.  相似文献   

4.
在成功筛选出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效果较好的中药组方P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21日龄雏鸭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IFN-γ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该组方对鸭只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P1组(预防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y组(阳性对照组)与K组(健康对照组)(P〈0.05;P〈0.01),P2组(治疗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极显著高于K组(P〈0.01);P1组极显著提高鸭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1);P2组显著提高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5);P1组、P2组IL-6 mRNA的表达量有升高的趋势(P〈0.1)。说明组方P能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分泌IFN-γ及IL-6,提高机体抗病力和免疫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广东部分地区采集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经半数致死量测定确定病毒毒力。取 1d无DHN病史、没有注射过DVH疫苗的健康仙湖三号鸭 2 0 0只 ,经 1周适应饲养后 ,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 ,弱毒株组 (S组 ) ,中毒株组 (M组 )以及强毒株组 (H组 ) 4个组 ,每组 5 0只。试验组背部肌肉分别注射 0 .3mL弱毒株、中毒株、强毒株的稀释液 ,对照组背部分点注射等量稀释液 ,隔离饲养。在攻毒后 1,3,5 ,7d采血 ,分别用形态学方法和酸性 -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 (ANAE)测定鸭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及ANAE阳性率。结果表明 :在整个试验期内 ,中毒组和强毒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 (或极显著 )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弱毒组仅在攻毒后 5d ,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下降 (P <0 .0 5 ) ,其它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这些变化与病毒毒力有关 ;试验组在 3,5 ,7d测定时 ,与对照组相比 ,淋巴细胞转化升高 ,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P <0 .0 5或P <0 .0 1) ,这些变化与病毒毒力无关。提示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能抑制淋巴细胞的转化 ,这种抑制作用与毒力有关 ;攻毒组ANAE阳性率升高 ,不受病毒毒力强弱的影响。这些结果的不一致性 ,说明机体受到抗原侵袭时 ,免疫系统各组感受性发生的先后次序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注射重组鸡γ-干扰素(rChIFN-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90只健康14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于14、21和28日龄每只鸡皮下注射含rChIFN-γ 50μg(试验组Ⅰ)和100μg(试验组Ⅱ)的PBS缓冲液1 mL,对照组同期每只注射PBS缓冲液1 mL.每次注射rChIFN-γ 7 d后,对各组肉鸡进行翅下静脉采血,并于35日龄剖杀肉鸡摘取免疫器官.研究表明:①35日龄试验组Ⅰ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35日龄试验组Ⅱ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35日龄试验组Ⅰ的白细胞介素-2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④35日龄试验组Ⅰ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肉鸡每7天注射一次rChIFN-γ,可提高35日龄肉鸡的免疫机能,促进肉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水平对笼养蛋雏鸭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健康1日龄金定蛋雏鸭18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Ⅴ组)分别饲喂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20、40、60、80 mg/kg锌(ZnSO4·7H2O)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Ⅲ、Ⅳ组蛋雏鸭的料重比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雏鸭平均日增重、料重比随饲粮锌水平的增加呈明显的二次曲线变化,以此为指标估测的锌适宜添加水平分别是50.4和54.7 mg/kg;2)Ⅲ组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CuZn-SOD)活性、肝脏丙二醛(MDA)含量、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估测的锌适宜添加水平分别是44.6、47.8、55.7、43.4、54.2 mg/kg,而血清MDA含量、血清GSH-Px活性和肝脏CuZn-SOD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Ⅲ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蛋雏鸭采食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含锌33.3 mg/kg)时,锌的适宜添加水平为55.7 mg/kg.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板蓝根及醋五味子对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雏鸭的治疗效果,试验将120只7日龄DTMUV抗体阴性雏鸭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每组30只;饲养至15日龄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攻毒DTMUV,同时两个药物组每日按体重口服相应药物1 g/kg,观察并记录各组临床症状及存活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在攻毒后第3,6,9,12天每组处死3只雏鸭,观察剖检病变并检测心脏、肝脏、脾脏和脑组织的病毒载量,并对第12天的上述组织进行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表明:病毒对照组出现神经症状等典型临床症状并发生死亡,而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且无死亡,存活率显著高于病毒对照组(P<0.05)。病毒对照组脾脏肿大、出现大理石样花纹,心包有纤维素性渗出,脑膜严重充血、出血,肾脏苍白、出血;板蓝根组脾脏、心脏、大脑、肾脏的病变不明显;醋五味子组脾脏出现大理石样花纹,脑膜轻微充血。病毒对照组肝细胞严重空泡变性、坏死,大脑见小胶质细胞结节,脾脏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肝细胞变性程度减轻,大脑未见小胶质细胞结节,脾脏淋巴细胞数增加,其中板蓝根组效...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北京雏鸭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免疫机能和血清激素的影响。选取320只1日龄健康的北京鸭公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实测值分别为0.65%(对照)、0.69%、0.81%、0.88%和0.98%,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照组雏鸭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胸肌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雏鸭胸肌率显著低于0.69%、0.81%、0.88%水平组(P0.05)。3)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法氏囊重和胸腺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照组雏鸭法氏囊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雏鸭胸腺重显著低于0.81%、0.88%水平组(P0.05)。4)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0.81%水平组的血清T3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98%水平组(P0.05)。5)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与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胸肌率呈二次曲线关系,并当三者达到最高值时北京雏鸭的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860%、0.852%和0.837%。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苏氨酸可提高雏鸭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辣木梗粉,研究其对1~28日龄蛋雏鸭生长、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探讨辣木梗粉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三穗蛋雏鸭135只,随机分为3组(Ⅰ~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鸭。采用基础饲粮加辣木梗粉进行饲喂,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g/kg和40 g/kg辣木梗粉,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20 g/kg辣木梗粉添加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分别比空白对照组和40 g/kg辣木梗粉添加组显著提高8.6%和9.8%(P <0.05);20 g/kg和40 g/kg g辣木梗粉添加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比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11.8%和18.3%(P <0.05);40 g/kg辣木梗粉添加组的料重比(F/G)分别比空白对照组和20 g/kg辣木梗粉添加组显著降低16.2%和14.1%(P <0.05);20 g/kg和40 g/kg辣木梗粉添加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39.1%和49.5%(P <0.05);20 g/kg辣木梗粉添加组的免疫蛋白M(IgM)含量比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6%(P <0.05);20 g/kg辣木梗粉添加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减少33.16%(P <0.05)。综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辣木梗粉可提高1~28日龄蛋雏鸭的免疫及抗氧化功能,对辣木梗粉在蛋雏鸭的应用上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选择32只60日龄雌性性成熟大鼠分为4组,分别肌肉注射pcDNA-DPPISS-DINH(试验组1) 50 μg,pcDNA-DPPISS-DINH-mC3d3 (试验组2) 50 μg,空载体pcDNA3.1 (对照组1) 50 μg,生理盐水(对照组2)1 mL.首次免疫20、40 d后各组分别同剂量同样免疫程序加强免疫注射1次.结果发现,试验1和2组卵巢的重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2,但试验1和2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卵巢成熟卵泡发育个数和FSH的浓度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对照1和2组(P<0.05);加强免疫第40天,试验1、2组的E2的浓度分别显著高于本试验组免疫前第0天,免疫后第20天的激素浓度;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各个免疫试验时间LH的浓度在统计上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证明,应用重组抑制素真核表达质粒pcDNA-DPPISS-DINH-mC3d3(试验组2)免疫动物可以促进大鼠卵泡的发育,可提高血浆FSH、E2水平,为抑制素基因免疫大动物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建昌鸭后备种鸭限制饲喂效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63只建昌鸭后备种鸭,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传统的饲养管理方法,试验组限制饲喂。结果表明:产蛋期成活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9.49%,差异极显著(P<0.01);种蛋合格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2.20%,差异显著(P<0.05);种蛋受精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6.8%,差异极显著(P<0.01);种蛋入孵出雏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0.45%,差异极显著(P<0.01);按入舍鸭计算每只鸭产蛋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多产31枚,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绿狐尾藻对武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以确定绿狐尾藻在临武鸭饲粮中适宜添加水平。选用30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临武鸭48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1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组、3组分别饲喂含10%、20%绿狐尾藻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44和58日龄时进行屠宰,测定活体重、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皮脂率和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1)30~44日龄和45~58日龄,3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2组、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但2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44和58日龄,各组之间活体重、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和皮脂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3组胸肌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44日龄,各组之间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58日龄,3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P0.05),各组之间胸腺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临武鸭饲粮中添加10%的绿狐尾藻,对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以鸭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模型对设计的18条CpGODNs进行筛选获得鸭特异性的CpGODN,并与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HB株)联用评价免疫效果。分别通过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CpG作用后的刺激指数和相关免疫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从而确定最优的CpGODN,后用阻断ELISA测定其与HB株灭活苗联用免疫北京鸭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通过细胞增殖试验初筛发现刺激指数最高的CpGODN为B-2、C-3和P-4;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P-4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4、IL-6、IL-10和IFN-α以及TLR21mRNA表达水平最高;P-4与灭活苗联用后,第14、28、42和56天的抗体阻断率P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P-4对鸭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刺激活性,与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苗联用可促进早期抗体的产生并提高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吲哚对高邮鸭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高邮鸭2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公、母各7只)。试验组添加吲哚浓度分别为100、250、400 mg/kg,分别在试验期的第7、14、21天和28天每重复组随机屠宰公、母鸭各1只,测定各组高邮鸭的生产性能,并采取全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阶段的不同试验组高邮鸭体重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第28天时(49日龄),试验Ⅰ、Ⅱ、Ⅲ组体重分别上升0.33%(P> 0.05)、0.54%(P> 0.05)、2.38%(P> 0.05);在试验第3周(36~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的采食量分别下降16.19%(P <0.05)、26.83%(P <0.01)、12.90%(P <0.05),各阶段的不同试验组高邮鸭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 0.05)。(2)饲养期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TBILI、DBILI、ALT、AST、A...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单宁酸对北京鸭屠宰性能、抗氧化指标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取1 200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Z型北京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00 mg/kg、200 mg/kg、300 mg/kg的单宁酸,试验期38 d。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单宁酸可显著降低北京鸭料重比(P0.05),而对平均出栏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单宁酸对北京鸭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3)200 mg/kg、300 mg/kg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200 mg/kg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各试验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4)100 mg/kg、200 mg/kg组肝脏GSH-Px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所有试验组肝脏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肝脏MD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5)300 mg/kg组胸腺指数(P0.05)和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1),所有试验组法氏囊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单宁酸能提高北京鸭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促进免疫器官发育,且不会对北京鸭屠宰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21日龄雌性临武鸭300羽,分别设3、4、5、6、7只/m~2 5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网床面积为2m~2),试验期42d。结果表明:不同饲养密度组间试鸭平均采食量和存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7只/m~2组试验鸭末重和日均增重均显著低于3、4、5只/m~2组(P0.05);而料重比以7只/m~2组最高,显著高于3只/m~2组(P0.05);3、4、5和6只/m~2 4个饲养密度组间试验鸭末重、日均增重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总体上试验鸭末重、日均增重和料重比项指标均表现出以下规律:3只/m~2组最好,其次为5、4和6只/m2,7只/m2组最差。回归分析表明,平均日增重随饲养密度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关系:y日增重=-0.1464x2+1.0313x+19.777(P=0.003,R2=0.9277),求导得出饲养密度为3.53只/m~2时,试鸭获得最大平均日增重21.59g/d。结合生产实际,21~63日龄临武鸭网上平养密度以3.5~5只/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细胞免疫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1日龄仙湖鸭72只,随机均分为9组,其中1~8组为试验组,第9组为对照组。各试验组按不同的免疫次数、首免龄期、接种剂量,进行鸭疫里默氏杆菌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对照组不作接种。各试验组(包括对照组)在免疫前及免疫后每周采血一次,涂片,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反应学方法进行染色,用油镜检测计算T、B淋巴细胞百分比值。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2日龄、7日龄或14日龄首免,首次免疫1周后,雏鸭体内都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但2日龄免疫应答能力弱,7日龄较强,14日龄最强;两次免疫的细胞免疫效果比一次性免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9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n=18),分别肌肉注射10、50、100μg抑制素与乙肝表面抗原融合基因表达质粒(pCIS)、50μg空载体(pcDNA3.1)和100μL生理盐水。20 d后加强免疫1次,对每组中的12只大鼠进行2次加强免疫。结果发现抑制素抗体P/N值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而提高。100μg剂量组2次和3次免疫的成熟卵泡发育数分别比对照组多6.9和7.5个(P<0.05)。3次免疫后大鼠成熟卵泡发育数比2次免疫后显著提高(35.2±2.73 vs 31.0±0.92,P<0.05)。抑制素基因免疫组的胎盘数和窝产仔数高于对照组(P>0.05),抗体阳性鼠高于阴性鼠(P<0.05)。pCIS 3次免疫后抗体阳性鼠的抗体水平与成熟卵泡发育数的相关系数为0.45(P>0.05),与胎盘数的相关系数为0.77(P<0.05)。pCIS免疫大鼠动情期和产后血浆FSH水平高于对照组,抗体阳性鼠的血浆FSH水平高于阴性鼠,其中2次免疫后阳性组动情期FSH浓度极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这些结果表明,抑制素基因免疫大鼠可促进大鼠的卵泡发育,提高血浆FSH水平,为抑制素基因免疫大动物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重组鸭β-防御素-2制剂对肉鸭免疫性能与肠道绒毛的影响。将1 000只11日龄肉鸭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处理组4个重复,每重复50只肉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g/t杆菌肽锌;C、D和E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450和600 g/t的重组鸭β-防御素-2制剂。试验结果表明:胸腺指数,E组显著高于A、B和C组(P<0.05);A和D组均显著高于B和C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脾指数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法氏囊指数,除E组显著高于A组外(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重组鸭β-防御素-2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胸腺指数、脾指数及法氏囊指数均有增加的趋势。禽流感疫苗抗体效价E组显著高于A和B组(P<0.05),其余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重组鸭β-防御素-2制剂添加量的增加,禽流感抗体效价也有增加的趋势。十二指肠绒毛高度,C和D组均显著高于A和B组(P<0.05)。空肠绒毛高度,A组显著高于B、C、D和E组(P<0.05)。十二指肠与空肠隐窝深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重组鸭β-防御素-2制剂能提高肉鸭的免疫性能与肠道绒毛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