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鹅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快速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禽流感免疫胶体金试验诊断一发病率高、死亡快、疑似禽流感或禽Ⅰ型副粘病毒感染的鹅病例,结果为禽流感阴性;取病鹅肝、脾混合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分离鸡胚尿囊液能凝集鸡红细胞(RBC),HA滴度为6 log2,并可被康复鹅血清、抗鸡新城疫(NDV)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禽流感(H5、H9)标准阳性血清抑制。分离病毒人工感染易感雏鹅,引起100%的发病和死亡,并有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和病变;人工感染42日龄SPF鸡出现100%的发病和死亡。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变情况、免疫胶体金试验以及病毒分离和鉴定,证明该鹅群患禽Ⅰ型副粘病毒病。说明用禽流感免疫胶体金试验可以实现对禽流感、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用SPF鸡胚从江苏省某一患病鹅群的肝、脾混合病料组织悬液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毒株能凝集(HA)鸡红细胞(RBC),HA为26,并可被康复鹅血清、抗鸡新城疫(NDV)阳性血清、抗鸽NDV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禽流感(H5、H9)标准阳性血清抑制。人工感染易感雏鹅,引起100%的发病和死亡,并有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和病变;人工感染42日龄SPF鸡出现100%的发病和死亡。对该分离株作致病性测定,按照国际上规定的NDV毒力型判定标准,测定了该毒株最低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为39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1.6,6周龄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2.67。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强毒力型禽副粘病毒I型(MPV-1),命名为鹅副粘病毒I型(GPMV-1)HG99株。  相似文献   

3.
用SPF鸡胚从江苏省某一患病鹅群的肝、脾混合病料组织悬液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毒株能凝集(HA)鸡红细胞(RBC),HA为2^6,并可被康复鹅血清、抗鸡新城疫(NDV)阳性血清、抗鸽NDV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禽流感(H5、H9)标准阳性血清抑制。人工感染易感雏鹅,引起100%的发病和死亡,并有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和病变;人工感染42日龄SPF鸡出现100%的发病和死亡。对该分离株作致病性测定,按照国际上规定的NDV毒力型判定标准,测定了该毒株最低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为39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1.6,6周龄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2.67。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强毒力型禽副粘病毒Ⅰ型(MPV-1),命名为鹅副粘病毒Ⅰ型(GPMV-1)HC99株。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临床疑似血清4型禽腺病毒与H9亚型禽流感、新城疫混合感染鸡的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通过接种鸡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PCR鉴定,确定该病例为三种病毒混合感染。动物回归试验证明,1 000 ELD_(50)病毒量对2日龄SPF鸡致死率达到100%,剖检病变呈现典型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而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病变特征不明显,说明混合感染中血清4型禽腺病毒病变非常典型,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则呈现非典型病变。  相似文献   

5.
正鹅副黏病毒病(GPM)是由禽副黏病毒Ⅰ型(APMV-I)引起的不同日龄鹅均可感染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消化道病理为主要特征,常可引起大批鹅死亡,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养鹅业的健康发展。1 病原特征鹅副黏病毒(GPMV)于1956年首次分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79年被定性为禽副黏病毒I型(APMV-I)。鹅副黏病毒和鸡副黏病毒均属于禽副黏病毒I型F基因型,但鹅副黏病毒属于F基因Ⅶ型毒株,而鸡新城疫病毒属于  相似文献   

6.
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由鹅传播的新型急性传染病,该病与鸡感染新城疫具有相类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2019年1月从甘肃某鹅场病鹅体内分离到一株副黏病毒,将病料处理后接种10日龄鸡胚,进行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最后进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具有血凝活性,可以用标准的新城疫阳性血清抑制血凝活性,可能导致未接种新城疫免疫鸡胚的100%死亡。动物试验证明该病毒对鸡具有100%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7.
采集疑似鹅副粘病毒病的鹅病料,通过鸡胚接种传代分离到1株病毒(HZ株).该分离病毒经鸡红细胞凝集(HA)试验、凝集抑制(HI)试验、电镜形态学观察等,结果表明与NDV极为相似,属禽Ⅰ型副粘病毒.经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说明分离到的副粘病毒为临床疫病病原,毒力较强,能使15日龄的鹅、鸡、番鸭等禽类感染发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8.
朗德鹅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禽流感病毒ELISA试剂盒对某朗德鹅养殖场的病鹅气管粘液进行了检测,发现5份粘液样本均呈禽流感阳性;随后取相应气管组织材料接种于9~11日龄鸡胚分离病毒.发现尿囊液能使鸡红细胞发生凝集,用禽流感病毒H5、H7、H9标准阳性血清和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抗血清作HI试验,结果禽流感病毒H5亚型抗血清的血凝抑制滴度达到2^7,而禽流感病毒H7、H9亚型及其他病毒抗血清无血凝抑制滴度,说明从朗德鹅分离到的病毒为H5亚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乳鸽饲养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于鸽的饲养水平和疫病防治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也给部分饲养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鸽副粘病毒病是危害鸽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感染后容易大批死亡。本病可通过发病鸽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 ,病原细菌分离培养试验 ,病毒血凝性试验和新城疫阳性血清的血清凝集抑制试验 ,以及人工发病试验复制出鸽副粘病毒病而确诊。鸽副粘病毒病的病原只有一种血清型 ,但有多种强、弱毒株 ,不同毒株某些生物学特性也可能有一定差异。该病料接种9日龄鸡胚 ,能在 96h内将鸡胚全部致死 ;人工发病…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与鸡大肠杆菌病是目前严重威胁家禽饲养业健康发展的四大主要传染病。目前四病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表现和免疫防控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就此作一扼要浅析,仅供参考。禽流感(AI)一.病原禽流感病毒(AIV)为正粘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易变异。有很多血清亚型,如H1-14、N1-9,不同的血清亚型株之的毒力差异很,甚至同一个清亚型毒力有差异。引发致病性禽流感毒型株为H5,H和H9引发温和型禽感。二.临床症状二.临床症状1.流行特点:多种家禽和野禽均可感染,其中鸡与火鸡…  相似文献   

11.
从辽宁省某鹅场雏鹅体内分离到1株副黏病毒,该分离毒株具有血凝活性且血凝活性能被NDV标准阳性血清和鹅副黏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能使SPF鸡胚、非免疫鸭胚和鹅胚100%死亡;电镜观察见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多为圆形,有囊膜,直径200nm左右;ELD500为10^8.6/mL,MDT为56h,ICPI为1.94。通过RT—PCR扩增出F基因,鉴定为基因Ⅶ型强毒株,测序结果为HBS209,与CH2000的同源率为91.8%,从而确定分离毒株属于禽副黏病毒Ⅰ型(APMV—Ⅰ)的基因变异强毒株。动物接种试验表明,该毒株对鸭无致病性,对鹅、鸡、鸽的致病率和致死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12.
鹅的副粘病毒病又叫“鹅的新城疫”,是近年发现的由鹅源禽I型副粘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1,APMV-1)引起的鹅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这一病毒可致鸡及鹅发病,并且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感染,此病一旦发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从鹅体内分离到一株副黏病毒(DG01株),该病毒具有血凝活性且血凝活性能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和鹅副黏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能使SPF鸡胚、非免疫鸭胚和鹅胚100%死亡。电镜观察见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多为圆形有囊膜,直径在200nm左右;ELD50为10^8.6/ml,MDT为56h,ICPI为1.94。对DG01株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F基因,鉴定为基因Ⅶ强毒株,测序结果与CH2000同源率为91.8%,因此确定DG01株属于禽副黏病毒Ⅰ型(APMV-1)的基因变异强毒株。动物接种试验表明DC01株对鸭无致病性,对鹅、鸡、鸽具有100%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胶体金试验,采取病死鸽棉拭子样品30分钟内即完成对一发病鸽群的快速鉴别诊断,排除禽流感病原,通过进一步病原分离与鉴定,结果该鸽群患的是禽Ⅰ型副黏病毒病。现将该病例诊断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江苏某地患病鹅群的脑、脾病料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试验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且可被ND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和中和,不能被A(IH5亚型与H9亚型)和EDS-76标准阳性血清抑制。人工感染雏鹅,引起100%的发病和死亡,并与自然病例有相似的症状和病变。该病毒的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为50.4h,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分离病毒致病指数(ICPI)为1.85;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42;对该病毒株F基因部分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分析,确定为强毒型鹅副粘病毒基因Ⅶ型,并暂命名为HQ-06。采用分离株制备成油乳剂灭活苗,免疫鹅群有良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持续低产蛋率开产蛋鸭群的主要病毒病感染情况,应用已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和血凝抑制试验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采自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浙江、江苏和安徽等7省(区)免疫过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但未免疫禽1型副黏病毒病疫苗和禽坦布苏病毒病疫苗,表现为持续低产蛋率的29个开产蛋鸭群的4 737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同时采集蛋鸭卵巢组织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29个开产蛋鸭群中,H5亚型禽流感、H9亚型禽流感、禽1型副黏病毒病和禽坦布苏病毒病抗体的群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0%,10.3%和100.0%,群内阳性率分别为79.4%~100.0%,82.5%~100.0%,0.0%~13.1%和33.7%~100.0%;蛋鸭卵巢组织中H5亚型禽流感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禽1型副黏病毒和禽坦布苏病毒的阳性率依次为13.8%(4/29),0.0%(0/0),3.5%(1/29)和86.2%(25/29)。上述结果表明,我国以上7省(区)表现持续低产蛋率的开产蛋鸭群存在禽坦布苏病毒的严重感染,应引起养鸭生产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产蛋前种鹅、产蛋期种鹅及60日龄商品肉鹅的血清样品进行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免疫抗体检测,以及连续3年的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免疫抗体水平较高;无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阳性病毒核酸样品检出,说明该场无发生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的疫情风险。  相似文献   

18.
鹅的副粘病毒病又叫“鹅的新城疫”,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由鹅源禽I型副粘病毒(APMV—1)引起的鹅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其病原与鸡的新城疫病毒是同类病毒中的不同毒株。1997年最先发生于我国华南地区,而后江苏、浙江、辽宁、吉林等地也陆续发生,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成为我国养鹅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这一病毒可致鸡及鹅发病,并且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感染,此病一旦发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是由A型正粘病毒──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传染病。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清亚型多,不同血清亚型之间及同亚型不同毒株对禽类的致病性不同,不同禽类及同种禽类中不同日龄、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禽群对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不同,禽流感的临诊表现各不相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引起100%的鸡群发病,75%以上的病鸡死亡;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则不引起任何症状点能从感染鸡的血清中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抗体;禽群感染温和型禽流感病毒后,临诊上则以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有呼吸道症状,拉黄绿色稀粪,产蛋下降,零…  相似文献   

20.
H9N2亚型鸡源禽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禽流感 (AI)又名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是由正粘病毒科 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是国际兽医局规定的 A类烈性传染病。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其他野禽均可感染。我们从新乡市某蛋鸡场分离鉴定 1株低致病力的 H9N2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毒株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病料来自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禽病研究所接诊检验的病、死鸡。禽流感 A型琼扩抗原、标准阳性血清以及抗 HA、NA分型血清购自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抗新城疫 (ND)血清和抗减蛋综合征 (EDS- 76 )血清由本院禽病研究所提供。 SPF鸡胚和雏鸡购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